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2299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理解专项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阅读理解专项练习(-)状物蚁工我收拾地板上的鱼骨,一群黑压压的东西从角落冒出来,似乎受到某种吸引,从墙角往客厅中央聚集。它们绕过了我母亲的脚,怕被其他人发现,选择周旋,翻山越岭地爬桌角,在几个人脚底下求生存。那两排长黑点快速移动,队伍依然整齐。我看得出神,他们却停下来商量战术,然后包围成圆,圆中间有好多根鱼骨。它们尝了一下鱼骨上残留的汤汁,开心地分工合作,一部分蚁工搬起细小的鱼骨,马不停蹄地运往蚁穴;一部分驮起比自己重量大几十倍的鱼骨。我用几乎半跪的姿势,手拿放大镜才看清他们扛鱼骨的过程。我跟着他们走,他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转很多弯,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毕竟大工程里的工人都不希望陌生人知道秘密

2、基地。见我不依不饶,也随我跟着了。蚁工们朝门口的方向爬,最前面的儿只先到达,看到大家还都扛得动,就提示全队加快步伐。大理石门槛有十多厘米高,运送最大的鱼骨时受到阻碍,门槛太高太滑,蚁工们连同大鱼骨都掉下来,最后面的蚁工被大鱼骨砸得不轻,起来时晕头转向。这时,小点儿的鱼骨都被陆续地运送出去了,我以为他们会满足于小鱼骨,就此放弃那个最大的鱼骨。结果不然。负责大鱼骨的蚁工们停在原地,好像在等什么。不出所料,只一会儿功夫,运小鱼骨的蚁工们都折返回来了。它们想到了新策略! 一半蚁工在门槛下方,一半蚁工在门槛上方,下方的蚁工逐个拉住上面蚁工的脚,搭成长桥,将大鱼骨托起,上方的一些蚁工奋力向上拉。长桥还是会

3、左右晃动,但始终没有散落,大鱼骨慢慢和门槛拉开角度,一头儿担在门槛上,重力落到了门槛上方的蚁工身上。门槛下方的蚁工见势赶紧爬上去,边齐心合力往上拉,边往门槛的另一面退。终于,大鱼骨翻过了门槛!我听不到大鱼骨摔在门槛外面的声音,但显然蚁工们都被声波震撼到了,背紧贴着地板,目光里烧满希望,估计此时他们已经在规划怎么打磨这根大鱼骨了。他们兴致昂扬地继续扛起大鱼骨,往柴堆的深处走去。我想,这大鱼骨可能会被他们作为顶梁或者柱子,无论用做什么,都能发挥最大的用处。蚂蚁的手足和我们的头发丝一样细,体重轻到可以忽略不计,但为什么我还能从这如此渺小的生物身上感受到巨大的力量呢?L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4、周旋:不出所料:2 .细读文本,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方情节图,梳理蚁工们搬运鱼骨的过程。一部分蚁工运送大鱼骨将小鱼骨运回蚁穴,折返回来3 .画“”部分中,“大工程”指的是()A蚁工们搬运小点儿鱼骨的工程B蚁工们搬运鱼骨的过程C蚁工们搬运大鱼骨的工程4 . “毕竟大工程里的工人都不希望陌生人知道秘密基地。这半句话在整句中的作用是( )o (多选)(A)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整句话乃至整段话都更为生动幽默(B)解释蚂蚁们想甩掉“我”这个大麻烦的原因,表现出蚂蚁们的机智(C)强调蚁工们正在忙碌的这个大工程(D)在责怪“我”这个陌生人不该跟着蚁工们。5 .第段中蚁工们商量的战术是什么()?A包围成圆,运送

5、鱼骨B如何分工合作,运送围起来的鱼骨C用搭成长桥的方式,将大鱼骨运出门槛6 .某同学对短文提出了几个问题,请给问题分分类。A针对文章内容B针对文章的写法C联系生活经验(1)文中对蚁工有大量的动作描写,对我也有心理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文章的最后作者说“从如此渺小的生物身上感受到的巨大力量是什么呢?()(3)蚁工们为什么成团体地活动?()(二)写景一一家乡的桥我的故乡在江南。故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小河长,小桥多。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家乡的桥大都是石桥,造型却A o最简单的是

6、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便把两户人家连起来了;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大大的圆饼,两边的几十级石阶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桥、如意桥、震龙桥、元宝桥、娘娘桥、骆驼桥大人们告诉我,元宝桥、骆驼桥是人们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叫出来的;而震龙桥、娘娘桥,跟民间传说有关系;至于如意桥,是从唐朝诗人王维的诗句“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中撷取的。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

7、B。记得那年清明节,我跟外婆坐船去扫墓,每过一桥,我就大声地念一遍桥名,接着就听外婆讲一个关于这桥的故事。儿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足可装一条船!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猪谜、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狮,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凉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长相忆,最忆家乡的桥。1 .请在上面横线上选择正确的答案。A (变幻莫测 千姿百态)B(情趣 乐趣)2 .请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1)人们根据家乡小桥不同的形状分别给小桥取名()A.

8、震龙桥、娘娘桥B.兀宝桥、骆驼桥C.千岁桥、如意桥D.过户桥、单拱桥(2)短文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几十里水路百座桥,外婆的故事足可装一条船!”运用了()的修辞手法。A.比喻 B.拟人 C.对比 D.夸张(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围绕“家乡的桥是我们的乐园这句话写的?()A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狮,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B.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C.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讲故事。D.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3 .请你从文章内容的角度,针对短文第三自然段提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4 .如果把短文的题目改成“桥”

9、,你同意吗?请结合短文说明理由。(三)小古文一一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去球。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彦博以盆取水,灌入穴中,球遂(sui)浮出。一.解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 .群儿谋取之()2 .彦博以盆取水。( , 3 .球遂浮出()A.计划,主意)A.所以A.顺,如意B.设法,寻求B.于是B.成功,实现C.商量,商议C.用C.于是,就二.球掉进树洞之后,群儿和文彦博分别是怎样做的?请分别用“”与“”在原文中画出。三,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彦博以盆取水,灌人穴中,球遂浮出”的意思,并写下来。(四)古诗一一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

10、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1 .这首诗描写的景物有(),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心灵感到宁静。(多选)A.草场笛声B.湖水灯光C.黄昏 月夜D明月 蓑衣2 .对诗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理解正确的是()A.田野上的草长了六七里那么远,笛子的声音响了三四下。8 .放眼望去,田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C.草长得很茂盛,铺满了田野,晚风中传来三四声的笛声。3 .这首诗按由 到 的顺序,给我们描绘了一幅 图。 ()A.近、远;牧童晚归B.远、近;牧童晨起C.远、近;牧童晚归休息4 .诗人吕岩在牧童一诗中先向我们展示了原野 的广阔画面,又让我们听到了悠扬的笛声,

11、还通过描写牧童饭饱之后不脱蓑衣便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的情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 的心境。()A.绿草如茵;无忧无虑、天真烂漫B.绿草如茵;心绪忧愁;C.荒草遍地;天真烂漫5.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 的感受,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描述了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以无限美好的O ()A.视觉、听觉、想象空间 B.听觉、视觉、想象 C.视觉、感觉、猜测(五)母亲的爱汪国真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

12、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L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节奏美。(1)这首诗歌共()小节。A. 2节 B. 3节 C. 4节 D. 5节(2)每小节的最后一个字分别是“洋、芒、方、伤、场”,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A. ang B. ong C. an D. ai2.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1)诗中用“太阳来比喻母亲,读读诗中画“”的句子,其中中的“又圆又亮”和“辉煌”是在形容()oA.母亲的眼泪B.儿女的成就 C.春风和光芒你怎样理解最后一个小节?请联系生活实际,选择你认为不恰当的选项。A.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

13、的身上。B.无论我们走多远,母亲的爱都会陪伴在我们的身边。C.我们要独立自主,努力走出母亲的心灵广场,尽快长大。D.即使不在母亲身边,也能感受到母亲对我们浓浓的爱(3)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抒发了诗人 o(4)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谈一谈,“我们的欢乐”有,“我们的痛苦”有。(六)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昼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

14、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昼锦堂记。写完就交给来人。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这天晚上,他重读昼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第二天傍晚,终

15、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不胫而走。1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2 .读了 “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这句话,有个同学写下了这样的批注:从这句话中的两个“著”字里,我可以读出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很高。这个同学作批注时采用的角度是()A分析写法B表达疑惑C.表现启发D.内容理解3 .结合全文内容,下列作为这篇短文的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A.欧阳修追字 B.欧阳修写昼锦堂记C.昼锦堂记 D.欧阳修传记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1)欧阳修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2)欧阳修所写的昼锦堂记中的“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