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杂记:说说“听课”与“评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杂记:说说“听课”与“评课”.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119【教育杂记】说说听课与评课”同事之间免不了听课、互相学习,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要求的,既然参加了,就得利用这次机会,取别人之长以补自己之短,方可有所进步。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听课”与“评课”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我常常在听课时只是同步记录,在评课时只是泛泛而谈。那么如何“听课”与“评课”呢?今天下午反思过往的听课行为,同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听课”,虽日“听”,不如说是“观察,观察是多维度的,“观察”我们在这节课上所看到的一切或是有重点地刻意地“观察”某部分。“评课”即“评价”,“评价”不是感性地说一说,而是基于一定的文理和学理来“评价”,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不是“听课”
2、后再“评课,而是伴着“听课而”评课”,两者同步进行。“听课之前得认真地解读文本,尝试写微教学设计。没有熟悉文本,就很难与授课教师产生共鸣。解读文本,一要不借助任何的资料而素读,二要参阅相关论文以补充,然后在解读的基础上尝试写微教学设计。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叙写是否具体?教学目标在本节课上是否可以达成?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价值、学生的学情。同时要“评价”,就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目标,目标的亮点是什么,是否还有其它更好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否还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同时又怎样修改,这个目标和我设计的目标有怎样的区别。2.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实
3、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而学习的过程,其主体是学生,而教师是主导者,万不可颠倒位置,若教师滔滔悬河地讲解,而学生无动于衷,课堂没有变化(积极变化),那么这是一节错位的课。很大程度上来说,一节好课就是引起学生在本节课上有所变化(积极变化)的课。主要涉及到:(1)教学内容。学生主要学习了多少个内容,内容多了还是少了。(2)教学逻辑。即每一步教学活动的展开是否有一定的逻辑,活动与活动、内容与内容之间是怎样的关系。教学语言,我认为可以分为指令性语言和阐述性语言。指令性语言即教师向学生发布指令,学生接下来该做什么,那么就要求指令具体、清晰,不可模糊;阐述性语言有对文本的解释、有与学生的交流,那么就要“点
4、评”其论点和论据是什么,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位教师的表达是否有根据,表达是否准确无误,知识点是否有错误。(3)学生表现。一节好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角。但是这里一定得注意不是有活动就是好课,曾看过一个教学视频,某位教师一节课提问了几十个问题,学生对答如流,充分参与其中,但是这些问题是没有含金量的,教师并没有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既然是语文课,离不开语言文字,也就说任何的活动都得紧紧围绕“语言”这个核心,“语言”是教学的起点和立足点,然后再根据“语言”来进行鉴赏与表达活动,否则就不是语文课。当然教学过程还有诸多的细节,如板书、站姿、语气、手势、ppt等等,因为这
5、些不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故此不详细展开。“听课”结束后,要及时提炼和完善。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否则,本次听评课效果大打折扣。我认为最好的办法是要做到四点:1.提炼。提炼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可以是文本解读,可以是教学设计,最好是某一个具体的点,这样做到有针对性。2.修改。将自己的想法、做法融入其中,修改某个点,完善这个教学点。3.补充。这是高级的做法,围绕着提炼出来的点,然后再中国知网上搜索有关于同一个点的相关名师做法的论文,看看不同的名师是怎么处理的,丰富“提炼”与“补充”这两个环节。4.成型。“成型”是将前三步总结、概括出一个模型,这样做的好处是不至于以后遇到同类的教学点又是重新从零开始,而是在已有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大脑的负荷与备课的压力。以上几步,若长期坚持下去,可以系统地建构语文教学知识与能力,提升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