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平均数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要培养学生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重要途径就是在教学中着力展示统计的广泛应用。而应用的前提是对统计量本身的深度理解和对简单数据的分析、运算。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选拔运动员为切入点,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体会平均数的特点,探索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同时尽可能多的提供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素材,让学生感受平均数应用的广泛,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抽象概念的生成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有用的数学,是本节课想表达的
2、基本理念。平均数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除法和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对于平均数的算法并不是难题,所以,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特点作为教学的重点。通过创设的学习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感受新知的生成过程,让平均数的概念逐渐清晰。新授课部分以选拔运动员代表为线索,层层深入,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一个情景,三个材料
3、,三个生活中的例子,三道闯关练习,层层深入,思路清晰,将平均数的概念、特征一一呈现,将平均数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认识了平均数,他们感到平均数就在身边。当然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仔细想想,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本节课本来是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但是录课时学生已经学过了这一单元,只能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学习。从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来看,平均数的计算也并不是问题,但对平均数的含义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特别是在“说平均数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数? ”这一环节学生的表达过于原生态,把平均数的虚拟性说成了 “不准确”,还有对平均数的认识还停留在计算方法上,如果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平均数,教学设计上还学要完善改进。另外对于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本节课体现的还不充分,在“读一读”环节,大部分学生还不能准确的从统计的角度说出平均数的意义,老师的引导还不够到位。总之,一节课下来,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语言的规范简洁,教学环节的把握,感觉进步很大。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相信自己能在一次次的磨砺中能汲取更多的营养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