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10233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6410233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Immuno1ogyandImmune1aboratoryDiagnosis)课程代码:(26410233)学分:3分学时:54(其中:课堂教学学时:5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检验核医学等。适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教材:(医学免疫学,曹雪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6版;临床免疫学检验,王兰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5月第5版。开课学院:医学院课程网站:(选填)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是卫生检验专业的
2、主要专业课之一。它主要讲述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以及其在计划免疫、动植物病原体及常见健康相关产品检验中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理论知识、熟练应用常用的免疫学检验技术,并能针对不同的卫生检验样本开展相关项目的免疫检验,并能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由于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中最活跃的前沿学科之一,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本课程还要求学生能了解当前免疫学的新知识、新理论及新技术,以使学生在适应日常的免疫检验工作的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创新工作能力。(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
3、和能力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悉常用的检验方法。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生活遇到相关问题。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谨态度,严密的科学方法和严格的科学做风;提高学生的医学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际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服务能力。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1、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简介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其特征,免疫性疾病及免疫学应用;免疫学检验的课程性质。2、免疫学发展简史:经验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免疫学
4、检验的发展历程3、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的发展趋势(二)教学要求1、掌握免疫的概念,免疫的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其特征。2、了解近现代、当代的免疫学发展简史,未来免疫学与免疫学检验发展趋势。3、了解免疫学检验的课程性质、任务、学习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应答的类型与特征2.难点免疫学三大功能。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一)课程内容1、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2、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粘膜相关淋巴组织。3、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意义(二)教学要求1、掌握中枢及外周各免疫器官的基本结构及功能2、了解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的免疫学基础及生理意义。()重点与难点1.
5、重点免疫器官的基本功能。第三章抗原(-)课程内容1、抗原的概念。抗原的两性、特异性,表位或决定簇、载体一半抗原效应、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2、影响抗原分子免疫原性的因素:异物性、理化状态,宿主因素,进入体内的途径3、抗原的分类:根据与抗体的亲缘关系分类、根据免疫应答过程中是否需要T细胞协助分类(TI-Ag9TD-Ag),根据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外的分类,其他分类。4、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丝裂原免疫佐剂。(二)教学要求1、掌握抗原、表位的概念,掌握与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相关的基本概念,TI-Ag和TD-Ag的比较要点,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的概念。2、了解有关抗原分类的方法及免疫佐
6、剂、丝裂原的概念与种类。(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抗原的概念、两性、表位的概念、交叉反应的实质。2.难点抗原的两性、交叉反应的实质第四章免疫球蛋白(一)课程内容1、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基本概念:Ig的基本结构、Ig的功能区、Ig的水解片段。2、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和抗体的多样性3、免疫球蛋白的分类与功能:分类与特点(IgG、IgM、IgA、IgE、IgD)。Ig的生物学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激活补体,与FC受体结合,抗原性。4、人工制备抗体: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二)教学要求1、掌握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基本概念,Ig的基本结构,五类Ig的特点与功能,以及与Ig的生物学活性相关的基本概
7、念2、熟悉人工制备抗体的种类与原理3、了解Ig的异质性与抗体的多样性。(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免疫球蛋白的概念、基本结构、水解片段、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生物学功能。2 .难点理解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与多样性第五章补体系统(-)课程内容1、概念:补体的定义和基本特征,补体系统的组成与命名,补体的理化特征。2、补体系统的激活:经典激活途径(识别、活化,膜攻击阶段),旁路激活途径(C3转化酶的形成、C5转化酶的形成、补体激活的放大)、MB1途径,补体活化的共同终末途径。3、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溶菌、溶解细胞、免疫调理作用、免疫粘附与清除免疫复合物,中和及溶解病毒、炎症介质作用。(二)教学要求1、
8、掌握补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补体系统的组成,补体激活三条途径的异同点和生理学意义2、熟悉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三)重点与难点3 .重点补体的概念、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4 .难点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第六章细胞因子(-)课程内容1、细胞因子的概念和共性。2、细胞因子的分类白细胞介素、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趋化性细胞因子、其他生长因子。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二)教学要求1、掌握细胞因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细胞因子的种类、生物学功能2、了解常见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细胞因子共性、种类及生物学功能。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课程内容1、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白
9、细胞分化抗原和分化群(CD)概念。2、黏附分子:黏附分子的概念与分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钙粘蛋白家族),粘附分子的生物学功能(参与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参与免疫应答、参与炎症反应、淋巴细胞的归巢和再循环)。(二)教学要求1、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和分化群(CD)的基本概念2、熟悉黏附分子的概念与种类3、了解其生物学功能。(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白细胞分化抗原、CD以及粘附分子的概念。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一)课程内容1、MHC的结构与特性:MHC的基因组成;MHC1类基因、MHCn类基因、分类。2、MHC的遗传特点:多态性、单体型遗传、连锁不平衡。3、MHC分子的结构
10、与功能:MHC分子的结构与分布,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4、H1A与医学的关系:H1A与器官移植关系,H1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H1A在法医学上的应用等。(二)教学要求1、掌握经典MHC基因(I类基因、类基因)的组成,MHC分子的结构与分布,MHC分子的生物学功能2、了解H1A分子与医学的关系。(三)重点与难点5 .重点MHC基因组成、分布、结构特征、生物学功能。6 .难点MHC多基因性与多态性以及遗传特征第九章B淋巴细胞(-)课程内容1、B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功能B细胞抗原受体和BCR复合体(BCR-Sm1gIgIg),B细胞共受体分子,CD40协同刺激受体等。2、B细胞亚群:B1细胞,B2细胞
11、3、B细胞的功能介导体液免疫功能抗原提呈功能(二)教学要求1、掌握B细胞表面的主要分子、B细胞的主要生物学功能2、了解B细胞亚群的分类和功能间的异同点(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生物学功能第十章T淋巴细胞(一)课程内容1、T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功能T细胞抗原受体和TCR复合体(TCRCD3),CD4/CD8分子与MHC识别,协同刺激分子。2、T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的不同分类方法及各亚群细胞的特性3、T细胞的功能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CD8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负向调节作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T细胞表面主要的膜分子(TCR、CD3等)、T细胞亚群的分类和功能间
12、的异同点。(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T细胞表面常见表面分子及生物学功能以及T细胞分类。第十一章抗原递呈细胞与抗原的处理及递呈(-)课程内容1、抗原递呈细胞(APC)的定义、种类树突状细胞;单核吞噬细胞;B细胞。2、APC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过程:内源性抗原一MHCI类分子途径,外源性抗原一II类分子途径。(二)教学要求1、掌握抗原递呈、抗原递呈细胞的概念和种类,2、熟悉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的递呈特点3、了解其他抗原的递呈过程。(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APC对抗原的加工递呈过程第十二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一)课程内容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APC细胞与T细胞间的相互作用。2、T细胞的活化、
13、增殖与分化T细胞活化的多信号刺激(抗原/共刺激分子/细胞因子),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D4Th细胞、CD8Tc细胞)。3、CD4Th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Th1、Th2、Th17、Treg);CD8Tc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免疫记忆性T细胞。I、掌握T细胞识别抗原、活化的机理、T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2、了解免疫记忆性T细胞的特性及功能。(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T细胞识别抗原、活化的过程以及效应机理。2 .难点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模型第十三章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课程内容1、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B细胞对TD抗原识别的信号(抗原/共刺激分子/细胞因子)、B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体
14、类型转换。2、B细胞对T1抗原的免疫应答T1抗原活化B细胞的机制、产生的抗体特性3、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二)教学要求1、掌握B细胞对TD抗原、T1抗原识别、活化的免疫机理,掌握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B细胞对TD抗原、T1抗原应答后产生抗体类型的异同点。(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过程。2 .难点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第十四章固有免疫系统及其应答(一)课程内容1、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组织屏障及其作用、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2、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的概念、特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关系、固有免疫的时相特点(二)教学要求1、掌握固有免疫
15、的概念、识别特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关系2、熟悉固有免疫的时相特点。3、了解固有免疫的组成。(三)重点与难点3 .重点固有免疫的概念、识别特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关系4 .难点固有免疫与适应性免疫之间的关系。第十五章免疫耐受(-)课程内容1、免疫耐受的概念:免疫耐受现象(先天性与获得性免疫耐受现象)。2、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抗原(性质、剂量、入体途径),机体(种系、免疫系统状态)。3、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克隆清除(T、B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克隆清除、克隆无能),免疫负向调节性细胞(如Treg细胞)的作用,细胞因子水平与信号转导的作用。4、免疫耐受的临床意义(二)教学要求1、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形成机制2、了解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及免疫耐受的建立与打破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三)重点与难点5 .重点免疫耐受的概念与形成机制。第十六章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