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文化引领职教文化发展的价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礼仪文化引领职教文化发展的价值研究.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传统礼仪文化引领职教文化发展的价值研究杨勇勤传统礼仪文化流传至今,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保留传统礼仪文化中的精华,将其与现代文化发展相融合,对于研究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柳州市发展职业教育文化的重要推动作用,旨在研究中华礼仪文化在推动柳州职教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价值引领作用,以及在推动职教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途径和方法,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职教文化的深度融合提供参考与借鉴。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推动职业教育文化的作用价值引领的涵义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礼节等对人们的行为做出规范,反映人们对真善美的肯定。人们将其作为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准则。
2、由此看来,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所谓价值引领,即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有价值的部分被现代职业教育所吸收和利用,并以此作为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富有鲜明特色的现代职教文化。传统礼仪文化作为价值评判标准,对职教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方向指引和准则规范等作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的当代价值意义中华礼仪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内容不断得到升华,并被时代赋予了更鲜明的含义。但是,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也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所在。另外,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对文化现象的价值进行研究,就是
3、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体现了一定的时代意义。职业教育发挥传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载体作用职业教育不仅传授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和技艺,也在很多方面对文化传承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逐渐成为众多学者的共识,即很多民族民间文化技艺只有依托职业教育才能得以有效传承。如在学校成立“大师工作室”,设立“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鼓励大师和院校教师组成“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学生。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学校传承比家庭传承和师徒传承更能发挥重要作用。发扬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文化,不仅可以延续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还可以为其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礼仪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载体作用。中华传统礼仪文
4、化推动柳州职教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路径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对柳州职教文化发展的价值引领主要体现在理论价值引领和实践价值引领两方面。在理论指引和实践实施的紧密推动下,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实现了价值引领的重要意义。通过理论与实践两条路径,现代职教文化在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引领下能够在不断发展中坚定发展方向,也能够在反复实践中得到继承与弘扬。理论价值引领1 .传统礼仪文化在规范道德方面所起的作用礼仪作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并始终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礼仪是基本的道德规范,它以礼规的形式对人们的行为及相互关系加以引导、规范或
5、限制;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它表现的是一种规矩、一种做人的态度和与人为善的禀性,是一种规范化的人伦。因此,传统礼仪文化不仅是一套礼仪规范,而且还可以对人们的行为作出判断,起到价值引领的作用。2 .传统礼仪文化在德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职业教育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同时“立德树人”也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根本任务。职业教育在培养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技与德并重,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道德修养。柳州市各职业院校高度重视德育建设,通过培养弱势群体(残疾人等)融入社会、打造德育品牌等方式,将传统礼仪文化中对
6、德育的重视真正地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中。3 .礼仪对道德升华所提供的价值引导作用俗语说:“有礼走遍天下,M 礼寸步难行。”礼、仪、德三者合一,可以美化人的外在形象,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提升人格魅力。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外在礼仪,不仅指个人的仪容仪表,还包括语言、仪态等方面。加强语言和仪态方面的训练,对于培养“用心沟通”的服务文化精神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也让个人的外在形象得到很大的改观。现代专门的礼仪培训除了强化原有的服务意识,还特别强调高效服务意识、一站式服务意识等,在提升服务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水平。如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铁客运礼仪培训通过注重外在礼仪、提升道德水
7、平、塑造企业形象三个方面的训练,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礼仪素养,牢固树立了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实践价值引领1 .传统礼仪文化在柳州工业文化中的指导作用柳州市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生产实践中的师徒关系也体现着传统礼仪文化的特色。柳州市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通过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等深层次的教学培养模式,更加传承和发扬了历来学徒制中“尊师重教”的中华优良传统美德。因此,现代社会的师徒关系比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关系更加紧密。2022年,为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柳州在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等成功试点的基础上,遴选学生在装备制造业等专业集群中启动了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同时还抓住新时期全国各地推行现代学徒
8、制的契机,分别于2022年和2022年成功P报“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和“广西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2022年和2022年又分别完成国家与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城市验收工作。在各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仪式就是“拜师”。各试点学校均会举行形式不一的企业师傅与学校学徒的见面会,在这个见面会中,学徒向学院教师和企业技师行“拜师”礼,增强了学生学习技能技巧的仪式感,学生通过传统仪式与企业师傅结为师徒关系。柳州市通过在各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进一步传播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并使其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2 .职业院校在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职教文化柳州市各职业院校有不同
9、的办学特色,他们依据各自的办学特点,充分挖掘潜在的传统礼仪文化,并将之融入学生的职业培养中,形成各具特色的职教文化,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苗族扎染蜡染文化、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铁路文化、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茶艺文化等。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苗族扎染、蜡染非遗文化传承基地建设了蜡、染扎染文化展厅,打造了蜡染、扎染工艺坊,组建了一批校内外非遗传承人,在全国率先研发了 “交互式蜡染、扎染虚拟展厅及虚拟工艺坊平台”,创新性地形成了“7+1个有”的成果。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礼仪培训以铁路企业道德为基础,以礼仪教育培训为切入点,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将礼仪教育与道德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促进铁路文化建设
10、。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建有自治区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一一柳州市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与传承基地。该基地不仅获得了柳州市社科联授予的“柳州市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科普基地”的称号,还获得了广西文旅厅授予的“国家级非遗保护平台”称号。在此基础上,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于2022年建成桂北民族文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11月,由老挝教育体育部、老挝国家电视台、广西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及老挝少占古树差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首届老中少占茶艺培训班”在老挝正式开班,为当地政、商界人士提供了中华茶艺技能培训课程,进一步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柳州打造独具特色的侗族五娘服饰系列品牌和侗寨五娘一一歌?舞?秀民族
11、艺术作品,并对这些品牌和作品进行了国际化和商业化推广,开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局面。中华礼仪文化推动柳州职教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存在的问题1 .缺乏礼仪文化素养高、技术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目前,在教师队伍当中既懂礼仪文化又具备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人屈指可数,远远不能满足礼仪文化对职业教育文化引领、传承、发展的需要。大部分礼仪文化老师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教学能力,不能胜任教育教学的工作,专业教师的礼仪文化素养水平低,不能有效地传承礼仪文化。2 .缺乏系统的礼仪文化课程资源库从礼仪文化对推动职业教育文化的引领发展来看,礼仪文化已经由过去的口口相传、代代相传变成了职业教育等大规模教育的模式,将礼仪
12、文化传承的礼仪方法、文化精髓、行为习惯等礼仪文化元素整理成文字或数字资料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礼仪文化类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礼仪文化课程资源库的构建是礼仪文化推动职教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渠道,也是目前礼仪文化教育中的短板。3 .职业院校教学中缺乏礼仪文化的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除了要对学生的日常文化进行教育以外,更多的是对学生的技术和技能进行培训,以期让他们在学校的学习中获得一技之长,将来以高超的职业技能在社会上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尊重。但同时,有些职业教育存在对学生文化课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在普通的职业院校中,大多都偏重于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对是否要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
13、礼仪文化教育通常持保留态度。可见,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正规礼仪文化的培训也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相关的建议1 .健全礼仪文化教师培养机制礼仪文化教师的培养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经费投入、各行业配合和各职业院校的相互合作。建议政府从顶层健全相关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健全激励机制,设置专项经费投入,协调和促进行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持续深入推进礼仪文化类专业建设和课题研究。2 .人性化人才引进政策,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按照现在职业院校人才引进政策,大部分礼仪文化培训教师由于职业能力不达标不能办理定编定岗等手续,因此大部分人无法长期在职业院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建议针对此类人才,制定人性化人才引迤政策,考核指
14、标偏向于礼仪文化素养,确保一部分有教育教学能力的礼仪文化培训教师能定岗定编,稳定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3 .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礼仪文化的培养礼仪起源于无声的手势动作。受传统礼仪文化的熏陶,中国人产生了 “行重于言”的心理。由此可见,礼仪文化与职教文化都强调实践。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礼仪文化的培养,不仅能培养出高技术、高技能的人才,还能在无形中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学生的血液中,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传统礼仪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能只是简单地停留在人们的口头上,更应该落实到人们的实际行动中。当今社会,除了要重视对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还应该更多地关注礼仪文化所具有的现实
15、意义,发挥其对现实的指导作用。如何将传统礼仪文化与现代职教文化相结合,发挥传统礼仪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1孙耕.从民族传统文化视角探索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22 (05): 116-119.2阎泽,韩宜中,吴思.职教对接产业文化的本质规定性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22, 14 (07): 45-49.3余祖光.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的校园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2, 8 (03): 1-5.4蓝洁.民族职教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技艺的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22 (25): 26-30.刘蔚.职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育文化自信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2 (01): 34-39.【课题项目】本文为中华职教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研究院课题“职业院校中华文明礼仪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