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策略:追问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本解读:策略:追问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068【文本解读】策略:追问法一、文本三问,体贴入微时间:对登泰山时间的考证姚鼐登泰山的时间为“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此时正值冬季,天寒地冻,百草凋零,为何偏偏挑选这一时节?作者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1 .“是月丁未为该月月末的丁未日,即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2 .由干支纪日法也可得出“戊申”就是十二月二十九日。3 .乾隆三十九年即1774年的腊月是没有三十这一日的因此登上日观亭看日出的“戊申晦”这天,正好是除夕。4 .除夕,乃一年之中岁序更替、辞旧迎新的日子。为了要在这特殊的日子看到特殊的日出,所有的远道而来、冒着风雪便也都不难理解了,极端恶劣的天气反而更能衬托出姚鼐登泰山的坚
2、决和游兴之高。交友:对“知府朱孝纯子颍”的考证1刘大槐之朱子颍诗序中曾如此记载:“子颍奇男子也后数年,子颍偶以七言诗一轴示余,余置之座侧。友人姚君姬传过余邸舍,一见而心折,以为己莫能为也,遂往造其庐而定交焉。姬传以文章名一世,而其爱慕子颍者如此。“(刘大槌.刘大施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3.)2 .刘大槌“乙未之春,姬传以壮年自刑部告归田里,道过泰安,与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慨然想见隐君子之高风,其幽怀远韵与子颍略相近云。”(刘大楣.刘大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64.)3 .姚鼐海愚诗钞撰序,其中深情回忆二人之友谊:“鼐年二十二,接子颍于京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
3、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离合。子颍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三年而余归,子颍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姚鼐.惜抱轩诗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41.)由以上得出的结论是“二人心心相印、志趣相投,因而才能在岁末共同完成风雪中登高观日出的豪迈之举。”【批注】交友考证的目的是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作者:为何要“登泰山”?追溯当时姚鼐的生活境况1“姚鼐年谱”记载,乾隆三十九年秋天他“乞病解官”,又于“冬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山东泰安”“与子颍登泰山日观观日出可以发现,姚鼐登泰山的这一年,正是他辞去刑部官职、回归故里的一年。2 .赠程鱼门序:“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
4、而独退,其退,亦罪也。“(自1751年礼部会试名落孙山后,姚鼐一共应试六次,历经十余年。屡试不第,仍屡败屡战,必是考取功名后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信念支撑他。)3 .同一时期的相同作品的晴雪楼记:“余鹫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与子颍仰瞻巨岳,指古明堂之墟,秦汉以来登封之故迹,东望汶源西流,放乎河济之间,苍莽之野,南对徂徐、新甫,思有隐君子处其中者之或来出。慨然者久之,又相视而笑。余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霁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余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余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也从充满忧思的现实中抽离出来,达到
5、了“宠辱偕忘之超然境界。)4 ,姚鼐年谱”记载,“四十年乙未先生年四十五岁春正月自泰安还京旋即南归。(“旋即”二字,表现了姚鼐从泰山回来后内心之释然,也昭示了此次泰山之行于其生命意义之大。)二、披文入情,虽幽必显平凡的文字背后究竟有何深意与魅力?我们还是要由文本语辞入手,于平凡处做探究,由文本辞章考究处(炼字炼句处、章法考究处)向文本深处“漫溯”,方可有得。1为何要详述京师至泰安的过程?本文题为登泰山记,当然是以写“泰山”与“登泰山”为重点。可为何记述登泰山的过程不是从泰山脚下,而是从京师出发开始写?对京师到泰安过程的描述,是何用意?用“乘,“历,“穿,“越,“至”等一连串的动词,表现旅途之遥
6、远和艰难,也暗示作者“努力”向泰山走来之内心:再远再艰辛,也要前往。从这段描写及上文关于背景的剖析中,我们可以窥见姚鼐当时意欲与子颍会合、与泰山会合的迫切与期待之情。【批注】从详略处入手找矛盾,最终指向作者的情感分析。2 ,为何要交代东谷?乾隆三十九年是姚鼐人生的重要节点。当时他面临着是否要辞官的“抉择”,站在了人生的岔路口:前方有路,究竟往哪条道走呢?交代“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以及东谷这条“余所不至”之路,实则别有深意。三条路,既是姚鼐登山时面临的抉择,也象征着他当下面临的人生抉择。【批注】“路”的象征含义,联系姚鼐的个人经历。3 .为何要写末尾两段?行文至“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对登泰山的直
7、接叙述或景物描写似乎都已写完了,为何姚鼐不直接结文,还在最后加“亭西有岱祠与山多石,少土”两段文字呢?(1) “亭西有岱祠”一段描写的全部是人文景观。首先作者从语句构造的角度来分析,如动词“有”、“又有”、“观”、“往”,分析姚鼐内心的遗憾;其次,从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分析,如乾隆皇帝、孔子;最后朱子颍曾于登泰山后(新春正月初一)作登日观图,姚鼐在图上题诗云:“前生定结名山诺,到死羞为封禅文”,揭示姚鼐辞官从文的人生志向。得出结论:“观日出是感自然之气韵,观石刻是品古人之遗风;而帝王将相的行宫、万众景仰之庙祠圣地,则恰好是姚氏着意要疏离之所在。”(2) “山多石,少土”一段,写的则全是自然景观
8、。首选作者从句式分析,句式特殊,多用短句,几乎不着虚词,简洁明快。其次是分析景物的特点,“所描写的景物清寒冷峻,无瀑水,无树,无鸟兽音迹,剩下泰山自身成为一个与人世无涉、远离尘嚣的自在主体。”最后作者引用王国维的学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姚鼐领略了日观峰的极顶胜景,其内心关于辞官得失之迷雾已然消散净尽,对于官场沉浮的“沉忧”也彻底抛却。这是行文的水到渠成,也是姚鼐内心宁静、心无挂碍之自然外化。最后作者总结道“对于古文经典之作,尤其是像姚鼐这样对文章写作怀着相当强烈的自觉意识,对文本,辞章,刻意关注、惨淡经营的作家作品,我们必须真正沉潜于文本的语辞世界,才能从语言揣摩品味中
9、把握作者的心灵脉搏,同时获得文本阅读的审美愉悦。”【链接阅读】童志斌,教育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成员。19922006年,先后担任浙江衢州第二中学高中语文教师、衢州市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员,2007年调入浙江师范大学任教。曾先后荣获浙江省(2003年)、全国中语会(2004年)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03年至今,发表回归文本的“语辞世界”等60多篇论文,编著有文言文教学教什么等。本书梳理了百年文言文教学的目标转向,从文化取向角度探讨文言文教学课程内容的重构,将文言文阅读与教学的着眼点转向辞章
10、,既是对传统文言文教学的继承,又依据新时代教学情境有所创新。【阅读收获】1 .文本解读实质是探寻作者为什么这样创作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表现在外在形式上。文本解读过程中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不这么写又会怎么样。2 .着重把握文章中细微处,从细微处发现深刻的含义。3 .善于发现文章的矛盾之处、前后不一之处、偏离主题文义之处、偏离题目之处,我的理解是作者的文章有一条“主路”,在写作中又会穿插“叉路”,这“叉路”起到辅证的作用。4从多个维度来文本解读:从作者的交游看作者的志向、从作者的年谱看作者的人生历程、从作者同一时期的不同文章、从他人的文献来印证。5.从部编版教材的注释处(教材编者解释浅层、不深刻)入手进行文献考证。5.阅读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问题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通过搜集文献、整理文献、拓展分析思路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