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读后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读后感给年轻干部的21封信一书中,作者以书信的方式,如同面对面谈天般,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娓娓将公与私、得与失、家与国、苦与乐、物质与精神、逆境与顺境、理想与现实,用最耐人寻味的历史人物事例、最直白的语言、离自己最近的、感受最真切的故事,从人性、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切入,引发我们的深思,我想围绕着三句话谈谈我的感受。第一句话是“天下之难持者莫如心,天下之易染者莫如欲”。这句话是宋代朱熹在四书或问中提到的,其释义为天下最难把持的是人的内心,而天下最容易被沾染的就是人的欲望。廉洁是从古至今、亘古不变存在的话题,是贯穿于任何国家体制中都无比耀眼、珍视的存在,自权力诞生以来,公与私、善
2、与恶、是与非的斗争就未曾停止,贪腐也是人类政治绕不开的共同话题。因此作者在书中提到要锻炼出“居敬持志”的功夫,居敬说的是要收心,保持对律法的恭敬态度,持志是要做到坚定志向并持之以恒。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常怀敬畏之心,守住内心,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没有对纪法的敬畏之心与绷紧内心的戒尺,就容易突破到纪法的防线,纪法是约束,也是保护,敬畏纪法的人才能干净做事、坦荡做人,时刻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对于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纪法观,知敬畏守法度至关重要。第二句话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源自礼记大学,传达的是以自我完善为基础,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者的
3、最高理想。廉洁关系到家与国、个人与社会、现在与将来。年轻干部是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支柱,书中提到近年来腐败呈现低龄化趋势这一现象,我深受触动与思考警醒,书中作者分析其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四,一是年轻公职人员这个群体,有思想、有经验、有活力,但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二是在多元价值的世界里,我们失去了很多为之追随的人生信条。三是消费主义的泛滥,让年轻人的角色认同与价值实现更加“工具化”。四是年轻人对法律意识的淡漠。年轻干部就如同树苗一样,需要细致地修剪枝叶,对症下药,如若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自我,则会使得十年寒窗与组织的培养都坠入无尽的深渊当中,我们要常怀戒律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4、不被“糖衣炮弹”所惑,“金钱物质”所扰,在自我完善中正心、修身,在约束好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与廉洁家风中齐家,最终向着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目标而奋进。最后一句是“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出自苏轼的赤壁赋,书中作者常常引用此句话对友人进行劝谏,作者笔下那个当年为了资助贫困山区学生而咬牙省出博土津贴的班长大人,成为“金领”人士,与人觥筹交错、纸醉金迷,看到此处时着实令人感到惋惜,同时作者也以古人悬鱼拒鱼、恪守官道的操守与智慧,使我们深思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奉行清正廉洁理念,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再小的利
5、益不是自己的不能要,面对财物诱惑不贪不占,要有“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的思想觉悟与“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的气节。廉洁不是时刻保持清醒和无欲无求的浅显理解,而是洞悉事物本质后的无欲则刚,在面对诱惑和利益时,多想想生活的本质与幸福的含义,即便再绚烂至极的绽放也将归于平淡,但一旦忽视和遗忘了幸福的本质所在,而踏出不可挽回的那一步,接踵而至的不是满足后的恬然,而是惶惶而不可终日的忐忑。鲁迅先生也曾经感慨过,当年一起走过的人,走着走着就分道扬镶,甚至成了敌人。在消费主义和欲望盛行的世界里,我们逐渐失去了很多为之追随的人生信条,但通过每一次的学习与复盘,都终将深刻那些我们所拥有的,一点点拾遗起那些散落的、为我们所遗忘、失去的初心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