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42601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业务基本知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气象业务基本知识一、常用缩写及相关概念CM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or 中国气象局NMC: National Meteorological Center 国家气象中心IPA/LASG: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IAP)CAMS: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CCOS: China Climate Observe System中国气候观测系统,相应GCOS为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AW: Global Atmosphere Watch 全球大气观测计划IPCC: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f Cl ima

2、te Change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小组),由世界气象组织(WM0)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联合成立。IGBP: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IAMA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Sciences 国际气象学和大气科学协会(科学大会2005年在北京召开,由LASG承办)CLIVA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气候多变性和可预报性(计划)GEWEX: Globe Energy and Water Cycle Experiment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试

3、验研究计划Ncep/Ncar/Ucar: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ationa1 Center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University Corporation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美国大学大气研究联合会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or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SA: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

4、ation 美国宇航局ECMW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 Range Weather Forecasting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T213L31:国家气象中心现业务运行的全球中期数值预报模式,模式为谱模式,“T”是“Triangle”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三角形截波”的意思,而数字213是指截波数,指213以上的短波全部截掉,L31为层次。Hlafs:高分辨率有限区域数值预报系统(国家气象中心)MM5: Mesoscale model 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第五版。ENSO: 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MJO: M

5、adden-Julian Oscillation 大气季节内振荡SCSM: South China Sea Monsoon 南海季风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I:工程引文检索3DVAR:三维变分同化技术一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技术的一种。Micaps:新一代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FCCC: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国际谈判WCR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IHD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CEOS:卫星对地观测委员会全球信息系统中心(GISC)土地利用覆盖与变化(LUCC)科学计划国际道路天气常设委员会(SIRWEC)道路天气信息系统(RWIS)综合地

6、球观测特别工作组(GEO)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中心C)国家气候中心(NCC)北京气候中心(BCC)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气候中心(RCC)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ICSU)THORPEX:GTS:DIVERSITA:GEO:UCAR:TRI:FRONTIER:APCN:3s技术: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有机地结合。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

7、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一款中,将“气候变化”定义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观察,在自然气候变化之外由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改变全球大气组成所导致的气候改变J 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归因于自然原因的“气候变率”区分开来。气候系统(Climate System):气候系统是一个高度夏杂的系统,它有5个主要组成部分: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而和生物圈,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气候系统的演变进程受到其自身动力学规律的影响,也受到外部驱动力(如火山喷发、太阳变化)以及由人类引

8、起的驱动(如对大气的组成及土地利用的改变)的影响。IPCC背景材料: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署(UNEP)在1988年共同建立的,包括三个工作组:第一工作组为科学工作组,负责评估可获得的气候变化的科学佶息;第二工作组为影响工作组,负责评估气候变化产生的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第三工作组为响应对策工作组,负责制订有关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响应策略(后来第二、第三工作组的职责有所调整,分别负责评估影响与对策,和气候变化的社会经济方而)。这三个工作组在1PCC的指导下分头进行工作,其主要目的旨在获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以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方面的科学和社会经济信息,以

9、综合、客观、开放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科学评估,并根据需求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成员国会议(COP)提供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建议。TPCC是一个政府间科学技术机构,所有联合国成员国和世界气象组织会员的国家都是IPCC的成员,可以参加IPCC及其各工作组的活动和会议。自1990年起,IPCC已经组织编写出版了一系列评估报告、特别报告、技术报告和指南等(见附表),对各国政府和科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已经成为气候变化领域的标准参考著作,被决策者、科学家和其他专家广泛使用。其中,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的基础;第二次评估报告为系统阐述气候公约第二条“气候变化框

10、架公约的最终目标为: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0这一水平应当在足以使生态系统能够自然地适应气候变化、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发展能够可持续地进行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第三次评估报告将继续为制定气候变化政策以满足气候公约的目标提供客观的科学信息,从而推动公约的进程。上述报告分别于1 9 9 0年、1 9 9 5年和2 0 0 1年完成,正在开始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编写。常用降水量级:站点降雨量等级12小时降雨量值/ (mm)24小时降雨量值/ (mm)小雨0. 1 4. 90. 1 -9. 9中雨5.014.910. 0- 24. 9大雨15

11、.29. 925. 0-, 49. 9暴雨30. 0-69.950. 0-“99.9大暴雨70. 0-140. 0100. 0-, 250. 0特大暴雨140.0250.0大气科学领域两院院士(17人上科学院院士-叶笃正、秦大河、陶诗言、曾庆存、丑纪范、周秀骥、黄荣辉、吴国雄、李崇银、符淙斌、赵柏林、巢纪平、伍荣生,工程院院士-陈联寿、李泽椿、许健民(统计可能有偏差)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雷雨大风、大风、沙尘暴、冰雹、雪灾、道路结冰等十一类。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IV, HI, II, I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同

12、时以中英文标识,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根据不同的灾种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灾种的预警分级及标准。请至 http: /weather, shangdu. com/zaihai. htm 查阅具体标准。中国气象局令:2004年8月9日,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签署第7号令,发布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自2004年10月1日起施行。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是继气象行政处罚办法1号令、气象行政复议办法2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3号令、气象资料共享管理办法4号令、施放气球管理办法5号令、气象预报发布与刊播管理办法6号令后,又一部与气象法配套的部门规章。也是迄今为止中国气象局发布的第7

13、部部门规章。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共二十八条,分别对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责任和义务、保护的主要内容、保护的范围和标准、法律责任等内容作出规范。它的颁布实施,对于贯彻实施气象法,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和气象探测工作正常、稳定、可靠地运行,不断提高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气象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气象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气象法:共8章(总则、气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气象探测、气象预报与灾害性天气警报、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责任、附则)45条。1999年10月31日通过,2000年1月1日起施行。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

14、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气象探测: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对大气和近地层的大气物理过程、现象及其化学性质等进行的系统观察和测量。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气象灾害:是指台风、暴雨(雪)、寒潮、大风(沙尘暴)、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和大雾等所造成的灾害。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雹、消雨、消雾、防霜等目的的活动。三大战略:“科技兴气象”、“拓展领域”和“人才强局”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发

15、展战略分为五章:形势分析、总体战略、战略任务、能力建设、战略措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占70%以上。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使农田受灾面积达3400万公顷(5亿多亩),受干旱、暴雨、洪涝和热带风暴等重大灾害影响的人口约达6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3%-6%。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的绝对值越来越大。1995年以来,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超过1000亿元,1998年高达2998亿元。如果考虑到气象灾害引发的生态、环境、地质等继发性灾害,则经济损失更为严重。自工业化以来,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明显增加。2000年末,二氧化碳浓度已达到368ppmv(百万分之一体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