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浅析陆羽与江西茶之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文化浅析陆羽与江西茶之缘.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浅析陆羽与江西茶之缘北宋诗人梅尧臣有诗云:“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是我国茶文化史上首位详细撰写茶事的文人,被世人尊为“茶圣”。他对茶叶有着浓厚的兴趣,擅长煮茶品茗,撰写茶经一书。陆羽茶经是中国文学史、茶文学史、茶文化史上一部最有名的著作。陆羽为了解当时全国各个产茶区茶树栽培状况和加工技术,曾长期到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在这其中,陆羽不光研究茶,也研究水对茶的影响,同时首次提出饮茶需用饮茶专属器具,而不是将食器、酒器、茶器混为一谈。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前人文献的阅读分析不难看出,陆羽为探访江西茶,曾到多次主动或因好友邀请来到江西江州(今九江市)、洪州(今南昌市)、信州(今上饶市)、歙州(
2、今婺源县)等地,考察当地茶叶生长环境、制茶方式、饮茶风俗,名泉名窑。一、陆羽与江西茶区之缘陆羽茶经八之出:“歙州(茶)生婺源山谷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1这里所说的“歙州”,就是今江西上饶婺源。据江西名胜志记载:“陆羽宅,在上饶北五里。”上饶县志中也有记载:“信州北二三里有山,唐陆羽曾隐此,环植茶数亩,后因名茶山。”而鄂州指今湖北武昌,袁州指江西宜春,吉州指江西吉安。虽不知陆羽当时是否对江西各茶区的茶叶生产有所指导,但可以看出,陆羽在当时走访了江西唐代茶区婺源、袁州、吉州等地。但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唐代江西茶区并不全面。例如江州(今九江)的庐山茶始于东汉时期,白居易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夜
3、浮梁买茶去”中提到的浮梁,也是当时江西重要的产茶地区。因此,在陆羽茶经问世前后,江西的茶区并不只有书中提到的婺源、袁州、吉州,江州、浮梁等地也产茶。到了唐代晚期,江西茶叶发展更甚,有袁州、吉州、洪州、江州、饶州、信州、虔州(赣州)等七州辖40余县产茶,如洪州西山白露、袁州界桥茶等。2如今,江西茶有著名的“四绿一红”:狗牯脑绿茶、婺源绿茶、庐山云雾茶绿茶、浮梁茶绿茶和宁红茶(红茶)。狗牯脑绿茶产于吉安遂川,婺源绿茶产于上饶婺源,庐山云雾茶产于九江庐山,浮梁茶绿茶产于景德镇,宁红茶产于九江修水、武宁一带。在这“四绿一红”中,就有当时陆羽茶经中所记载的婺源绿茶、吉州茶。据说,陆羽来江西后,曾在江州境
4、内彭泽县小住一年多,于此处浮舟西上,可游览庐山,南行不远就是饶州茶区,东去可攀九华、阳陵、黄山诸峰,过江北上可登潜山、礼天柱3。刘长卿送陆羽之茅山寄李延陵中写到:“新家彭泽县,旧国穆陵关。处处逃名姓,无名亦是闲。”诗中提到的彭泽就在江州境内。彭泽处于赣州北部,临近长江,水路发达,去往庐山、上饶、安徽等地十分方便。由此可推测,陆羽也应到过江州庐山,品过庐山茶。二、陆羽与江西茶具之缘前文提到,陆羽在茶经中首次提出,饮茶需用专属的饮茶器具,这一理论的提出,大大促进了唐代烧瓷技艺和瓷器经济的发展。据说,在陆羽茶经问世后,有些瓷窑在卖出数十件茶具时,赠送一尊瓷质茶神陆羽像。人们将茶神像供奉在茶叶店里茶灶
5、之侧,用茶汤对瓷像浇之,以求保佑生意兴隆。江西通志中记载:“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拜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寓居信城北三里,自号东冈子性。嗜茶,循居多植茶,因号茶山,御史萧瑜领洪州,自信州移至洪州玉芝观,尝至庐山。在洪州瑜喜与唱和成秩。”陆羽曾受好友的邀请,从信州搬迁至洪州玉芝观小住了一段时间,而当时洪州是江西重要的产瓷地区之一。据江西陶考古资料表明,丰城县的洪州窑、赣州市的七里镇窑、吉安县的吉州窑,以及景德镇窑等,都是著名的产瓷窑场,生产了大量的茶具4。其中,丰城县洪洲窑是唐代六大青瓷名窑之一。但陆羽认为,江西丰城洪州窑与安徽淮南寿州窑所产的茶碗,在唐代六大青瓷名窑
6、中排名最后,最好的是越州青瓷。茶经四之器中记载:“(茶)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1茶碗的颜色关系到茶汤的颜色,而茶汤的颜色是判断茶的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陆羽认为,茶碗内壁为青色能够衬托茶的白红之色,白色使得茶汤泛红色,黄色使得茶汤泛紫色。而洪州瓷釉色多为褐色,胎色较深,衬得茶汤泛黑,对品鉴茶不利。“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1同时,陆羽认为洪州窑生产的馥,也就是唐代煎茶时用于煮水的器具,因瓷器不够坚实,难以长期使用。“馥,以生铁为之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
7、难可持久。”1但需厘清的是,陆羽认为,与其他瓷窑烧制的茶碗和用其他材料制作的短相比较而言,洪洲窑所烧制的茶碗和短相对不符合当时饮茶茶具的标准和要求,而非陆羽认为洪州窑烧制的瓷器不好。三、陆羽与江西泉水之缘对于饮茶的水,陆羽十分讲究,他认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1,推崇煎茶时使用山上的山泉水。他认为:“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1即使是山水,陆羽认为从山间乳石间缓慢流淌下来的是好水,而湍急的瀑布不可食用,久食可能会产生疾病。陆羽在走访各大茶区期间,也探访了唐代当时的各个名泉,并根据泉水特色和是否适宜泡茶,选出十大名泉并进行排序,分别是谷帘泉,惠山石泉,兰溪石下水
8、,陆羽泉,大明寺泉,招隐泉,白乳泉,洪崖瀑布,淮水源,龙池水。对于十大名泉的排序,尤其是排名第一的庐山康王谷水帘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十大名泉的排序和“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的说法确实为陆羽所言,另一种则认为这是张又新煎茶水记托名陆羽对名泉排序。唐代张又新在煎茶水记一书中写到,他在荐福寺楚僧囊中发现一篇煮茶记。此文记载,在唐代宗时期,陆羽为李季卿评论天下宜茶之水,他将水分为二十等,其中“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就这两种观点而言,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但无疑的是,庐山康王谷泉水在当时确实很受人们的欢迎,认为用此泉水可以泡出好茶。同时在十大名泉中,陆羽泉、招隐泉、洪崖瀑布也是江西名泉,分别位于上
9、饶广教寺、九江庐山、南昌洪崖丹井。但实际上,江西适合种茶、制茶、煎茶、饮茶的宜茶之泉并不只有前文提到的四大名泉,例如,抚州的试茗泉、宜春的宜春泉、吉安的金牛泉等,都是适宜煎茶饮茶的泉水。四、结论陆羽茶经是茶文化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尽管其中对江西茶叶、江西茶具等江西与茶相关的内容提及不多,评价不算太好,但这是在唐代当时其他重要茶区和煎茶的饮茶方式相比较之下作出的评价。陆羽茶经中对江西地区的记载,无疑是对江西的茶叶和瓷器的宣传。从唐代中晚期至今,江西茶的发展越来越好,茶区逐渐增多,如九江地区除庐山之外,如今各县均产茶,也有自己的代表茶品,例如修水双井、宁红、彭泽大别山白茶等等。同时洪洲窑、吉州窑和景德镇窑等窑厂的发展也越来越好,例如以青花瓷为主要产品的景德镇窑,如今已成为“中国瓷都”。总而言之,陆羽对江西茶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便是陆羽与江西的“缘”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