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游乐园》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去游乐园》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去游乐园教学反思抓住根本算理,找准新知的生长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因材施教,巧妙联系旧知教会学生学会新知。笔者通过2次教学“去游乐园”这一课,谈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抓住根本算理,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使学生觉得数学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4页的“去游乐园” 一课,是让学生根据情境探索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重点是理解算理和竖式计算;教学难点是进位。【第一次教学】笔者在探究12X5的算理并总结算法时,是采取直接引导的教学方法,计算12X5,先写12和5,写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再算5乘2等于10,个位上写零,把十个一都进到十位;随后算5
2、乘1等于5,加上进上来的1个十,变成6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上6。【反馈】学生完成“练一练”时就发现学生仍然不进位,甚至不理解进位“1”是怎么来的,也不理解进位“1”表示多少。【反思】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是上一节课教学的知识点,本节课把它作为进位新知的生长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妥的,原因如下1 .很多学困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对于上一节课的知识点,他们或许还没完全搞清楚,以此作为新课的知识生长点,那对他们来说真是不能承受之重了。2 .满十进位是十进制计数法。本节课的新知生长点应该是满十进位的算理,教师没能突出重点,没有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3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形象思
3、维远胜抽象思维,只有将满十进位的算理形象化,能保证学生对它做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甚至熟练运用。4 .本节课看似有条不紊,事实上,除了情境导入环节,其他环节都少了些许生气,然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是本节课最大的生长点。5 .无论是横式还是竖式,其实都是用数学符号来记录的方法。无论是哪一道习题,都可以结合生活情境展示给学生,生活情境是数学知识最好的生长点。显然,本节课缺少了 “生活味”。【改进方案】1.利用学具“假币”,再现情境,让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计算。2对于满十进位的算理,设计“个位上只能写一个数字,请十位来帮忙”的课堂剧。先用“人民币”来“演再用“加分牌”,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只有十个一表示
4、不了,必须得请十位来帮忙”3.对于进位的标记,引导学生留个记号,表示“帮过、帮多少”。【第二次教学】师:12义5=到底等于儿呢?接下来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算完后跟同桌交流你的好方法,最后想想有什么发现?师:我特别喜欢你的方法,但是老师有些地方不太明白,例如,这个进位1是哪来的?表示多少元?十位上的6又是哪来的呢?表示多少元?师:请小组长拿出人民币,摆一摆,结合人民币说一说这个进位1是哪来的?表示多少元?十位上的6又是哪来的?表示多少元?生:进位1是指这里的10张1元。师:没错,那6又是哪来的呢?生:10张一元,满十了,可以凑成一张10元,加上这里的5张10元就等于60元。师:说得太棒啦!【反馈】学生在做习题时都能很好地进位,能顺利说出算法,原因是算理理解得非常透彻,这样对后面连续进位的学习有一个很好的铺垫。【反思】抓住根本算理,不能停留在“知其然”,而要让学生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要找准新知的生长点,让数学课形象起来、有趣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课:让数学回归生活,尽可能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动手做一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总之,教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抓住根本算理,找准新知的生长点,才能让数学课浅显易懂,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