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10036中国古代文学(II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410036中国古代文学(III).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IH)(AncientChinese1iteratureIII)课程代码:27410036学分:2.5学时:40(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I)、中国古代文学(II)、古代汉语适用专业: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开课学院:文学院课程网站:无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中国古代文学(In)课程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在隋唐五代、宋辽金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以宏观的眼光关照文学现象、文学流变和文学作品,并关注重要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重
2、要作家、优秀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和影响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感受并理解这个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精神和时代风气。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审美水平,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和民族自信。(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能掌握该时期古代文学发展演进的轨迹和路径,了解研究古代文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获知该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前沿趋势。课程目标2: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学生能独立阅读传统文献,进而认识该时期社会文化、时代精神和文人心理,能通过文学文本分析阐释文人心理和精神,从中感受传统文人的
3、精神魅力,从而自觉建构趋于完整的文化人格。课程目标3:通过课程学习和拓展,能够一定程度独立进行文学阅读和研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具有较为深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部分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唐代社会概说(一)课程内容1 .隋唐五代社会与文学的宏观意义2 .隋代社会与文学的鼎革与未定3 .唐代社会的阶层流变(1) 土庶合流与分化(2) 士庶流变与科举潮流4 .唐代社会的思想包容(1)现当代学术视野中的唐代思想(2)初盛唐儒家思想的一统与思想平庸(3)三教融合与唐代思想的均衡发展5 .唐代社会的文化开放(1)异域宗教与开放格局(2)胡汉融汇与开放格局(二)教学要求
4、了解隋唐五代社会和文学的宏观意义,从不同角度认识唐代社会的流变、包容和开放,理解汉唐文化、唐宋文化的并举意义。(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从阶层流变、思想包容、文化开放三个角度阐述唐代社会的整体气象和主导特征,认识唐代社会特征与唐代文学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2 .难点从宏观视野认识隋唐五代社会和文学在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和文学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汉文化圈”思维认识隋唐五代文化对文化东亚世界的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此项难点阐述,试图引导学生认识文学史学习的基本思路和重要素养。第二章唐代诗歌(一)课程内容1 .唐诗总说(1)唐诗盛况及其表现(2)唐音与宋调:唐诗特质分析(3)分期利弊与四唐分期(4)当代唐
5、诗学研究的常见视野2 .初唐诗(1)初唐诗歌的三大任务(2)从贞观到神龙:初唐宫廷诗人与诗歌(3)王绩诗风与人生选择(4)初唐四杰的文化精神与创作新风(5)陈子昂的成长历程与诗歌理论(6)张若虚与春江花月夜3 .盛唐诗(1)总说:盛唐诗基本脉络(2)接受自述心理诗歌:孟浩然论(3)人生三变与两得其趣:王维论(4)解放与扩展:诗仙太白的人生与诗歌(5)心灵成长与诗风演变:诗圣杜甫的人生与诗歌4 .中唐诗(1)大历诗风与大历诗人群(2)元和意义与元和诗风变革(3)元白与中唐讽喻诗人人群(4)韩孟与韩孟诗人群(5)姚贾与姚贾诗人群5 .晚唐诗(1)晚唐政治衰变与诗歌衰变(2)晚唐诗歌的群体分流与衰落
6、(3)开拓心灵世界:李商隐人生与诗歌(二)教学要求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盛况、基本特质,掌握唐代诗歌在不同时期的重要诗歌现象、代表诗人,理解唐代诗歌发展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感受唐代文化与文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气象。(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围绕唐代政治演变、文化发展,认识唐代诗歌的整体气象;重点讨论唐代诗歌大家和名家的文化精神和诗歌风貌;阐述唐代诗歌在不同阶段的文学思潮和诗歌观念。2 .难点结合具体研究案例,探讨唐代社会、唐代文人、唐代诗歌三者的内在互动;思考唐代诗歌在中古与近古文学发展中的关键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多元文艺方法阐释诗人文化精神,深入分析唐代名篇的艺术风貌。第二部分宋辽金文学第
7、一章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课程内容第一节宋初诗文第二节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二)教学要求了解宋代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宋代文人的心态和审美风尚,掌握宋代文学的特点及宋代文学创作的总体情况。理解唐音向宋调的转型及其表现。理解欧阳修在宋初诗文缺少新变情况下的革新运动。(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产生与影响。2 .难点宋初诗文成就与唐、宋社会及文学发展的关系。第二章北宋前期词风(一)课程内容第一节晏殊、欧阳修第二节柳永(二)教学要求了解北宋前期几位著名词人的生平思想及其创作情况。()重点与难点3 .重点柳永生平及其创作。4 .难点北宋前期词坛词风的发展及其演变。第三章苏轼(二)课程内容第
8、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第二节苏轼的诗文第三节苏轼的词第四节苏轼的意义与影响(二)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历史上最富于魅力的文人苏轼的生平及思想,理解其人格魅力,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苏轼词的创作及革新和发展。2 .难点苏轼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及意义。第四章北宋后期的诗词(一)课程内容第一节黄庭坚和江西诗派第二节秦观、周邦彦及其他词人(二)教学要求了解北宋后期诗词创作的整体情况,以及新变。(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黄庭坚的创作及其理论主张。2 .难点江西诗派的形成及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一)课程内容第一节独树一帜的女词人李清照第二节杨万里和范成大(二)教学要求了解南宋
9、前期文坛诗词创作的情况。(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女词人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的前后期变化。3 .难点靖康之变与宋代作家的创作关系。第六章辛弃疾(一)课程内容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第二节辛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第三节辛派词人(二)教学要求了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生平及词的创作,熟悉辛派词人的艺术风貌。(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2 .难点辛派词人三、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第部分第一章22讲授法1、2、3第二章44讲授法1、2、3第三章44讲授法1、2、3第四章44讲授法1、2、3第五章44讲授法1、2
10、、3第.部分第一章22讲授法1、2、3第二章44讲授法1、2、3第三章44讨论法、讲授法1、2、3第四章44讲授法1、2、3第五章44讲授法1、2、3第六章44讲授法1、2、3合计4040四、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互动10%平时作业小作业(1次)、大作业(1次)20%期末考核考试70%五、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 .唐才子传校笺,傅璇琮主编,中华书局,2002年第1版.2 .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2011年第1版.3 .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主编,1996年版.4 .宋代文学通论,王水照主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六、大纲说明1 .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知识点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2 .课堂教学侧重理论讲授,也注重通过举例进行引导,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和学问进行思考。制定人:陈晓红审定人:周衡批准人:张芙蓉2017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