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一、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的必要性:1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我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企业在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并加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企业负责人的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是遵守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这有助于避免企业因违法违规而受到行政处罚,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声誉。2、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的健康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的建立,旨在通过明确企业、管理部门和从业人员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这不仅是对劳动者健康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也是企业履行
2、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3 、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职业活动而引发的疾病,其发生往往与工作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企业可以系统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这不仅有助于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还能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4、 提升企业竞争力: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的建立和实施,能够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一方面,良好的职业卫生条件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劳动者加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减少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企业可以降低医疗费用、赔偿费用等支出,提高经济效益。二、企业依法依规建立职业危害
3、防治责任制的主要内容:1、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全体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防护能力。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规定:企业法人是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的第一责任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要落实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需要制定职业病和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厂部、车间、班组层层有人抓,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等法律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主动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掌握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遵守相关
4、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本单位的职业伤害防治工作。(3)根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规定:企业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防护用品。(4)加强培训力度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企业应对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素质和防护能力。2、 明确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是一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责任
5、保证制度。企业作为责任主体,应当明确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个岗位的劳动者在职业危害防治方面的具体职责。通过层层落实责任,确保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得到有效开展。(1) 企业责任企业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主要责任承担者,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控体系,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企业应当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装备,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危害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2) 管理部门责任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职业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危害问题。管理部门还应当组织开展职业危害防治的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从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和能
6、力。(3) 从业人员责任从业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业危害防治的职责,遵守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和要求,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参加职业危害防治培训,提高自身的防护水平。从业人员还应当积极参与职业危害防治的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配合企业和管理部门进行处理。3、 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企业应当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这些制度包括化学品管理制度、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职业卫生培训制度、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制度、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1)职业卫生培训制度企业应制定职业卫生培训制度,对
7、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劳动者进行定期的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通过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化学品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确保化学品的标识清晰、储存安全、使用合规,防止化学品泄漏和中毒事故的发生。(3)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为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防护用品。同时,企业应定期对防护用品进行检查、维护和更新,确保其防护效果。4、加强工作场所职业
8、卫生管理:企业应采取措施保障工作场所符合职业卫生要求,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具体措施包括:(1)设置职业病防护设施企业应设置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如排毒除尘系统、通风系统等,以控制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同时,企业应定期对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2)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企业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检测和评价结果应存入职业卫生档案,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检测结果超标的场所,企业应立即采取治理措施,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在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范围内。(3)设置警示标识和告知卡企业应在工作场所与作业岗位设置警示标
9、识和告知卡,明确告知劳动者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治措施等。这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5、 实施职业健康监护:企业应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实施职业健康监护。具体措施包括:(1)组织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应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企业承担。通过职业健康检查,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早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2)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企业应为劳动者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妥善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资料。这些资料有助于企业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