《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对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对比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乡村振兴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斯乡作品对比研究摘要:从沈从文与威廉斯这两位极具乡土意识的中美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中提取乡土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探寻其乡土书写背后所蕴含的与乡村振兴战略共同关注的民生意识、城乡融合意识,对比中美乡土书写者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与反思,研究比较视野下乡土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精神内核,对于在乡村经济振兴过程中有效守护乡土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经济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振兴颇具启迪意义。关键词:乡村振兴;沈从文;威廉斯;乡土作品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19YBZ072) “全球化视野下沈从文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本土性对比研究”;湖南省教育厅2022
2、年资助科研项目(18C0594)研究成果。沈从文(19021988)从中国湘西山村走进现代都市,始终以“乡下人”自称,其作品将乡村抒情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具有内蕴丰富的乡愁美学色彩。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iams,1883-1963)为身居于美国新泽西州鲁特福德小镇的乡村医者,行医之余把对民生与乡土的仁心与体察倾注于文学。两位中美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乡土书写者,其作品关切民生、清新质朴。他们身居中西异域,思想异曲同工,书写乡土,心怀天下,从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视野看待和思考乡土性的问题,视域开阔,立意深远。本文主要基于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1936)和威廉斯历史
3、散文集美国性情(IntheAmericanGrain, 1925),从乡村振兴视域,运用社会学方法,对比分析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书写中对于民生意识、城乡融合意识的体认与反思。一、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中的民生忧患意识探寻沈从文民生忧患意识的内涵,要从湘西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历史中回望。湘西的土著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作为经过千百年迁徙和战争锻炼的英雄遗民,他们内心与生俱来潜藏顽强不屈的血性传统。可是由于历史和自然原因,湘西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不仅没有跟上平原民族发展的步伐,反而出现了凝滞甚至回流。这无疑带给湘西经济文化各方面一系列连锁反应,并在湘西人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特征诸方面衍生出独有的文化
4、积淀。这种积淀通过作为典籍的诗史志和非典籍的民族风俗事相与群体心理世代传递,也通过沈从文的文、黄永玉的画徐徐呈现。远离商业的环境孕育了脱离市份伪诈、自助助人的淳厚民性,这是文化积淀中幸存的价值。这种民生情态,从艺术角度看,唤起人们怀念田园牧歌的乡愁。沈从文早期作品对湘西民生的关注,与这片土壤的封闭不无关系。船上岸上边城七个野人和最后一个迎春节雪等展示的人情淳厚、无匪无官的宁和世界,描绘出湘西社会的真实面貌。然而,由于旧中国的无情盘剥与欺压,加之长期的山川阻碍、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造成闭塞与落后,导致社会内部在长期缺乏新鲜活力情况下周而复始地机械运转,从而形成因过度稳定而难以改变的固化社会与文化
5、心态。闭塞的经济环境与古旧的精神观念相互作用,致使山村人千百年来生活于极度艰险困苦的境况却麻木不知。湘西少数民族从退却深山到封闭自守,呈现了社会形态以及文化意识的落后。沈从文笔下的乡愁洋溢着民生忧患意识,湘行散记是沈从文1934年冬重返故里一路的见闻札记,鸭案围的夜中今非昔比的小码头、滕回生堂的今昔中药房店主中昔日灵活与今日的麻木、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水手们麻木倦怠,身处绝境而不自知。沈从文意欲将湘西人民从麻木的苦难中解救出来。歌颂湘西人质朴淳厚的同时,他指出湘西人勇猛中的盲目、强悍中的封闭,这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湘西这块历史深处的璞玉,只有经过现代文明的滋养,经过理性的引导与雕琢,方能在未来焕
6、发华彩。回看湘西历史,关注湘西的当下与未来,当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既需守护一片碧水青山,也需守护乡土文化中有价值的淳厚民风,还需更新在长期封闭环境中固化的落后观念。从经济到精神的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助推乡村的经济与文化携手共进,相成相生。太平洋另一端,与沈从文同时代的美国作家威廉斯虽被视为美国本土传统书写的坚持者,但他一直热切欢迎外来文化。多元的家庭文化背景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使他对于外来文化影响持积极开放的姿态。“早在独立战争之前,美国人便对中国文化景仰有加,且此后这种景仰从未停止。至20世纪初叶,这一倾向达到了顶点。同绝大多数仰慕中华文明的美国人一样,一方面,威廉斯对中国文化心仪不已,对古老而神秘
7、的中国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十分向往” 口33。受好友庞德的影响,为了在文学创作上有所突破,威廉斯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从中国文学传统中吸取养分。与美籍华人王大卫(英文名DavidRafaelWang, 1931-1977)的交往,使庞德找到了把威廉斯引入中国文学的直接而便利的途径133。中国夜莺是一首小诗:“远未到天明你的亮光/就映在窗台,萨姆吴;/你已在工作了/” 口36。华人萨姆吴被比作中国夜莺,意指其勤劳。另一首诗年轻的洗衣工表现同样主题,即对20世纪上半叶的华人劳工的同情。威廉斯虽未踏上过中国的土地,语言也不通,但这没能阻挡他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进行间接而迂回的仰望。凡有仰望,必有回响。威
8、廉斯作品中的意象美、语言风格、思乡主题等艺术手法足以验证这种回响。威廉斯最饱受争议也最为著名的意象主义作品红色手推车:“这么多/依靠/一辆红色/手推车/雨水把它洗的/铮亮/旁边是群白色的/鸡” 2。该诗采用梯形结构,奇数行偶数行的单词数按照3/1排列,组成重叠“之”字形图案,形象地再现手推车运动轨迹,呈现出隐含于诗作背后那位推车人举步维艰的推车上坡下坡过程,暗示民生之多艰。威廉斯毕生倾向于以社会主义者的立场进行乡土主义创作。他的作品中弥漫着对社会的诊断、对劳动人民的情怀、对美国金钱贪欲历史的不满,他的艺术思想与同时代中国现代乡土作家沈从文颇为雷同。无论是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抑或威廉斯所代言的小
9、镇村民,都是由于经济落后,文化匮乏,通常社会地位较低,掌握较少的文化资源,缺乏话语权,在中西乡土作品中,农民一直都是乡土叙事中“沉默的他者”。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书写中关心民生,”为农民发声”的叙述方式使我们思考如何实现农民主体性,让“农民发声”。二、沈从文与威廉斯乡土作品中的城乡融合意识沈从文从乡村走进都市,开启乡村与城市的双重生命体验。沈从文用文学之笔书写充满生命意味的乡土传统文明,以一个倔强执着的“乡下人”书写工业文明在推进现代社会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人性异化现象。八骏图对都市人性异化的剖析最为深刻,其中八位名流教授原为社会高知,可其本能的欲望被捆绑压抑以至堵塞,最终只能以各种变态方式寻找出
10、口。在平凡的故事道德与智慧中,沈从文也揭露了现代社会极度张扬的所谓理性与道德对人的本能所造成的种种压制。而雨后里的情侣阿姐与四狗、采蕨中的五明与阿黑,在沈从文乡土描述里所表现出的则是优美、健康、合乎人生形式的关系。在乡村自然的情感参照下,都市人的情感暴露出虚假与畸形,夹裹于物欲横流当中的都市人出现了病态,人性异化。这无疑戕害了生命,违反了人性。从文先生坚持以乡土文化书写者的视角,与都市文明始终保持着某种距离,游走于都市的边缘,穿越城市与乡村之间,颂扬远离现代文明的乡村风情,反观现代文明冲击下的都市百态,反思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守护乡土传统文化中的价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其
11、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客观独立的批判与反思精神。沈从文都市题材作品,作为乡村题材的参照,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沈从文在乡村与都市双重空间双向拓展,寻找都市世界与乡村世界的视角融合点,构筑独特的文学家园。值得一提的是,学界对沈从文都市作品的研究,不乏从乡村与城市二元互参这一视点:如熊峰的沈从文小说一“乡野世界”和“城市世界”的对立与消解,赵海燕、蒋涛的都市人生与湘西世界的对立互参一一比较沈从文”两个文学世界”的文化内涵及其得失,李俊国的城乡互参模式与都市文明批判一一论沈从文都市小说等。沈从文在文学梦中构想的城乡和谐蓝图,在后世沈从文研究者的城乡互参的研究中得以架构,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倡的城乡融合理
12、念中实现落地。威廉斯的长诗帕特森以其家乡城镇为背景,意欲从具体事物中发现普遍意义。威廉斯的家乡处于离纽约市不远的小村镇,威廉斯目睹络绎不绝的人们为了财富源源不断走进现代化大都市纽约,对于这种社会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前因后果颇为好奇,进而威廉斯在美国背景中揭示出向心趋势背后潜存的两个原因:首先是人对金钱的欲求,“人类物质财富不断积累。那些大都市成了财富的集结地。通过集中货币,人们便自然而然地为钱所左右” 3147。其次是城市“边远地区精神生活的不断枯竭,一种导致道德沦丧的精神崩溃”威廉斯笔下的城市人,在利欲熏心的环境里日渐异化、不断脱离于自身。他们从没有真正拥有过山谷,不了解自身应该如何生活于自己的
13、躯体上,男人与女人相脱离,人与生生相息的土地相脱离,以致于无法轻松正常地生活。在“公园里的星期天”那一幕的描写里,人们看到了城市生活的荒芜中那一息尚存的乡村生活的活力。玛丽翩翩起舞,使威廉斯想起了老影片中的一位黑民,诗人恍若见到“这就是那老的、很老的,很老很老的,/还没有死的:即使是那瞬间的姿势,/那手举着酒杯,酒/洒了出来,胳膊浸透了酒” 454。威廉斯从这幕情景中洞见到一种极有价值的精神力量,这个“很老很老的”乡村农民身上某种永恒的精神力量,他在社会的压抑下仍然执着地生活。于是,威廉斯构建出这首长诗中统领一切的意象:“这座城市/这个人,一种同它不可能/是别的什么种/相互渗透,双向的43。威
14、廉斯意欲揭示诗中各种具体事物的总和所构成的这个“同一”将成为“这个人”(一种普遍的社会精神)与这个城市的相互融合。帕特森中各种表现分散、拆散、不协调的意象,隐喻着威廉斯对于城市与乡村、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互相分散、相互脱离状态的担忧,而那些反复出现的表示结婚、结合、协调的各种意象则寄托着威廉斯对于城市与乡村、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解、互为滋养的强烈愿望。两位中美文学作家的乡土艺术视野不约而同地投射于城乡二元融合,远远超越身处时代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他们乡土文学作三、结语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重振乡村精神和乡村文化。作为文化的载体,文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有重要的意义,它可
15、为乡村振兴激活内生动力,通过提供精神文明支持、给予文化引领,实现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的沟通与融合,实现城乡融合。当代语境之下的乡村振兴不仅要盘活乡村的经济,更要拓展乡土文化;既需要物质、经济等硬实力的外在保障,又需要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软实力的内生性推动。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集大成者,其作品所蕴含的思想与文化智慧,不但为当今乡村文化的提升与振兴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也为我们认识乡村、深入乡村、思考乡村提供了多样性的文化视角。而中西代表性乡土作家作品的比较视域,又为乡土文化振兴提供更为丰富、广袤且多元的文化视域,促使乡村振兴与人类共同振兴战略的交汇与融合。参考文献:1张跃军.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一一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J外国文学评论,2022 (4): 32-39.2Williams,WilliamCarlos. TheCollectedPoemsofWi1liamC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