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教师开展“双减”的内驱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激活教师开展“双减”的内驱力.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激活教师开展“双减”的内驱力“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为学生“松绑”,学生作业因分层而负担减轻,学习活动因课后服务而内容更加丰富,但随之而来的是教师工作时间变长,工作量增加,教师设计作业的要求提高,对教师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能力提出挑战,教师的教育教学压力增大,高压下的教师很难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那如何提升教师素养,缓解一线教师压力,让教师游刃有余地做好“双减”工作呢?一、政策引路,做好导向。“双减”打破了 “唯分数”论,取消了各种竞赛性考试,那如何全面考评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客观公正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缺乏统一的、社会普遍认可的评价机制,都是各校自行制定,想怎样考就怎样考,想采取怎样的评价
2、方式就采取怎样的评价方式,老师难操作,社会难认同,缺乏统一的政策性引导。作为教育管理部门,应结合“双减”政策,制定相对应的学生学习效果考评机制,督促学习效果;制定教师考评机制,保障教学效果。二、资源共享,缩小差距。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和“课后服务视频资源库”,实现教师之间、校际之间资源共享。在“双减”过程中,不乏涌现出一些优秀教师、优秀学校走得快,设计作业精准、灵活,实效性强,可以区县为单位,建立“优质作业资源库”,为走得慢的老师提供范例。课后服务对老师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课后服务时间,不仅仅要进行作业辅导,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学生特长的重任,但大多数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兴趣特长
3、的能力。建立“课后服务视频资源库”,集书法、科技、美术、舞蹈、器乐、武术、棋艺、手工制作等多项目、多类别视频,供课后服务老师使用,使课后服务内容更加丰富。三、精准培训,提升素养。在“双减过程”中,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对单元作业设计、跨学科作业设计还很茫然,缺乏实操性指导;在课后服务学生兴趣特长培养方面,缺乏专业的指导能力。作为省市级教育部门,应在国家、省域内外寻找资源,聘请专家名师对教师进行精准培训,解答在“双减”过程中的困惑或问题。四、多元评价,优化考核。常说教育的活是良心活,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建构、能力素养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成效很难直观评价。因此对教师
4、的评价应更注重对其教育教学过程的全面评价,作为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应注重过程性考核,把对学生身心健康、兴趣特长、意志品质、素养能力的提升与教师考核挂钩,制定完善、具体、可操作、社会统一认可的评价标准。五、完善保障,提升待遇。“双减”无疑增加了教师工作时长,增加了教师工作量。相对而言,对教师额外的付出劳动应给予相应的报酬。尤其近年来进城务工人员急剧增加,城市学校班级多,班额大,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辅导工作量大,课后服务学生人数多,相比农村学校班级学生数量出现个位数,教育发展极不均衡。因此,作为市、区、县教育局要统筹协调,根据一线师参与“双减”工作量及成果加大奖励力度,同时,将“双减”工作与绩效考核、职称评定挂钩,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双减”的热情与动力,创造性地开展“双减”工作。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上下一心,多措并举,激发调动一线教师的内驱力,提高教师的执行力,保障教师的权益性,以达成“双减”的最好成效一一自行消失,学生、老师、家长遵循教育与成长的规律;学校、家庭、社会家庭各归其位,构建起育人的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