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docx(2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关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全面发展新局面的意见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意见部署,现就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XX丘区乡村振兴示范县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意义,准确把握总体要求(一)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体现,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战略选择,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2、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四化”同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传承和弘扬中华农耕文明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省委H一届二次全会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
3、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四个好”和“xx丘区乡村振兴示范县”目标,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三)目标任务。2024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党对
4、农村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加强和完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乡村振兴战略“八大行动”扎实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取得新的进展,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新建幸福美丽新村Ioo个,农业增加值增长4.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到2026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础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完成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四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全面改变,乡风文明显著提高,乡村治理更加有效,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现行标准脱贫指标全面达标,农民生活
5、达到全面小康水平。80%以上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9000元,力争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农村多元化经济形态蓬勃发展,基本实现农业强县目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性好转,农村文化和农耕文明影响深入,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显著缩小。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美丽城镇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美丽山川与美丽人居有机融合,全面建成现代农业强县,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二实施乡村规划引
6、领行动,明晰乡村振兴路径坚持规划引领,强化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龙头地位,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约束性、指导性、操作性,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科学、高效、务实推进。(四)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科学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按照因地制宜、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和改造、保护、新建相结合的规划理念,坚持“小而美”的空间格局,维系小城镇宜居尺度,健全完善镇村规划体系、乡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加强乡村振兴规划执行监管,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对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实施监督。(五)建立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体系。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
7、构建城乡融合、区域一体、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按照功能定位导向、要素协调一致、综合集成实施原贝U,推进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促进城乡功能和空间融合发展。推行“县城+特色镇+幸福美丽新村”“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特色镇+特色村+产业园”等模式,探索建立城乡互通、区域互融、跨区跨界的融合发展机制。建立健全村镇基层规划建设管理队伍,推广乡村规划师制度。(六)优化功能分区和经济地理。完成149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坚定不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分类推进北部统筹城乡示范区、南部扶贫攻坚示范区、东部乡村
8、振兴试验区、西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试点示范区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建成一批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农村改革示范区、农业休闲养生示范区和优质粮油产品生产基地、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基地、国家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三、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行动,推动产业兴旺发展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链纵深发展、价值链高端攀升、利益链广域覆盖,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七)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集中要素推进“3+2”产业集聚发展,积极争创国家、省特色农产品优势
9、区和现代农业强县示范县,建成一批“一村一品”示范村、“一乡一业”示范镇,建成一批中高端特色农产品基地。2024年,建成XX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1万亩、生态保护区6万亩,建成优质大米基地15万亩,新增XX7万亩,发展商品蔬菜10万亩,新建、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4个。大力推进知名品牌创建,实施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等品牌建设“五大工程”,做响涪城XX、崭山米枣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推动XXXX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创建。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XX、XX、猪肉制品、蔬菜、优质大米等优势产品。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抓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农产品就地就近清洗、冷藏、烘干等商品化处理,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10、快速发展,提高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到2026年,全县“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00个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250亿元,基本建成主导产品突出、产业深度融合、产业链有效延伸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施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战略,全面建立农业绿色生产评价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转化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实施“沃野XX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工程,按照“家庭微田园、园场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要求,因地制宜选择种养结合、粮经轮作、间作套种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县项目建设。到2026年
11、,生态循环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巩固“X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XX)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健全农业投入品减量使用制度,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改善农业生产设施,实施农业精准作业,提高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规模化水平,推动农业智能生产和农业智慧经营相结合,实现传统精耕细作、现代信息技术与物质装备技术深度融合,增强特色优势农产品供给能力。(九)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
12、挥好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其发展壮大。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建设。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健全家庭农场服务管理制度。引导和鼓励农村经纪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返乡创新创业,使其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公司+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组织模式,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联结创收增收。到2026年,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00个,培育选树“农创客”100名以上,对农户的带动面达到70%以上。(十)
13、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相结合,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推广土地托管和“2+5+N”农业社会化服务经验,为耕种管、收加销环节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务,到2026年全县土地托管服务面积达到50万亩,一站式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行政村覆盖率达到50%。搭建区域性、专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组建XX、XX、优质大米等产业社会化服务中心,推进农业产业抱团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能力,有效发挥XX、XX、生猪产业研究院作用,加强优质专用品种培育引进、优势特色产业瓶颈技术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农村综合性信息化服务平台,到2026年,益农信息社覆盖全县80
14、%以上的行政村。(十一)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实施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工程,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到2026年,建成县级及以上田园综合体6个。加快“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电商”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创意农业、电子商务、农村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多种业态互相融合的多元发展机制。到2026年,休闲农业收入突破5亿元。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联结机制,支持农民合作社自愿联合发展联合社,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组建2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开展国家、省(市)级示范联
15、合体创建,不断创新农业农村融合发展新模式。(十二)构建小农户带动体系。建立健全小农户生产社会化服务机制,切实把绿色有机农资、高产优质种子、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现代化农机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供向小农户,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建立完善小农户与农业经营主体利益深度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小农户”等经营模式,推行合同订单、股份合作、托管寄养、联耕联种、代加工等生产方式,带动小农户发展适度规模生产经营,推动小农户经营实现精细化管理。探索建立乡村产业发展用工制度,生产基地或产业项目优先吸纳小农户就近就地务工就业。四、实施
16、全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乡村生态宜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围绕生态宜居,以“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抓手,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生态宜居家园。(十三)扎实开展“四好村”创建。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不断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在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推广“小组微生”建设模式,全域分类推进丘区、坝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到2026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建成县级“四好村”,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市级“四好村”,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级“四好村”。(十四)深入开展农村土坯房改造整治。坚持“拆保改建”相结合,推进农村住房改造提升。2024年全面完成一户多宅土坯房的拆除,通过新建、购买等方式解决23313户住房问题。不断拓宽筹资渠道,采取政府引导、农户自筹、社会帮扶、金融扶持等形式,到2026年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