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17585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与点评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2122页例1和相应习题。2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 .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叫“一目了然”,考验你的记忆力。(1)初级:某一时刻的气温度数一闪而过,学生快速认知,说出闪过的气温度数。(2)中级:表示某两个及三个时刻气温的度数一闪而过,让学生快速认知它的升降变化。(3)高级:表示某几个时刻的气温度数一闪而过,让学生快速认知,并用手势表达出上升或下降变化趋势。2 .揭题:在统计里面为了表达数据的变化情况,产生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叫折线统计图。二、新知学习出示苏州2021年12月12日这一天气温情况:0时4,4时3,8时8,12

2、 时 8, 16 时 10, 20 时 7, 24 时 3。1 .小组交流。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学历案上制作的统计表和统计图。2 .介绍经验。指名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介绍统计表或统计图。(1)你用什么方式表达了数据?(2)你是怎么画统计表或统计图的?(3)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方法一:统计表方法:条形统法三:折线统计3 .获得方法。借助电脑演示折线统计图的作图方法,先描点,再连线,标数据。请学生修正课前自己画的折线统计图。(1)认识点。点表示什么?点表示对应的数量。(板书:描点数量多少)思考:点已经能表示数量的多少了,为什么还要连线呢?(2)认识线。线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板书:连线变化情况)4

3、.分析应用。分析:通过折线统计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你能用手势来表示这样的变化情况吗?明确:折线统计图最大的特点,不仅能知道数量多少,还能知道变化情况。根据线的走势来看上升和下降的变化情况,线越陡上升或下降得越快,越平缓,则变化得较慢。应用:我们要根据气温穿衣服,你觉得要注意什么?早晚比较凉,穿厚衣服,中午气温升高可以少穿点。5 ,比较小结。课件出示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对比三张图,各有什么特点和优势?明确:统计表直接比较数据,条形统计图的直条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直观看出数量多少,还能看出变化情况。所以,苏州这一天的气温变化,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最合适。三、练习应用1 .巩

4、固性练习。给出苏州470月份气温数据,自主画出线折线统计图(给两种图,同桌两位学生画不同的图)苏州2021邱410月份T均z(江长汁衣.202112 JJ月份4月5月6月,7月.8 JJ.9月.ion.气道x1821.25.如28.18苏州2021年4-10月份平均气酬计图交流:你是怎样画图的? 2名学生各自交流画出的不同的折线统计图。思考:为什么相同的数据,画出来的折线统计图不同?为什么第二张图076藏掉了?这两张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折线统计图随着一格代表多少而变化,一格代表的数据多,变化不明显,一格代表的数据小,则变化明显。预测:根据生活经验,10月以后气温会怎样变化? 11

5、月? 12月?我们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预测。2 .拓展性练习。出示12月12号这天下午2点,几个城市的气温:成都13,厦门22,北京3,三亚28,上海10,苏州9。提问:请你表达这组数据,你会用什么方式?同桌讨论,集体交流。明确:折线统计图适合表示同一个地方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而条形统计图适合表示不同地方同一时间的气温比较。因此,这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达更合适。判断:呈现这些数据,你会选择哪种统计图更合适?说明理由。3 .探索性练习。出示一段折线图:(1)猜想:你觉得生活中什么样的信息会用这样的折线统计图来表达?(2)脸证:这段折线是19167921年全球气温的变化情况。课件动态演示191

6、6-2014近10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动图。看了将近100年的全球气温变化,你有什么发现?(3)思考:你能推测一下原因吗?我们人类需要采取哪些对策?你知道我们中国采取了哪些对策?介绍:全球近200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提出了碳中和概念,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策略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小结:看来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具体信息,还能够为我们解决生活问题,乃至于为人类做贡献。四、总结提升统计在生活中帮了我们很多忙,生活中哪里经常需要用折线统计图呢?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掌握了一种清楚地反映数量变化的数学工具,你也就多了 一双观察世界的眼睛,它能帮助你探索大自然中更多的

7、奥秘!3教学点评2022年1月初,在苏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展示比赛中,来自太仓市高新区第四小学的吴吉君老师设计执教了这节折线统计图,上得十分精彩,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由这节课笔者联想到了如下四个问题:Pi, p,*1 .新知是如何不知不觉生长出来的?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中低年级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折线统计图在学生的生活中出现得也比较多,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基础,有部分学生能看懂折线统计图甚至能尝试着自主画出折线统计图。由此可见,本课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基础与生活经验基础,这是新知生长的有机土壤。为了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折线统计图的需要,吴老师课始设计了一个“一目了然”的

8、游戏活动。在有趣的游戏比赛中学生复习了统计表的相关知识,通过游戏活动中的瞬间记忆与手势比划,不知不觉地引发学生的思考:一两个数据比较容易记忆和表达,数据多了虽难以记住,但可以用手势表达出数据变化情况。由此,简单的游戏活动,从实际应用出发,促使学生从内心产生了对表达数据变化情况的需要,引发了对新知学习的强烈动机。2 .知识是如何由学生主动建构成的?无论什么样的课程改革理念或者数学学习内容,最终都需要由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与意义建构,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养。因此,如何让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如何分析折线统计图、如何应用折线统计图就成了本课学习的核心所在。吴老师既没有由老师一讲到底

9、的灌输教学,也没有完全放任的表面自学,而是精心设计了学生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借助教师提供的“学历案”,让学生经历自主尝试J、组交流汇报讨论获得经脸的过程。由于有了课前的自主探究,让学生复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初步尝试绘制简单折线统计图,因此课上进行组内交流与全班汇报,最终在对比分析与集体讨论中获得方法,最后修正完善自己的折线统计图。在此学习过程中,每个个体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充分给予学生学与思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习在课堂上真实发生。n-,- na,-3 .技能是如何在适度训练中掌握的?学习新知离不开练习和训练,离不开相关技能的掌握,正如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

10、所说:“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但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途径是在获取有条理的事实方面的训练。”如何在有条理的适度训练中掌握技能呢?吴老师本课既没有过多的机械重复训练,也没有过难的复杂问题解决,而是精心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适度练习:首先是巩固性练习,由苏州一日气温变化情况过渡到苏州几个月的气温变化情况,让学生巩固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其次是拓展性练习,由同一天某地气温变化情况与不同城市同一时间气温情况统计以及某同学几年身高变化情况与几个同学身高不同情况的对比,感受到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性应用;最后是探索性练习,由同一张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联想,进而引入近年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等现实

11、问题,透过折线统计图引发更深层的思考。4 .素养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的?据有关消息,即将发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数学素养”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目标,并贯穿在数学学习的始终。数学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可见,数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逐步发展的过程,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浸润与熏陶,更需要在每一节课堂上有机渗透。所有的统计都是应用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的学习,重点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形成数据分析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吴老师这节课设计采用的是整体情境推进的方式,从气温入手,由一天的气温变化指导人们合理穿衣,到一年的气温变化感受四季的分明,再到全球近100年的气温变化进行环保教育,渗透学科育人,在多样的应用中体会统计的内在价值,在宽广的视野中领略数学的博大精深,在丰富的实践中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