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08051 上传时间:2024-1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拼凑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从国民经济学入手,通过对资本主义状态下人的存在状态的分析和批判,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把关注点集中在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上,将人的发展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使人能够实现自身的本质的价值目标。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和人性相比是一个间接性的范畴,属于反思的概念。“本质”,实际上是原因、本源的意思。黑格尔认为,“根据就是内在存在着的本质,而本质实质上即是根据。”人的本质的问题实际上是考察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人如何产生发展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人的普遍人性的认识。马克思对古典哲学展开了批判:

2、“德国哲学是从天国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发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对于抽象的人的崇拜,即费尔巴哈的新宗教的核心,必须由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来代替。”马克思把“现实的人”作为其考察人的本质的出发点,从根本上克服了以往人们脱离物质生产和社会关系来讨论人的本质的根本缺陷,立足于实践的基础,明确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把对人的关注集中到了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命运上。在手稿中,马克思将人与一般社会存在物加以区别,把人归属为“类存在物”。“人是类存在物

3、,不仅仅因为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物类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而且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看待。”“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因而,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是人的类特征。”从根本上讲,人的类生活就是生产活动,而人的生命活动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特征也是通过人的生产活动表现出来的,人的生产活动就是人的类生活的本质规定。马克思所说的“类特性其实就

4、是人的类本质,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特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和规定。真正的人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特性。人的本质的实现本身也是一个辩证的过程。在马克思看来,“任何存在物都是对象性存在物”,没有对象性的存在物是一种不现实的,只能在思想层面上存在的、抽象的事物。人只有在这种对象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和发展自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社会财富。通过对物质财富的共同占有来实现真正的人的社会生活,使人的本质得以最根本的实现。人的存在马克思在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中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活动,仅仅变成了维持其个人生存的手段,

5、这种活动剥夺了人的类生活、类本质,这样的活动与动物并无任何差异,人的存在状态就是劳动异化的状态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人同人的异化。劳动者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工人和自己所生产出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一种“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产品本该是工人的本质力量的确立和体现,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作为体力和智力的结合体,劳动的越多,他所创造出来的反对

6、自己的物质对象世界的力量也就越强大,他在劳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生命力变成了反对自己的生命力,而他反过来要被这些对象奴役和占有。这种异化的关系也正是人和无机世界的关系,也就是人同整个自然界和整个外部世界之间的异化关系。劳动过程的异化。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的体现,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正是通过劳动而成为人的。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让我们看到“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如果劳动产品是外化,那么生产本身必然是能动的外化、活动的外化、外化的活动,在劳动对象异化中不过是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外化。”人要获得维持其衣食住行所需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就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而此时的

7、劳动过程已不再受劳动者自身所掌控,这种劳动过程仅仅是维持生存的一种手段而已。劳动者无法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无法在劳动过程中肯定自己的价值,更不可能从这个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劳动者在这个劳动过程中感受到的只有精神的压抑和摧残。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劳动是证实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当人的劳动活动不再是肯定和发展自身的活动,而变成了维持自身生存的必要手段,人就丧失了自己的类生活和类本质,“类”也就丧失了自己的目的和价值。也就是说,“人的类本质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身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

8、,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而这时,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丧失了人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的本质。这个状态之下的人的一切行为活动与动物并无区别。人与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是前三个异化状态的直接后果和外在表现。“人的异化,一般地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和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劳动的异化必然造成私有财产的产生和阶级的对立。工人生产出的劳动产品越多,他所创造出来的反对自己的物质对象世界的力量也就越强大,“劳动和劳动产品所归属的那个异己的存在物,劳动为之服务和劳动产品供其享受的那个存在物,只能是人自身。不归属于劳动者占有的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这部分劳动产品的生产过程对劳动者来讲

9、是一种痛苦,而对占有这些劳动产品的异己力量(资本家)来说,则是享受和生活的乐趣。最终作为人的资本家统治着同样作为人的劳动者,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异己的、对立的关系。人的复归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和分工制度之下的异化劳动导致了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人与劳动过程的异化、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及人与人的异化。如何使人能够自觉自由的活动和发展,前提是消灭私有制和分工。“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另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而这种情况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能实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

10、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里虽然还存在着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认识却超越了费尔巴哈抽象的、游离于社会关系之外的人。马克思所看到的人是具体实践生活中的人,是社会关系总和的人。马克思所看到的共产主义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所建构起来的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内在本质的占有。这种占有是真正意义上的占有,是人向自身、向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是一种“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

11、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异己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人类的真正的自由的发展状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及其对抗性质马克思在手稿中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三个基本阶级的三种收入形式即工资、和开始的,通过这种分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对抗性质。马克思在分析中特别关心对工人的收入形式,即工资的分析,并得出了工人遭受奴役、工人阶级处于贫困境地的结论。但马克思在当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用以阐明这些问题的理论,因而是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本身的理论作为依据,把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理论与日常经验相对照,揭露其相互矛盾,来批判私有制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马克思称他自己的批判是“实证

12、的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46页)。实际上,日常经验只反映现象的外表而不反映现象的本质,因此,马克思否定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他反对把地租和利润看成是从工人劳动产品中扣除工资后的余额,即看成是,而认为在现实中工资是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从劳动产品中扣除地租和利润后“给工人、劳动所打的回扣”(同前,第42卷,第55页)。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没有认识到工人遭受资本主义剥削和奴役是由于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他对私有制的批判归结于私有制抹煞了人的本性。他认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承认劳动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但事实上只把工人“当作商品,当作商品人”(同前,第42卷,

13、第105页)。马克思在当时把工人出卖给资本家的商品看成是工人本身,认为“工人成了商品”(同前,第42卷,第49页),造成工人的贫困,因为工人的工资被限制在维持工人及其家属的生活必需品范围内。马克思指责“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同前,第42卷,第57页)。手稿对工人阶级状况问题的看法事实上是以道德观点作出发点的,即以谴责不把工人当作人的观点作为出发点的。异化劳动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工人陷于贫困处境和非人地位的根源归结为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条件相分离,并指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没有说明这种分离。他试图论述这种分离。由于他在当时还没有制定自己的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

14、济结构的范畴和理论,所以就从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从费尔巴哈哲学中借用来异化这个术语,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1.费尔巴哈(18041872)在用异化来解释和批判宗教时,认为宗教是人创造的,但被创造出来后则支配人、统治人,因此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手稿中像费尔巴哈一样认为异化是人的本质与人相分离,但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劳动,而把劳动看成是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而创造提供满足自身各方面需要的财富的活动。因此,马克思当时把人的劳动事实上看成一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但马克思也感觉到劳动,即生产活动要受私有制关系的制约。由于他还没有制定出分析这个问题的理论,所以就把这种制约归结为私有制使人同他的劳动

15、,即生产活动相分离,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他对异化劳动作出了如下规定:工人与其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产品是工人生产出来的,但工人“受他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工人与其自身活动相异化: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工人与其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在于劳动,但“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由上述三个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同前,第42卷,第91、94、97、98页)。因此,异化劳动事实上是马克思在刚研究政治经济学时运用哲学术语和哲学思想来表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必然导致私有制,并把存在于

16、私有制中的对立理解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全部私有财产关系的顶点、最高阶段和灭亡”(同前,第42卷,第106页)。至于消灭私有制,消灭存在于异化形式中的奴役制,则“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同前,第42卷,第IO1页)。同时,马克思也揭示了经济关系的变革是社会生活其他一切领域革命改造的基础,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同前,第42卷,第121页)。马克思的这些观点,揭示了的革命作用,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自从手稿发表以来,引起世界各国不同的人们从各方面进行研究。和修正主义者为了把马克思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说成是人道主义,断言马克思在手稿中的观点已达到完善的高度。事实上,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不成熟著作。但是也不能否定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意义。因为手稿所阐述的一些重要思想为马克思系统地制定唯物史观、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