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八上课文10《答谢中书书》听课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八上课文10《答谢中书书》听课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八上课文10答谢中书书听课笔记一、教材分析统编八上第三单元是一个古代诗文教学单元,所选作品皆为古人歌咏山水之作,读之可以令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编者在单元导语中提示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时:首先,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感知内容大意;接着,在反复诵读中,借助联想和想象,感受古人笔下山川风物之美,体会古人寄寓其中的情感;最后,还要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夯实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答谢中书书是第10课短文二篇中的第一篇短文(另一篇是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陶弘景在写给谢中书的书信中,借由对“山川之美”的吟诵赞叹,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甘愿隐居山林的志向。本文课后习
2、题共五道,其中,前三道为“思考探究”题,第一题要求学生在朗读并背诵课文的基础上,从句式、节奏、用词等方面感知两篇短文不同的美感,第二题要求学生在读懂答谢中书书中所写景物特点的同时,聚焦结尾的关键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思考陶弘景的言外之意,第三题让学生在细读体会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心境的同时,知人论世,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与苏轼生平、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谈谈对“闲人”的理解。余下两道习题为“积累拓展”题,第四题引导学生关注答谢中书书中部分词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感受作者的用词之妙,第五题让学生从课文两篇短文中二选其一,将之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用白话语言的形式,表现作者笔下的山川之美,自然
3、之趣。二、听课笔记开课伊始,教师以“中学生有三怕”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之后,点明”本文虽然是下学期要学的课文,但全文仅68个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信心。揭题之后,教师一边指名读题,一边带着学生解读课题。第一名学生起立读题之后,教师依据该生朗读情况一一“答谢中书/书”,既肯定学生朗读直觉的准确,又引导学生联系旧知一一诫子书一一读懂题中之“书”的含义,随后,教师依据第二名学生的朗读情况一一“答/谢中书/书”,在学生猜测“谢中书”乃为人名之后,教师联系“杜甫曾任工部检校员外郎,因而世称杜工部”的文学常识,进一步了解古人以官职代人名的传统。接着,教师在课件中出示资料,让学生进一
4、步了解“谢中书”:谢中书,即谢征(公元500536年),字玄度,陈郡阳夏人(今河南太康),少有才名,曾任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最后,学生口述题目意思之后,教师小结如何读懂课题的学法:先凭直觉读题,再联系旧知诫子书,最后了解官职代人名之传统。解题结束,教师以“文言文本无标点”为由,去掉课文中间40个字的标点,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试加标点,开始对文中写景部分的初读感知。学生自学结束,教师指名朗读,依据学生朗读情况,对“晓雾将歇”之“歇”进行纠音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写景部分四字句式的特殊结构特点,全班齐读语段。接着,教师通过对“四字句式,读来齐整”的形式特点,揭示课文乃是骈文,并通过微课,
5、让学生沿着“什么是骈文一一骈文的起源与发展一一骈文利弊谈一一骈文的衰亡一一关于答谢中书书句式特征与朗读处理”的线索了解骈文:骈文:又称骈体文、骈俪文。骈,指两马并驾,俪,指夫妻成双,“骈俪”的名称正概括了这两种文体的主要特色:句式两两相对,讲究对仗、排比、用典和一定声律要求。因其常用四字句、六字句,故也称四六体。骈文的发展历史:骈文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但那个时期的文献典籍、诸子百家、民间谣谚中的骈辞俪句纯出于自然,不是作者的有意追求,到了汉代,文人创作中对形式美的追求,特别是对对偶、辞采、声韵等有了刻意讲求,发展到建安曹魏之时,骈文真正形成并渐趋成熟,于南北朝后期盛行一时。骈文的利弊谈:骈
6、文是中华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历代骈文家运用多种方式雕饰辞藻、锤炼词句,又追求精工对偶、灵活使用多样化句式,巧妙运用典故,以此增加行文美,同时以四声的不同组合、平仄声的合理搭配,来实现骈文的声韵美,在中国文学形式美的创造上为后世文学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对唐代文学的繁荣以及以后各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优秀的代表作有:南朝徐陵的玉台新咏、北朝庾信的哀江南赋、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等等,选入课文的与朱元思书与答谢中书书,合称为骈体书信文的“双璧”。骈文的衰弱:骈体文发展到后期,出现了过于雕琢形式而导致的华而不实、缺乏真情实感与内容的弊端。它没有继承言志、载道的传统,精湛的形式
7、技巧,有时反而会影响到内容的准确表达,最终出现文气衰弱、文风华靡的不良现象而慢慢衰亡。关于答谢中书书句式特征与朗读处理:作为早期的骈体书信文,本文的句式有骈散结合的特点。骈文更多追求意态和感觉上的均衡美,但如果通篇如此,则容易显得僵化。本文最后的两句散句,使文章四平八稳的意气得到舒缓,在变化中富有情趣,这也是早期的骈体文在表情达意上舒展自然的体现。我们诵读的时候,前面的四字句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最后的两句,则要努力舒缓下来,如同画外音一般,徐徐道来。学生看完微课,教师以“课文为什么没有一骈到底”和“朗读课文时,文中的四字句与其他句子有什么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两个问题,及检测学生对微课内容的
8、掌握情况,又为学生在接下来进一步读好课文做好铺垫。学生借助微课提供的方法,再次齐读课文之后,教师在强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与”的读音的同时,依据一生朗读情况,进一步引导学生朗读出课文末尾散句部分的余味。了解骈文、读好课文之后,教师以“你觉得课文在写什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对景物之美的描写,并提示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对课文40个字的景物描写中的选词炼句的聚焦,读出陶弘景笔下的“山川之美明确任务之后,教师出示对“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下水示范,以“先写出对语句整体感觉的赏析,再品析动词入见的运用之妙与表达之美”让学生了解如何撰写赏析文字,再提供“紧扣字词句,可以从静物与动物的情态、特征及描写的角度
9、等等方面加以品析”的写作提示让学生对剩余的32个字进行赏析。学生完成练笔之后,先在小组内互学,随后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时,教师依据学生发言随机点拨,带着学生一同品赏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中的水与色、“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中的“颓”之拟人手法与“麟”之对鱼的诗意概括、“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动与静与“乱”中的生机活力,“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中对四季美景的描画。经过上述环节的品赏,学生对陶弘景的“文字之美”与他笔下的“山川之美”已经有了深入而具体的认识。于是,教师以陶弘景答梁武帝的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让学生感受他对山川之美的偏爱一一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接着,教师
10、点明陶弘景在文中将如此的山中生活和如此的隐居环境比作“仙都”,与“欲界”作对比,让学生轮流交流世俗的欲界中有什么。回答的学生纷纷从“繁忙”“压迫”“人心”的角度解读“欲界”,以此与他们眼中充满快乐、自由、愉悦、轻松、美景的“仙都”形成鲜明的对比。读出“欲界”与“仙都”之不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尾的散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先结合注释,简述句意,再通过对谢灵运的了解,感受这句话中包含的情感:谢灵运(公元385433),晋时袭封康乐公,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恃才傲物,受权贵排挤。好游山水,长于赋诗,善摹美景,开创的山水诗语言工整精炼,境界清新自然。通过陶弘景在字里行间将自己与谢灵
11、运并论、引谢灵运为知己的态度,学生继续聚焦“未复”二字,从自豪、惋惜、孤独中读懂了陶弘景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感。接着,教师出示谢征与陶弘景的资料,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发现,陶弘景与谢征二人,不仅年纪相差大,人生际遇也迥然不同,读懂陶弘景“前不见古人,同代无知音”的慨叹,并在“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之前,冠上“哈哈”和“唉”,读出陶弘景心中的复杂情绪:谢征(公元500536年),出身名门,深得梁武帝倚重。“年位尚轻,而任遇已重”。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自号华阳隐居,梁时隐居茅山,武帝礼聘不出。行课至此,学生对于陶弘景对山中岁月的偏爱的理解已经呼之欲出。于是,教师组织学生稍作交流之后,出
12、示宗白华对“魏晋风度”的论述,进一步让学生读懂答谢中书书创作的时代背景:汉末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精神上却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与热情的时代。魏晋名士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美,把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课到最后,教师先结合板书,点明像陶弘景这样,因为在“欲界”之中不得志,转而将政治理想的绝望转向去“仙都”中寻求寄托的做法,便是鲁迅先生所说的“魏晋风度”,再小结本课“联系旧知,体会骈文之美”“读懂写景之妙”“感受魏晋名士风度”的学法,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背诵美文,二是发挥想象,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篇白话散文。三、观课有感大概是在2019
13、年,在一次小初衔接的联合教研活动上中,我与区初中语文教研员陈老师曾有一面之缘。评课环节,我在台下,陈老师在台上,她举手投足间的书卷气和她对绘本举龟的热忱推荐,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大概是在统编教材颁行之初,作为区域教研员的陈老师所上的一节“下水课”。整堂课的教学紧扣单元主题与课后习题展开,板块设计清晰,交流过程流畅,具体而言,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揭题导入,解读课题”,二是“了解文体,熟读课文”,三是“聚焦美景,品赏字词”,四是“补充资料,读懂情感”。在这节课上,教师既注重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又关注文言课文学法的指导,还及时通过各种补充资料的勾连,带给学生文学阅读与欣赏的体验,让
14、学生在有梯度的教学中拾级而上,将文言内外的“山川之美”,尽数捧回。文言基础知识的落实,既是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必经之路,又是学生在课外自主阅读同类作品的坚实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年版)指出,学生在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时,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注重积累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特别注重在引导学生“朗读并背诵课文”的同时,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随机积累相应的文言基础知识与文学文化常识。例如,在指导学生读好课题的停顿时,教师让学生借助直觉,联系旧知,在读出停顿的同时,思考如是停顿的理由,知道课题中的“书”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书”相同,均指书信。接着,进一步借助教师提
15、供的资料,联系杜甫又称杜工部的旧知,了解“谢中书”之“中书”是何官职及古人以官职代人名的文化常识。又如,在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时,教师及时播放微课,让学生在了解骈文特点、发展史及其利弊的同时,在微课的提示下,读出课文中骈句与散句的区别。文言课文学法的指导,能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性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上,对所使用的学习方法进行理性的反思与提炼,成为意识,形成能力。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让学生在积累、感悟的同时,习得方法,学会运用。例如,研读课题结束,教师及时根据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小结出“先凭直觉朗读,再联系诫子书、古人以官职代人名等旧知”读懂课题的方法。又如,再借助微课教给学生读好骈散结合的课文之后,教师进一步依据学生齐读时的表现,指名一生示范如何将文末散句“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