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第八版) 教案全套 项目1--8 宪法基本原理---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第八版) 教案全套 项目1--8 宪法基本原理---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docx(6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宪法(第八版)课程教案教学任务项目一宪法基本原理学时多媒体教室C)企业3授课地点C)专业教室O实训室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1掌握宪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并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宪法成为国家根本法的历史与社会基础,掌握芜法的基本特征。2 .了解宪法规范与宪法结构的内容与特点,把握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法律角度评价芜法的功能与社会效果。3 .了解宪法运行过程的一般原理,重点分析我国宪法实施保障制度的特点、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学习内容宪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并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宪法成为国家根本法的历史与社会基础,掌握宪法的基本特征、宪法规范与宪法结构的内容与特点,把握宪法规范
2、与一般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法律角度评价芜法的功能与社会效果、宪法运行过程的一般原理,重点分析我国宪法实施保隙制度的特点、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难点重点:1. 掌握宪法与社会的一般关系,并从社会的角度理解宪法成为国家根本法的历史与社会基础,掌握芜法的基本特征。2. 了解宪法规范与宪法结构的内容与特点,把握宪法规范与一般法律规范的区别与联系,学会从法律角度评价芜法的功能与社会效果。难点:3. 了解宪法运行过程的一般原理,重点分析我国宪法实施保障制度的特点、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学习要求本章引言:在一国的法律体系中,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制定各种法律、法规的最高依据
3、,构成国家法律体系和法制统一的基础。宪法基本原理,是关于宪法的概念、特征、本质、制定、修改、解释、规范、效力、作用以及宪法与社会、宪法运行等问题的观点和理论。从第二章开始介绍的宪法基本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内容,实际上是宪法基本原理在不同宪法制度或者运行中的具体体现,以不同的形式体现了以人的尊严为核心价值的宪法原则。任务一宪法的词源与概念一、宪法的词源近代西方国家的“宪法”一词,源于拉丁文中的Constitutio词,原本为“组织确立“结构政体”等含义。到罗马帝国时代,它又被用来指称皇帝的诏令“谕旨”“敕令”等,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到中世纪,宪法主要用来指封建主的各种
4、特权和部分城市、团体有关权利的书面规定。这一时期,欧洲社会的根本法观念继续存在,并出现了早期的代议制。通常意义上宪法”一词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即社会共同体结构意义上的宪法和国家最高法意义上的宪法。由于当时英国人将代议制称为consti-tution,人们便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也称为COnStitUtiOrb即汉语所说的宪法,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宪法”一词逐步演变为规定国家机构或权力体系等基本内容的规则。二、宪法概念“宪法”是多义词,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集中反映了人们对宪法现象的认识水平。对宪法概念的不同理解体现了人们不同的宪法观,特别是集中反映了对宪法价值的不同认识。任务
5、二宪法的产生与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宪法是诸法中产生较晚的,这是由于宪法的产生需要一个客观前提,即民主事实的存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虽也出现过一定形式的民主政体,但只是昙花一现,并非典型。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民主是资本主义民主,因此近代宪法是伴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而产生的。一、近代宪法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宪法最早产生于资本主义国家,其中英、美、法等国家的宪法尤为典型。二、旧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以郑观应为代表的改良主义思想家最早提出了立宪主张,而真正付诸立宪行动的即人们熟知的“戊戌变法”,从此揭开了旧中国立宪的序幕。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产生与
6、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二)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四)1978年宪法(五)1982年宪法任务三宪法基本特征与本质一、宪法基本特征(一)宪法与法的共性在分析宪法基本特点时,我们首先需要对宪法与法的共性进行分析,确立“宪法是法”的基本理念。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体系,由具有不同功能的规范构成。任何国家的法,都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宪法作为法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性质、反映的内容、调整目的和制裁等方面具有法的基本特征。因此,宪法首先具有法的属性,宪法规范是法律规范的一种。(二)宪法与法的区别尽管宪法具有法的属性,与法律在本质上相同,但与其他法律相比,宪法又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7、这些特征标志着宪法在法的范畴内的特殊地位和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二、宪法是实现民主价值的基本形式宪法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在人权观念普遍化以后,随之产生了人民主权观念。根据人民主权的原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人民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去管理国家。宪法就是确认人民管理国家的方式和程序的根本法。宪法产生与存在的前提之一是民主事实与民主制度的产生。我国宪法对民主制度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公民的宪法地位: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原则;通过规定选举制度、基层政权组织形式等,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等等。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宪法在内容和形式上将不断得到完善。
8、三、宪法的本质宪法作为法,在本质上同i般法律一样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并依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但作为国家根本法,在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宪法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反映政治力量对比关系更为全面和集中,而政治力量中又存在着不同的阶层和社会集团,体现了利益之间的合理协调与妥协任务四宪法渊源与宪法分类一、宪法渊源宪法渊源,是宪法的表现形式,是宪法发挥效力的重要基础。宪法渊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宪法典(二)宪法性法律(三)宪法惯例(四)宪法解释二、宪法分类从比较宪法学的角度看,对不同形式的宪法进行分类的目的,是加深对宪法概念、性质、功能的认识,客观地认识宪法价值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9、。()传统宪法分类(二)现代宪法分类任务五宪法功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统一调整和规范功能。在宪法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宪法的功能。一、宪法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宪法功能是宪法内容和原则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社会效果。宪法要发挥功能,首先其内容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社会普遍的民意,即具备正当性。正当性是宪法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功能的前提,宪法需要在内容、程序与形式上具备正当性。宪法确定其正当性基础后,其功能的发挥还要靠社会成员的宪法意识。宪法发挥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对宪法的信仰,由此形成尊重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社会环境。没有社会成员成熟的宪法意识,即
10、使具备正当性的宪法也难以发挥功能。从宪法发挥功能的过程看,建立有效的宪法保障制度是宪法内容转化为现实生活的基本条件之一。宪法的具体功能(一)确认功能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首先发挥确认的功能。具体表现在:确认宪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宪法的性质和内容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确认国家权力的归属,使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合法化,并标志国家主权的独立;确认国家法制统一的原则,为法律体系的有机统i和协调发展提供统一的基础:确认社会共同体的基本价值目标与原则,为社会共同体的发展提供共同遵循的价值体系。(二)保障功能宪法对民主制度和人权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宪法是民主事实、民主制度的法律化,对宪法上规定的各种民主原则
11、、民主程序与民主生活规则,宪法提供了各种有效的保障。没有宪法的确认和保障,民主制度不能转化为具有国家意志的制度。在宪法的保障功能中,人权保障是核心的命题与原则。各国宪法以不同的形式规定了人权的内容、人权保障体制、限制人权的标准等,从宏观上确立了公民与国家的相互关系,明确了公民的宪法地位。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24条增加一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使人权从政治原则变为宪法原则,标志着国家价值观的根本性转变。(三)限制功能宪法首先是一种授权法,确立合理地授予国家权力的原则与程序,使国家权力的运行具有合宪性。同时宪法又是限权法,规定限制国家权力行使的原则与程序,确定所有公权力活动的界限。宪法的限制
12、功能与宪法对人权的保障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对国家权力的行使进行有效的限制,人权保障就会失去基础。宪法以其特殊功能规定了国家机构的产生程序、职权的具体行使以及职责的具体履行等。从这种意义上说,宪法主要调整公权力活动,一般情况下私人活动主要受私法的约束,不受宪法规范的调整。(四)协调功能为了实现确认、保障与限制的功能,宪法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解决大量的利益冲突与矛盾,合理地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在制定和实施宪法的过程中,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和主体价值观的不同,人们可能产生不同的利益需求。宪法的特殊功能在于,能够以合理的机制平衡利益,寻求多数社会成员普遍认可的规则,以此作为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原则
13、,使宪法成为社会共识。对少数人利益的保护,宪法也规定了相应的制度,如宪法诉讼制度在保护少数人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宪法的利益协调功能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中得到充分体现。人民代表大会民意的广泛性、职权的广泛性与活动方式的多样性集中体现了宪法的利益协调功能。任务六宪法结构与宪法规范一、宪法结构(-)宪法制定权与宪法结构概念【参考资料1-1】宪法制定权是指制宪主体按照一定原则制定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的种权力。制宪权是制宪行为的前提。从一般意义上讲,主权是一种国家统治形态的最高决定权,制宪权作为最高的政治决断权,实际上包含在主权范畴之内,即制宪权转化为主权。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民族独立与国
14、家政权的取得是制定宪法的基本前提和条件。1954年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表明中国人民成为国家主人的基本事实,其制宪权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由于各国历史传统、政治体制不同,制定的宪法具有不同的特点与结构。(二)宪法结构内容现代宪法结构一般由宪法序言、宪法正文和附则三部分组成。二、宪法规范理解了宪法结构的基本概念后,我们需要进一步掌握宪法规范的基本知识。宪法是由各种不同的规范组成的,不同的规范体系与内容构成宪法存在的完整形态。宪法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是通过宪法规范的具体运用。任务七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制定宪法的目的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宪法,实现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由于宪法
15、规范具有高度概括性、开放性与原则性等特点,在调整社会生活中必然出现规范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需要以灵活的机制解决冲突与矛盾。宪法解释与宪法修改制度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发生的冲突,有效地运用宪法的基本形式。一、宪法解释(-)宪法解释的概念所谓宪法解释,是指一定主体对宪法内容、含义及界限所作的一种说明。宪法解释一般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宪法解释主体比较广泛,除有权机关解释外,还包括政府、社会团体、学者等对宪法的解释。狭义的宪法解释专指有权机关依法对宪法规范内涵所作的说明。【参考资料1-2宪法解释的必要性取决于宪法规范的结构与特点。宪法规范与宪法条款的模糊性、抽象性、开放性与广泛性决定了宪法解释的客观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一特点同时决定了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的不同性质与功能。宪法解释与法律解释的基本区别在于:(1)宪法解释是把宪法规范适用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与活动,解释过程与国家的政治共同体和社会基本价值体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一般的法律解释并不必然与社会共同体和价值体系有关。【参考资料1-3(2)就规范的结构与性质而言,一般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具体而明确的,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解释或解释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而宪法规范中包含着大量原则性与抽象性的内容,几乎所有的宪法规范客观上都存在解释的空间,需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