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方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施方案为了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向更高层面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持续发展,根据我校安徽省质量提升工程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方案与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实施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举措。按照职业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求,更好体现与社会的衔接,以道德品质、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创新意识为基本内容。以学校评价为主体,融合社会或
2、企业的反馈意见,因校制宜,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学生的实际表现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均衡发展和潜能发展。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力求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从而推进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如下原则:(一)导向性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导向功能,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制度等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发现发展潜能,建立自信;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方法;有利于学校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二)发展性原则。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发现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发展和变化的过
3、程。(H)可行性原则。制定的评价实施方案与方法力求灵活、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和形式化。(四)全面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同时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评价依据1评价标准的多元性。不同个体在智能方面拥有的量各不相同,操作方式各不相同,固此,对学生评价的尺度可采用多元化。2 .评价的目的应该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传统评价中,学生要尽力在他们可能并不擅长的学业领域中适应评价的要求,从而不能发展自己的优势。新的评价标准的目的则在于通过识别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为学生提供发展自己优势智能
4、领域的机会。3 .评价的来源应该是学生的活动。只有在学生的活动中,在问题情境或实践操作中,才会有某种职能的体现。所以,评价应立足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扩展学习内容,开拓与多元智能结构相匹配的各种活动。4 .评价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评价在于给学生找到并提供成功的支撑,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对学生的评价,要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协调地发展自己,尽可能使自己在多方面得到发展。学生的智力发展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为此,我们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5 .评价的方式尽量采用活动法。单一的笔试很难测得学生的多元智能,而
5、档案袋和活动法则能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记录和观察学生的表现。三、评价指标本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包括思想品德成绩、文化基础课及专业理论课成绩、专业技能成绩三个方面。各项成绩分别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四个等级进行评价。四、评价形式考核可采取考试、考查、技术等级鉴定等方式,要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根据各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具体要求,考试可分别采取闭卷和开卷笔试、口试、实际操作、案例分析、成果演示等形式。(一)考核分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1 .形成性考核即学习态度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对待学习的精神表现。包括课堂纪律考核、平时作业考核、平时检测考核等
6、三个方面,占学期成绩的40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要有较完整、客观的记录,作为学生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各课程任课教师根据考核细则,对所教班级学生实行考核。2 .终结性考核指每期一次的期末考试(含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占学期成绩的60双(二)形成性考核细则1 .课堂表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制度对每个学生在课上的表现(学生的出勤、听讲状态、违纪情况等)如实记载,并给予适当加减分。(1)分值标准满分为15分,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1513分,良129分,中86分,差5-0分。(2)评价标准按是否认真执行以下课堂纪律要求的具体情况评定分值等级。A上课专心听讲B服从教师管理C认真做好
7、听课笔记D不影响其他同学上课E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随便进出教室、实训场所或体育场地等,有事先请假F上课不睡觉、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2 .平时作业由任课教师根据本课程特点,对学生作业的数量、质量等如实记载,按评价标准打分。(1)分值标准满分为10分,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优109分,良8-7分,中6-4分,差3-0分。(2)评价标准每月每次全部交齐且完成质量好为优,其余等级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学生所交作业次数及完成质量综合评定。3.平时测验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等所有课程每期至少进行两次平时测验,学期平时测验成绩取每次平时测验成绩的平均分。(1)分值标准满分为15分,分优、良
8、、中、差四个等级;优1513分,良12-9分,中8-6分,差5-0分。(2)评价标准教师按自行测验评分标准制定。注:平时测验试卷交专业组存档备查。(H)学期成绩评定学期课程成绩由该生学期形成性考核成绩和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总分为100分。即:1文化理论课课程学期成绩=学期形成性考核成绩+课程终结性考核成绩X60%。(课程卷面分值IOO分)2.专业技能课课程学期成绩=学期形成性考核成绩+专业理论成绩(分值100分)20%+专业技能成绩(分值100分)X40%五、评价办法(一)思想品德考评班主任以学生诚信、责任感、班校活动、纪律性、协作性、吃苦耐劳精神等日常表现为主要考核点,按A、B、C
9、、D四个等级,分别按班级人数20%、30%、40%、10%的比例进行评价,每学期期末评价一次。(说明:有重大违犯校纪校规学生,思想品德直接定为D;受学校处分者不能评为A;违犯校纪校规被处分的学生,经本人努力,经学校批准取消处分者,从取消处分的下学期开始,按正常学生考核。(二)理论水平考评学业水平考核根据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学期学科成绩进行评价,任课教师根据学期课程成绩,结合学生日常表现,分别按班级人数20%、30%、40%、10%的比例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每学期末评价一次。(H)专业技能考评技能考核根据专业技能课学科学期成绩进行评价,任课教师每学期开学前制定技能考核标准,经学校审定后执
10、行,学期末根据专业技能课课程学期成绩分别按班级人数20%、30%、40%、10%的比例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每学期期末综合评价一次。专业选修和专业素质课、职业素养课以考查为主,能力检测作为考查的重点。可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进行评价。(四)学业考核综合评价每学期末由班主任负责填报学生综合评价表,评价结果做为对学生择优推荐就业和学生毕业的依据。学校根据每学年的综合评定对于不达标的学生按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学生管理办法给予告诫、留级、劝退、推迟就业、缓发毕业证、不发毕业证等相应处理。具体措施如下:1 .每学期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优评先活动,必须把学生学业
11、考核综合评价结果做为重要依据,好中选优。2 .对于一个学期中所有课程的总评,如果有一半(含一半)课程考试不及格,对其进行专门谈话教育,并提出相应警告;如果所有课程总评都不及格,报送教务科按学校制度处理。3 .对于某些课程或某项技能不达标的学生给予一次补测机会,在一学年内经补考后累计仍有三科不达标的学生要留级。4 .在一学年内经补考后累计仍有四科以上(含四科)不达标的学生报送教务科劝其退学。5 .对于毕业班学生或达到推荐就业时限的学生,专业组根据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排名,并根据综合考核成绩择优推荐就业。6 .如果毕业班学生经补考后累计仍有一至三科不达标,缓发毕业证,待集中补考全部合格后方能发放毕业证。7 .如果毕业班学生或达到推荐就业时限的学生,经补考后累计仍有四科以上(含四科)不达标,不负责推荐就业,不发毕业证(只发肄业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