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29249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10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篇)“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docx(8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共六篇第一篇】2023年是“十四五”规划执行落实、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根据省教育厅的通知要求和工作部署,学校在党委、行政全面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了合肥学院“十四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十四五”规划实施效果和各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总结,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十四五”规划总体执行情况一是学校成立“十四五”发展规划领导组,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教育事业发展指导精神,推动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稳步实施。按照“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分工要求,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实施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分级落实、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

2、加强规划落实,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重大项目顺利开展,各项事业稳步发展。二是强化年度工作计划的执行性,保障规划和年度任务的落实。对照“十四五”主要发展目标、任务以及年度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表,召开年度工作会议、工作推进会、年终工作总结会等,制订重点工作任务推进表,每季度集中调度和督查,并在年终工作总结时形成对照检查表,有力推进了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执行和落实。三是建立并不断完善“十四五”规划实施监督检查机制,实施目标责任制,明确问责范围,规范问责程序,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将规划目标实施情况列入年度考核,有力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实施过程中注重创新引领驱动,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各有

3、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除部分规划目标需要调整外,“十四五”规划各主要目标任务预期能够完成iO二、“十四五”规划主要任务完成情况(一)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学校紧紧围绕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和“十四五”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以专业认证、一流本科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学校应用型专业整体实力;以服务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建立专业体系动态调整机制;以深度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不断优化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水平,以“双元制”高等教育改革为特色发展方向,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入;对接区域行业产业领域龙头企业,推进“四新”领域现代

4、产业学院建设。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进课堂、进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落实“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健全“三全育人”机制,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引导广大学生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获批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2门,同时立项省级“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重大决策部署研究项目”2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3项。制定合肥学院本科生劳动教育课实施方案(院行政(2023)36号)。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需完成2个学分的美育教育学分和2个学分的劳动教育课程。学校与德国埃姆登/里

5、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合作组建“双元制大陆班”,率先在国内开展“双元制”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多年试点基础上,学校陆续实施“轨道班”“精工班”等“双元制”合作项目。2023年,学校与德国大众集团合作成立大众学院。2023年,首批合作培养的大众先导中心工程师项目毕业生全部在大众(安徽)高质量就业,大众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等3个“双元制”专业正式招生并获批安徽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鼓励教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和课程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等多个领域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做好教学成果推广应用,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高水平教育教学成果,充分发挥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学

6、校获批7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2023年7月,获批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参与)。2023和2023年度共获批省级本科质量工程项目190项。获批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坛新秀10人、教学团队3个。学校主动对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建立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紧密联动的专业动态调节机制,逐步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专业、就业、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锚定新兴产业需求整合就业资源,引导企业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建立“全过程、一体化”产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提升专业、就业相关度,实现学生就业与产业岗位无缝对接。2023年以来,共签约103个校外实习基地。本科毕

7、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一流学科体系建设工程强力建设高峰培育学科。把高峰培育学科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聚力“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重点产业和领域,强化应用导向,重点打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建成省级高峰学科。突出强调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与科技前沿的紧密衔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凝练学科特色,丰富学科内涵。2023年,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6个,新增省级优秀科研团队1个,新增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881万元。申报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专利和其他成果转化17项。以高峰培育学科建

8、设为引领,立项校级重点学科6个,形成梯次建设、整体提升、特色明显的学科建设布局。着力打造3-4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学校把强化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作为提升学校整体实力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食品与医药学科群、智慧交通等学科群的建设,探索实现学科群与地方产业群的良好对接。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巢湖研究院等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打造学科共同体。借助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设专业,培育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面向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技术创新前沿,围绕合肥市重点产业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推动学位点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新增生物与医药、电

9、子信息、机械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点布局实现了从工科到经、管、理、文、教育6大学科门类的跨越式发展,提升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层次。研究生培养坚持以专硕为主,采用双导师-多平台-分段式培养,着力构建“基础+应用”复合培养模式,打造应用型学士、专业硕士、专业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应用特色鲜明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2023年6月,学校向安徽省教育厅申报博士学位立项重点建设单位。(三)一流专业体系建设工程学校重点围绕安徽十大新兴产业,鼓励各学院紧密跟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创新申报“四新”专业,做好专业布局的优化设置。2023年

10、度学校获批智慧交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4个新专业,学校2023年本科招生专业56个。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截至目前,学校共有10个国家级和1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学校积极对照标准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同时对标认证标准,积极申报专业认证。目前已有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另有1个专业自评报告通过,2个专业申请书受理。计划2024年参加新一轮审核评估,正按照省教育厅相关安排有序推进。“四新”项目建设卓有成效。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获批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

11、,智能制造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获批省级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另外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项,省级项目8项;4门课程入选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至此,我校共有7门课程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并积极推进在研的66门省级和92门校级课程类项目建设工作,构建多类型、多样化课程体系,全力推进新一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四)一流科研成果培育工程创新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加大科研组织力度为导向,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深化科研“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政策红利,创新服务理念,做到政策落地、教师受益,深度激发创新活力。

12、加大创新团队培育力度,打造高水平科研平台。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支持计划,积极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以地方经济建设重点需求、企业关键技术解决为导向,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拓展政产学研用合作领域,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激励制度。2023年至今,学校科研与服务地方经费2.85亿,获批国家级项目立项13项、省部级(三类)项目立项160项;成功申报省重点实验室等省市级以上科研平台6个;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3项;授权发明专利279项,学校连续八年入选安徽省专利百强榜;实现技术成果转化54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在平台建设上取得重要的突破,获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安徽省

13、重点实验室。聚焦“应用研究强特色”目标,学校与德国毕克化学、国轩高科、江淮汽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等中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巢湖流域环境治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促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五)一流人才队伍引育工程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围绕人才“弓I、育、稳、用、管、服”全过程,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精准引才、科学育才、诚意留才的力度,做大人才增量,稳住人才存量,提升人才质量,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释放人才开拓创新活力,激发人才干事创业能量,为学校教育事业高质

14、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截至目前学校专任教师达到10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比例达到36.4%。近三年引进博士79人。柔性引进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霍恩教授、韩永生研究员等高层次人才。鼓励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业或行业挂职锻炼,加强“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学校设立了教师进修培训专项资金,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修、访学等提供资金支持。近两年新培育省“特支计划”2人,省“百人计划”1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研究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起草合肥学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该办法按照责权利相一致原则,强化岗位管理,拟把教师岗位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岗位,针对不同岗位,确定

15、不同工作任务。另外,为加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制定了合肥学院专职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岗位津贴发放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动员教师参加教育部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的暑期研修、“师德集中学习教育”专题学习等。开展师德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评优评奖等工作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展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学习活动,评选推荐全国“最美教师”“全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安徽最美教师”“首批教育世家”“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校级我最喜爱的教师”等活动。(六)一流对外开放办学工程对德合作进一步深

16、化。2023年6月10日,合肥学院与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签署合作协议。一是合作方式上,由以往的校与校之间的合作,拓展到校对联盟的合作;二是人才培养上,从以往单向派遣学生到德国留学,进一步拓展到双向留学,鼓励支持德国高校学生来合肥留学;三是合作领域不断扩展,从人才培养发展到科研等多方面合作。落实孔子学院转隶管理,推进中文国际教育发展。完善孔院相关管理规定,通过对其他孔院中方合作院校调研,联合我校相关部门制定了我校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外派中文教师、外派中文教师志愿者管理办法,并修订完善了孔院经费管理办法。依托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大力推进合肥市中德国际客厅建设,聚焦合肥市重点产业、商贸物流、教育人文和专业服务等领域,服务“双招双引”,从教育交流扩展到经贸服务、人才引进、人文交流等,放大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效应。学校与经开区管委会、大众集团三方启动共建“大众学院”,培养汽车产业高端应用型人才,打造国内领先、面向未来、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现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