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主备人:卞爱琴审核人:陈宏楼教学目标一、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政策;战争的性质和后果;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二、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并进而入侵中国挑起的战争,它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英勇斗争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三、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2、。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方法讲述,比较,前后联系,知识结构图,战争形势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揭标:由中法战争的结果回顾,使大家明确,本次战争,仍然可以算作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二、阅读探究学生自主看书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
3、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相信你是最棒的!三、尝试练习:1 .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邓世昌B.刘步蟾C.林永升D.丁汝昌2 .北洋舰队的基地是().旅顺B.大连C,威海卫D.马尾3 .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线4.在山东的刘公岛
4、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A.(DB.C.(DD.四、交流展示:1、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师生合作:1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五:精讲提高:(一)背景培养如何分析战争的背景,应该从战争双方,国际形势,有时包括第三方,以及其它相关背景介绍。从日本、
5、中国、国际环境和朝鲜一方来分析。1、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大陆政策。分析日本国情、历史传统、发展方向、中日地理位置关系。2、国际形势。西方列强进行第二次科技革命,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基本可以概括为默许和纵容。如美国,忙于美西争夺;英国希望遏制俄国;法国德国希望坐收渔利;俄国一时未能准备好。3、中国。仍然是均能的清政府。洋务派李鸿章主持外交和军事,但慈禧太后的态度也是希望一味的退缩来达成局面的稳定。清政府的思路是寄希望于外交,而疏于军事准备。4、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而它是中国的藩属国,清军应当镇压其起义,稳定政局。日本有可趁之机。解读课文中材料,反映日本侵略中国的蓄谋
6、己久和中国的危机认识。(二) .爆发。1、1894年丰岛海面战斗一一1894年8月对日本宣战。2、战争的两个阶段。1894年7月一一9月,战线主要在朝鲜和海面上。主要战役是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1894年10月一一1895年4月,战线主要在中国辽东地区和山东半岛,即在中国境内。主要战役是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3、请学生在课文中一一找出描述清政府态度的文字,最后得出结论,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4、请学生在课文中一一找出清军官兵逃跑和抵抗的例子,比较两种行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取得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不是英勇抵抗?实力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5、通过地图,了解战争进程。
7、6、列数日军在华犯下的罪行,教育学生勿忘国耻。(三) .马关条约签订。1 .概括。1895年4月,日本马关,中国李鸿章,日本伊藤博文。2 .内容。割地割重要之地。赔款赔巨额之款。开埠开内地之埠。设厂一一标志着资本输出阶段的到来。3 .通过地图一一解释内容。4 .讲述赔款用途及紧迫,说明日本的残酷。5 .影响。逐条一一分析,根据课文,主要得出结论,反映出列强侵略世界的要求和趋势,以及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所以,有学者说,这一战争,表面中华民族的觉醒意识真正产生。战争之后,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变化,任何阶层,都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一是清政府主要代表人物认识到也不能照旧统
8、治下去了;二是进步的阶层开始维新和革命运动;三是下层人民不断反抗和酝酿大的斗争;四是中国台湾从此与大陆分离五十年。要求学生明确无误地掌握本次条约的内容,和战争的基本内容,务必理解和意识到此一系列知识在近代史学习中的重要性。(四) .三国干涉还辽。1、帝国主义国家有勾结也有矛盾,尤其是在19世纪晚期,这一点表现的最为明显。2、分析辽东半岛对于俄国侵略的意义,法国与俄国已经是盟国,德国也不希望日本在华势力大增。3、清政府外交努力,到这里总算取得一点点收获。4、最近结局,仍然是中国出巨资赎回。同时,这一内容,是导致后来发生口俄战争的原因之一。(五)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台湾地位口益重要,回顾台
9、湾历史中相关内容,如荷兰侵略,法国侵略等等。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爱国的表现,同盟也意味着保卫家园在大众心目中的最重要意义。胡铁花(胡适之父),在撤退途中死去。讲述刘永福的最后岁月,说明他身份地位的变化,带来爱国情节的缺失。最后,简要评价李鸿章的外交思路和战略,以及本人的动机。(六)、本课小结:本节教学内容多,且非常重要,故以两课时来完成。交代背景、过程和结局,一定注意前后对比,并注意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分析马关条约内容,注意对比。台湾被割占,造成很严重的问题,它关系到至今均能完成的祖国统一大业。教师强调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六
10、、巩固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旗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J材料三慈禧太后庆祝60寿辰,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材料四1891年,应日本政府的邀请,李鸿章让丁汝昌率北洋舰队的定远、镇远等六艘军舰访问日本。一时军容之盛,国际侧目。但当东京湾防卫司令东乡平八郎应邀上中国旗舰定远号参观时,他便觉得中国舰队军容虽盛却不堪一击。原来他发现中国水兵竟在被视为庄严而神圣的两门主力炮的炮管上晒衣服。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回答:(1)材料一的诗句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哪次战役?发生的时间
11、是哪一年?(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描述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足壮海军威”。材料三中的“割地求和”说的是什么事情?“割地”具体是什么地方?(4)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中国失败的原因。分析:此类综合题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考查分析史料并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多阅读几遍史料,注意先把提供时间、地点、人物等的关键词句找出;第二,注意史料中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评价或态度;第三,仔细审题,归纳概括,答其所问。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黄海海战1894年(2)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旅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后舰身中弹过多,严重倾斜,弹药也将用尽。他命令致远舰开足马力向日舰
12、撞去,不幸被击沉,邓世昌与舰上二百余名战士壮烈牺牲。(3)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中国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地指的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统治者只顾个人、不顾国家,腐朽堕落,制度不完备,管理松懈等等。七、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材料解析题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回答:(1)这首诗应该写于哪一年?(2)台湾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割占的?割占台湾的是哪个国家?它是通过哪一条约实现其野心的?(3)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参考答案1.1896年。2.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日本;马关条约。3.三国时,曾派卫温到达夷洲;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等。板书设计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战争爆发的背景1、根本原因2、条件3、导火线4、战争的性质二、甲午中日战争1、时间2、经过3、结果三、马关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1、时间2、双方签订者3、内容及影响4、三国干涉还辽教学心得比较战争前中日实力,与国际形势,比较战争进程中与中法战争异同,比较马关条约与以前所了解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的不同,得出西方列强侵略特征和趋势有什么变化?综述中日战争全程,培养学生评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