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工业园区(小区)1:1000、1:5000地形图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工业园区(小区)1:1000、1:5000地形图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工业园区(小区)1:5000、1:1000地形图测量工程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承担单位:审批意见:编写者:审批人:工程师:日期:年月日L测绘任务概述2 .测区范围和地理概况3 .测区资料情况3.1、控制资料3 .2、图纸资料4 .作业依据5 .技术要求、成图规格、范围和成图精度3333445.1、技术要求5.2、成图范围、规格5.3、成图精度6.控制网选点、布设56. 1基础控制网布设原则和设计57. 2Gps选点、埋石和编号57基础控制测量68. 1GPS外业测量67.2Gps观测数据处理88基础控制高程测量10地形图测绘9.9.9.9.2345测量控制点道路管线垣栅水系11.121.139.
2、6地貌与土质139.7植被139.8名称注记1410内业数据编辑1711质量保障控制1911.1质量控制程序1911.2质量控制内容1912检查验收2013测绘成果资料提交1 .测绘任务概述为满足规划设计院对对经济技术园区工业园的规划和设计的需要,我院受园区甲方的委托承担了园区的1:5000、1:1000地形图测绘工程项目。测区面积约为1:5000地形图20平方公里,1:1000地形图15平方公里。我院拟采用工程测量方法来完成该项目。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任务,规范和指导生产,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2 .测区范围和地理概况本测区位于市园区北部和县镇。处于盆地中央,西起云西铁路,东至镇行政边界,南起旧2
3、25公路,北至镇上村。测区以平地为主,丘陵地为辅,地势西低东高。3 .测区资料情况3.1、 控制资料测区控制资料主要有四平省测绘资料档案馆提供的市的国家级控制点和水准点,作为基础控制测量的已知点。3. 2、图纸资料测区内有甲方03年四平省基础地理信息院编制的1:10000市基础测绘地形图,该图作为测区编制生产计划、技术设计及组织实施计划用图。4.作业依据4.1、 GB50026-甲方07工程测量规范;4.2、 GB/T甲方257.1-甲方071:500、1:1000、1:甲方00地形图图式;4. 3、GB/T甲方257.2-甲方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4. 4、GB/T13
4、989-19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4. 5、GB/T18314-甲方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4. 6、GB/T18316-甲方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4. 7、经审批的本设计书。5.技术要求、成图规格、范和成图精度5. 3技术要求 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1。 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5.2、成图范规格 1:1000地形图:西至镇北村,东至镇行政边界,南起旧225公路,北至新225国道。成图面积5平方公里。 1:5000地形图:西起云西铁路,东至镇行政边界,南起旧225公路,北至镇上王村。成图面积20平方公里。 成图比例尺:1
5、:1000、l:5000o 成图规格:1:1000地形图,50厘米X50厘米正方形分幅。 图幅编号:图号一律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连接。5 .3、成图精度 成图精度:按照国家GB50026-甲方07工程测量规范1:1000、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执行。 平面点位中误差:地物点对临近平面控制点的图上点位中误差:平地、丘陵地WL0毫米。 高程注记点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中误差:平地W0.5m、丘陵地W0.7m;等高线对最近野外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平地W1/3等高距、丘陵地W1/2等高距。 基本等高距及高程注记点密度:基本等高为2.5米。高程注记至0.1米。依据地形类
6、别,高程注记点密度在图上每100平方厘米内注8一甲方个,其中铺桩路面上每隔58厘米(图上)应测注一高程点。 地形图符号及注记按GB/T7929T9951:500、1:1000.1:甲方00地形图图式、GB/T甲方257.2-甲方06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规定执行。 质量指标:优良率为8596,合格率达100%。6 .控制网选点、布设根据甲方的要求和测区的实际情况,本测区采用基础控制网为GPS网。6.1 基础控制网布设原则和设计6. 1.1布设四等控制网和五秒控制网,在整个测区内布设13个左右的四等点以及35个左右的五秒点。7. 1.2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均匀布设,点与点间
7、可不通视;但考虑常规测量方法时的应用,每个点至少应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8. 1.3在布网设计中应顾及原有城市测绘成果资料以及各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沿用,对凡符合GPS网布点要求的旧有的控制点,应充分利用其标石。9. 1.4GPS网应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线路形式构成。一般情况应满足闭合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四等W6。非同步观测的GPS基线向量边,应按所设计的图网选定,也可按软件功能自动挑选独立基线构成环路。10. 1.5GPS四等网应与城市山等以上控制点联测,联测点数不少于3个点,且应均匀分布,能够有效控制整个测区。11. 1.6GPS四等网中要均匀选取20个框架点,建
8、立基本框架网。6. 2Gps选点、埋石和编号6.2. 1选点满足的原则 点位的选择应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视野应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甲方0米,并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小于50米; 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接收卫星信号的物体; 交通应便于作业; 应充分利用符合上述要求的旧有控制点及其标石。6. 2.2标石埋设 埋设控制点标石的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件A。 标石应埋设在能较长时期保存且土质坚实区域,如
9、道路旁、田填上等。 当埋设点位遇到石层时,标石高可根据实际情况保持与地面关系,但标石底部与石层应用混凝土浇注。 当埋设点在建筑物上设置标石时,标石应和建筑物顶面牢固连接。标石应于在清除覆盖物后的房顶用混凝土浇注。 在居民区街道上的一级点,可采用刻石、刻槽,深应大于3毫米。中心应镶入长甲方毫米的螺丝钉,规格为甲方X甲方厘米,用红色漆填涂。6. 2.3GPS点的编号基础控制点的点位编号按自然顺序编号,自然顺序号前冠以测区代号和等级编号,四等点的编号为:KF01,KF02,五秒点的编号为IV01、IV02。7. 2.4选点埋石后提交的资料GPS点的点之记;7基础控制测量7.1GPS外业测量平面控制测
10、量:采用GPS静态方法进行测量。7. 1.1使用仪器各等级GPS网的观测应采用双频或单频GPS接收机,接收机标称精度:各等级应优于(标称精度为10mm+5ppm);同步观测接收机数不应少于5台。GPS网测量前,应按GPS检定规程对接收机进行检定。用于GPS测量的通风干湿表、气压表应按GPS规范8.3.1条检验。对天线的圆水准器和光学对中器应在作业过程中经常进行检验和校正。按GPS规范8.4条对接收设备进行维护。按照测区的平均经度、纬度和作业日期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根据该表进行同步观测环图形设计和时段设计,编制出作业计划进度表。7. 1.2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表2、表3)。表2平面
11、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平均边长(公里)a(毫米)b(1X10-6)闭合环或符合路线的边数(条)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四等210W10W101/45000注:当边长小于甲方0米,边长中误差应小于甲方毫米。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表3GPS点的观测要求项目观测方法四等点卫星高度角静态215有效观测卫星数静态24观测时段数(基本点)21.6时间长度(mm)静态280数据采样间隔15PD0P6注:观测时间必须是有效观测时间。8. 1.3GPS作业要求外业数据采集用静态定位作业模式进行。采用网(边)连式布网,保证有足够的多余观测量和重复观测量。观测组应严格按规定的观测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
12、观测;GPS观测点仪器对中精度测量手簿应现场逐行、逐栏认真记录各项数据,不得事后补记或追记。每时段观测应认真量取天线高两次,其互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天线高。天线定向标志线指向正北;天线的圆水准气泡要始终居中;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应在旁使用对讲机;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防止雷击;所有GPS观测原始数据分别以标准RINEX格式在测区复制两套,一套为光盘贮存,一套保存在计算机硬盘中。7. 2Gps观测数据处理8. 2.1基线解算软件:基线处理软件采用随机软件或目前市面上比较成熟的GPS随机解算软件。星历基线解算采用广播星历进行。解算当天采集的数据应立即计算,并根据基线残差分布
13、图的分布情况,对观测质量不佳的数据予以剔除,对产生的周跳进行修复,若基线的Ratio、RDOP和RMS参数不符合质量要求,则该基线应删除。同一时段观测值的数据剔除率应小于10%o对于数据采样率,基线检核不合格的基线应预舍弃,舍弃后的独立环所含的基线数,应在一个控制点至少有两条合格的基线,否则应进行补测或重测、补测重测不得少于一条独立基线。检核0=Va2+(b.d.106)2。一标准差,mm;a一固定误差,mm;b一比例误差系数;d一相邻点间距离,km. 复测基线长度检核dsW2JN。 同步环检核WxW(Jn/5).。Wy(Jn/5).。WzW(Jn/5).oW=Vwl+w,y+w1(V3n/5
14、).。 异步环检核VxW3Jn.。Vy3Vn.。Vz3Vn.。V3J3n.o7. 2.2平差计算8. 2.2.1三维无约束平差为了评估GPS网的整体内部符合精度,必须对整网进行无约束平差。平差以网中央一点的WGS-84系三维坐标作为固定位置基准点起算依据,以全网经粗差分析(环闭合差分析)后的独立基线向量及其协方差阵作为观测量,进行全网无约束平差。其目的是通过粗差分析和方差分量因子分析以剔除粗差,改善基线观测量的方差协方差阵的相互兼容性和实际可靠性,从而提高全网平差精度。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VAx.VAy.VAz)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VAx3。VAyW3。VAzW3。当超限时,可认为该基线或其附近存在粗差基线,应采用软件提供的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基线,直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