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共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共五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心得体会(共五篇)第一篇备受瞩目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10月17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后,到如今来自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已确认与会,意味着全世界将近3/4的国家都来到了北京。十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时的“大写意”到现在高质量发展建设的“工笔画”,我们见证了“一带一路”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顺应了国际社会主流的愿望和需求,正承载着历史的使命和大国的担当点亮世界、造福
2、各方,这是人类社会共同探索未来之路的一次伟大实践。寻求最大公约数,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坚持共同繁荣进步,而非踽踽独行。两千多年的古老丝路交往,足以证明,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这一宝贵经验告诉我们,“单相思”行走不通,“独角戏”演唱不好,“短视眼”前看不远。“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和平与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将民族冲突的“干戈”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玉帛”,以对话取代对立、以合作取代对抗,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聚焦“五通
3、”合作,形成互联互通新格局。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内核的“五通”合作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精髓所在。在当前地区冲突四起、全球普遍缺乏信心的背景下,有这样的一个寻求国际合作、共商共建的论坛,并且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参与,是很珍贵的,也是值得珍惜的。10年间,中欧班列成长为亚欧陆路运输的新干道;印尼迈入“高铁时代”,老挝人民的铁路梦成为现实,马尔代夫有了跨海大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重焕生机目前”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丝路海运”互联互通水平的提升、“空中丝绸之路”显著的建设成效等,无不体现多层次、复合型“陆海天网”四位一体的互联互通
4、格局。聚焦合作,民心相通更趋紧密;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不断显现。高质量共建,共同走上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根植历史,指向未来;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共建国家精打细算能源转型“加减法”,用好当地“风和光”,能源成色不断添“新绿”,带动产业链绿色升级,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而“一带一路”是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它生动呈现了中国是如何通过和平发展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同道而相益,同心而共济。如今,我国以数字经济赋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驱动力,正如中非联动的“非洲好物网购节”,以直播电商的形式走进了中国企业、走进了中国家庭。
5、共建“一带一路”照亮了“贫困的黑暗”,温暖着“被遗忘的角落”,“一带一路”是越来越好的生活,也是照亮前路的明灯;“一带一路”鼓起了人们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勇气,凝聚了奔向未来的强大合力,增进了共建国家民众脱贫致富的民生福祉。纾发展之困,汇合作之力,让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共同发展的阳光。这正是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这也是我国实现共同发展,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一带一路”初心,这就是架设合作之桥,筑起阳光大道,铺展气象万千的、开放包容的、高质量发展的“一带一路”。第一篇“德不孤必有邻”,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4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
6、际组织领导人与代表陆续抵达中国奔赴这场十年之约。千帆连云、驼铃悠悠,在稳健向前的“一带一路”坚实步伐中,历经两千多年的丝绸画卷展现在眼前,我聆听到奋斗的激昂,激荡起初心的力量,中国向着全世界“同路人”发出诚挚的邀请,共商共建共享共同追梦。曾经,驼铃清脆响彻丝绸之路。“云飞丝路飘花雨,风动驼铃运锦绸”。两千多年前,先辈们穿越草原沙漠、扬帆浩瀚海洋,在声声驼铃、点点帆影中开辟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创造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辉煌景象,谱写了沿线各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史诗乐章,联通了中国与世界。从中国的视角看,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凿通的贯通东西方的交通大动脉,反映出中华民族古代走向世界的
7、历史;从世界的角度看,丝绸之路是古代西方世界通往中国之路,反映出西方对中国认知和交流的历程;从文化角度看,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交汇之路,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轨迹。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大舞台,人类在此交流交融,沟通梦想,创造历史。因此,重新建设丝绸之路便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成为延续古老梦想的夙愿。现在,延续千年纽带同行追梦。“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也曾出现过一些“地缘政治工具”“中国俱乐部”等诋毁和质疑,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一花独放不是春”,中国无意从中谋取私利,更无意伤害他国汲汲于求,我们始终坚持共同进步,而非踽踽独行。现如今,这一倡议已从蓝图变成广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最具
8、包容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各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带来实惠。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共建”一带一路”不仅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而且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增进各国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贡献。2023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一带一路”合作成为联系世界各国的重要纽带,为国际抗疫和恢复经济作出重要贡献。现如今也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日用品、电器出口提供重要路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订单大户。未来,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并进。“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十年来,“一带一路”合作达
9、成的诸多成就,并非来自于纸上谈兵、高谈阔论,而是精谨细腻的设计擘画与脚踏实地的建设落地。未来,“一带一路”合作将按照战略对接、规划对接、平台对接、项目对接的工作思路,持续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聚焦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航天、油气管道、电力、网络通信等重点领域,推动“陆、海、天、网”四位一体设施联通,逐步形成更多利国惠民的可视性成果。在丝路精神引领下,中国将与共建国家携手,广泛开展文化、旅游、媒体、智库等各方面合作,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增进不同国家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世界将在更加频繁的人文交流中,激荡出相知相交、团结共荣的“和合之美”。第=篇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10、坛开幕式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大道,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是新时代开放之路,为世界合作共赢融通打造“强磁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世界经济开放则兴、封闭则衰,唯有开放才能进步。作为中国对外开放模式的新拓展和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中国,面向世界。十年来,开放的中国与越来越多的伙伴携手,为建设更美好世界而努力。一带一路”
11、以开放促进共享包容,倡议传承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始终向世界各国敞开怀抱,既不进行意识形态捆绑,也不附设价值观约束;既不是为了势力对抗而产生,也不是为了阵营划分而存在。促进互联互通,拉紧合作纽带,促使有关国家和地区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通过打造开放型合作平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投资规则体系,助力实现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只有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才能引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同繁荣。世界银行测算,到2030
12、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全球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一带一路”是新时代文明之路,为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架设“铁桥梁”。“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离不开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从秦岭脚下的古都西安到亚欧大陆西缘的里斯本,从东南海滨的厦门到大洋彼岸的圣安东尼奥港,“一带一路”跨越五大洲四大洋,各地人民语言不同、肤色各异,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了各具特色的精神创造和文化成就。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多重挑战和危机叠加,”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沉渣泛起,严重危及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
13、记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唯有选择文明对话,才能迈上坦途正道;唯有深化交流互鉴,才能推动文明发展。十年来,“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人文交流合作,架起文化互赏的桥梁,用一个个具体行动,构建起文明对话的平台,让文明之花跨越山海,绽放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人证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每一种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了不同文明同放异彩、相得益彰的底气。“一带一路”是新时代绿色之路,为世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方向标”。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一条开放发展之路,同时也必须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中国
14、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千年前兴起于西南地区的茶马互市把一片绿色的中国茶带给世界,时光流转,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贡献给世界的不仅是一片茶叶,更是绿色发展的智慧和行动。作为全球最大的清洁能源市场和装备制造国,十年来,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中国与IOO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低碳能源投资已经超过传统能源,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共建国家和地区发展带来绿色机遇,为当地人民带去绿色福祉。目前,中方同有关方签署了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同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
15、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不仅有助于共建国家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更是中国对降低全球碳排放,以遏制全球变暖、减少极端气候作出的巨大努力。第四篇金秋十月,硕果累累,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如约而至。流水涓涓,汇为汪洋;星光灿灿,化为银河。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给相关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条承载文明记忆、寄托未来梦想的希望之路,以生动的实践和精彩的现实,开启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彪炳于人类文明史册。以“行动力”推进“硬联通”,共建
16、“发展之路”。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也是人类社会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就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致力于缩小发展鸿沟,给沿线国家提供更多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各民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将各种冲突和矛盾的“干戈”化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玉帛”,推动世界各国共同繁荣。十年间,我国全方位推进与共建国家的务实合作,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带一路”标志性项目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不仅拉近了共建国家间的距离,也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以“凝聚力”扩展“朋友圈”,共建“开放之路”。“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各方的大合唱;不是中国的对外援助计划和地缘政治工具,而是联动发展的行动纲领。在“一带一路”这条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阳光大道”上,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