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稿弃老取幼家之不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稿弃老取幼家之不祥.docx(1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校长家庭教育培训讲座稿弃老取幼,家之不祥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经常记着这两句话,并经常想想这两句话的内涵,你就会掂出“家长”两个字的重量。家庭,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细胞,是一个国家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繁衍生息,个体家庭的传宗接代,是国家兴旺发达繁荣富强的前提。明白这一点,才能谈宇宙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否则,一切都没有意义。家长,是个严肃的字眼,每每想起都觉得沉甸甸的。但也是伟大的,他是最小“国”的“国王”。家长的责任重大,家庭建设、家风营造,老一辈的瞻养,子女的生养教育,家庭的内政外交,家庭的社会义务,家庭的政治倾向、经济收支、文化建设、社会矛盾等等,都是家长时时要考虑的。家长对
2、家庭的认识,对一个家庭的前途起决定作用。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什么呢?不是你家庭经济上有多富裕,不是家庭成员地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这些都只是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一个家庭的家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教育好子女,这是家庭的重中之重。国家的缔造者、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仁人志士等都是从家庭走出来的,那些卖国贼、汉奸、流氓、士匪、违法乱纪者也是从家庭走出来的。想想这些,我们是否觉得“家长”“人之父母”这些称呼沉重呢?既然我们来到社会上,当了人之父母,当了家长,这个责任就必须得负。我作为终生从事学校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每每同朋友谈及家庭状况,都有“堪叹人生情不尽,教子养女多遗憾”的感慨。一
3、个朋友,两儿一女,都有房有车,日子过得很红火,但每每提及子女,他总唉声叹气:“几个人都沾了政策的光,凭自己的小聪明弄了点钱,日子过得可以,但德行不怎么样,做事方式让人提心吊胆,说话简单粗暴,不讲礼貌,不讲尊卑,在社会上惹了很多事,一提起他们我都觉得丢脸,我们老俩口没法和他们一起生活。但总归是自己的子女,只有自己忍受,后悔自己没把他们教育好。”我一个学生经常给我诉说:“养了一儿一女,日子没有安宁过。从小上学,成绩上不去,表现也不好,我经常被老师传唤。高中没上完就出去打工,后来都结婚生子,但时间不长,女子离了婚,儿子也离了婚。现在一个孙子,一个外孙女,都放在我们跟前,问题一大堆。别人子女成气,儿孝
4、女亲,高高兴兴享受天伦之乐,我们后面的日子咋过,想都不敢想。”还有社会上的抑郁症学生越来越多,不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根源大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父母离异,隔代教育,简单粗暴,父母的言行不检点,使学生没有健康的、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年丧子给家庭蒙上了永久的阴影。近几年,听闻了几起父亲杀死儿子的案件。办案人员调查案情时,群众还赞杨父亲是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父亲杀儿子,是痛心的无奈之举,听别人赞扬,心里更是悲痛至极。以上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惨痛教训。家庭的痛苦事不少,但子女的教育失败,才是永远抹不掉的锥心之痛。谁不想把孩子教育好呢?谁没有在教育孩子上下功夫呢?可以说,每个家长都为教育孩子操碎了心,受尽了
5、累。现在的家长,大都是知识分子,学历也不低,都在思考和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关孩子教育方面的专家演讲听了不少,有关孩子教育的图书资料也看了不少,也经常和学校老师对孩子表现沟通探讨,不断思考自己孩子各方面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说是挖空心思,弹精竭虑。但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家教很是苦恼,为什么动机和效果距离这么大?付出和收获咋这样不成正比?有的说,我从怀孕开始就注意用音乐等手段进行胎教,辛辛苦苦十几年,孩子的表现咋这么不理想?有个家长垂头丧气地说,我时时都注意教育方法,经常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人的道理讲了千遍万遍,成才的事例举了不少,但孩子不但没听进去,还成了抑郁症,这叫人咋办?这么多的忧虑总
6、是有原因的。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并不是说你从怀孕就注意了,就是有远虑了。这里的远虑,是指对孩子培养的根本性重大问题的认识。只有对教育孩子这一课题认识正确了,才不至于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错误,也才能少走弯路,才有好的效果。在世界范围内,都主张竞争性教育从高中开始。而我们大部分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把孩子送进激烈竞争的队伍中,所谓“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唤起了所有家长的积极行动。这一口号从字面上说是没有问题的,但家长应该明白,一个孩子十五岁前,主要任务是长成强健身体,陶冶良好性格,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基础性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人的一生,
7、是知识决定命运,还是性格决定命运?事实证明,前者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人一生的成败,除了健康身体这个前提外,品德性情是关键。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这是世之真理。所以这一阶段的重点不是成天去拼知识,把孩子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特长培训班,校外辅导班,一对一辅导,家长把钱投资了,孩子不在学校的时间有人管了,家长认为出了钱,尽了心,对得起孩子了。但没有想到这些一天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被各种学习折腾得疲惫不堪,虽争得一时的好成绩,但到了竞争性学习的阶段,智力枯萎,缺乏激情,缺少创造力,有些身心健康都有了问题,适应不了紧张的竞争性学习。很多学生的体能严重不合格,有的半个小时的升旗仪式都坚持不下来。学校
8、的运动会,运动强度大一点的项目无人报,跑几步路都可能骨折,运动水平一天天低下。很多学校领导把体育课当作不安全因素考虑,对体育教师提出限制性要求,只怕有一点事,家长到学校要说法,学校承担无限责任。家长们,请你们想一想,孩子们长这么大,你是否天天想过孩子的体能训练?是否经常陪孩子做健身运动?教育家魏书生的孩子上中学,每天最少坚持长跑四千米,他只要在,一定陪孩子跑完四千米。我们的孩子只要能坚持每天跑完四千米,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少年强则国强,孩子强则家道有望。最近看了一些有关日本幼儿园的视频,一队一队的幼儿生龙活虎,在鞍马上,好象专业运动员在进行训练,一队幼儿几十次平起平落的俯卧撑动作令人感叹。这
9、些幼儿的体能咋这么好?是怎样训练出来的?他们不是选出来的表演队,而是整个幼儿园的正常活动。我问我们的幼儿园园长是否也有这样的课程,她说,这样的器材我们就不敢用,一旦在训练过程中出现什么闪失,上级会以“安全第一”来问责,降低单位的评估成绩。家长会到单位追究无限责任,要经济赔偿,弄得学校狼狈不堪。由此我想到一九九五年,我以教育局长的身份,随洋县人民政府代表团到日本参观访问。在佐渡岛的一个初中学校,有一个镜头令代表团所有人深入思考。在一个自然草坪的外操场上,一班学生在叠罗汉,这是体操、杂技项目。活动中途,由于重心失衡,上面的学生全部摔了下来。操场上满是石子,两个学生胳膊血淋淋的,我们都紧张了起来。奇
10、怪的是,陪我们的校长和教头(相当于我们的教导主任)竟然无动于衷。我问教头,家长如果看到学生受伤会怎么样,教头回答说,家长会很满意,因为他看到了孩子的勇敢,他会感激学校。我又说,刚才学生受伤,我们是否应该去关照一下。教头说,不用,因为伤势不重,我们要关注的是同学们自己去如何处理类似事情,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由于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所以一提到日本两个字,人心里就不高兴。但历史地看问题,日本在很短时间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看,不得不承认,他们在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站在日本学校的操场上,想到到日前洋县南街小学一个五年级学生家长,因孩子在体育课上受了点伤,向学校
11、讨说法要赔偿,没有达到目的就到教育局上访,令人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孩子十二岁前,主要是家长陪伴。家长的胸襟学识、言谈举止、为人处事、品性情操、衣着风度等等都在影响着孩子的认知和成长。为什么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道理就在这里。你对孩子的亲妮程度和方式,对孩子的关怀耐心和宽容理解,对孩子的严肃认真或冷漠淡然,你和别人的交际方式,你的处事风格,你对待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的态度,包括你一切的一切,都会留在孩子的心里,成为他终生抹不掉的东西。一个孩子从出生到八岁这段时间,是一生接受外界信息的最佳时期,因为他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感觉到的东西对他来说大都是新鲜的,所以容易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是优势,但这
12、优势是脆弱的,只停留在感性的状态中。这阶段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优势,使他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尽量多接触一些有益的东西,并培养他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方法,培养他的记忆力,培养他的动手实践能力。注意他的兴趣爱好,让他在愉悦的感知中,学习、积累基础性知识。这里的关键是“愉悦”,要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玩耍,切不要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强迫他学这样,学那样,在他没有兴趣的情况下,强迫他接受东西,是对幼小心灵的摧残。在十五岁前,家长对孩子首先要“野蛮其体魄”,在这个前提下,最重要的是“文明其精神”。在这两个总的原则下,引导、督促其勤奋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挤时间大量阅读文史经典、科技常识,引导观看经典影视作品,以
13、及欣赏音乐美Tit作品。通过各种文化熏陶,使他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豪迈的气慨,奔放的热情,积极向上的勇气和克服困难的韧劲。对这些方面,家长要高度重视,正确引导,有些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例如孩子学习中的疑问、对一些人和事物的看法,家长和孩子可以平等交流探讨,甚至争辩,最终取得共识。只有这样,家长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取得引导教育孩子的主动权。在这一阶段,家长的言传身教持别重要,切不要把责任推给学校,否则,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家长应懂得一个基本的道理,就是你对孩子教育的一切言行,都在影响孩子对自己的价值判断。就是我们经过长期磨炼,具备极强
14、心理素质的成年人,也是以人们对自己的态度、评论、投票率来衡量自己被人认可的程度。对于一个社会经历很少,心理素质较脆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哪怕脸色、眼神,都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作用。家长对孩子始终要有信心,始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孩子。孩子有了缺点,或犯了什么错误,家长不能生气急躁,要平心静气引导孩子懂得为什么错了,怎样才能做正确。孩子的错误就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机遇。我们始终要以乐观的心情对待孩子,要知道好心情才能带出好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家长有信心的期待下,有信心地快乐成长。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对孩子施教的手段和方式也不少,但就是不起作用。一个家长说:“我对他说话,好像往青石上泼水,一滴都不入
15、。”一个孩子,就是一把锁,家长的施教就是钥匙,如果锁打不开,就要看钥匙对不对,或开锁的方法是否有问题。严格地说,如果你说话孩子听不进去,没法和孩子正常沟通,你的家教就是失败的家教,就必须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改变思路和办法。家长要取得教育孩子的主动权,是有条件的。首先是和孩子之间能正常沟通,孩子愿意和你说话,并无话不说,做了好事愿意说,做了坏事也愿意说,不说不快。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孩子。只有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才能达到精准施教的目的。不要用封建的君臣父子的观念,以家长作风对待孩子。再就是你对孩子说的话,目的不是进入他耳朵,而是要进入他心灵才行。他对你说的话,只有
16、真诚地接受了才能进入心灵。孩子是活生生的人,不是装东西的器皿。怎么才能达到目的呢?这要看你对孩子的了解程度、说话的机遇氛围和说话的方式方法。有的家长,学识渊博,方法得当,本身的气质就是孩子的榜样,孩子会缠着你,让你给他讲这讲那,说什么他都听。有的家长学识谈不上渊博,但他和孩子说话,始终是以商量的语气,对孩子始终充满信心,孩子就愿意经常和家长探讨问题。在这样的氛围中,你的语言怎能不进入他的心灵呢?我们好多家长,在还处在感性阶段的几岁、十几岁孩子面前,成天是作人的这道理那道理,不厌其烦地唠唠叨叨,疲劳轰炸,这样折腾,孩子不抑郁才怪呢。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经常看着自己的家长,也在不自觉地观察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比较之下,对自己的家长不满意了,家长施教的效果肯定不好。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当老师批评他对待爸爸的态度很错误时,他说:“别的家长在家里陪着孩子看书学习,他从来不。当我看书有疑问找他,他很不耐烦。还成天喝酒、打牌。我就是不满意。”像这样自身不捡点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