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亦称药动学,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消除过程的血药浓度与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的一门科学。一、药物的吸收: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absorption)O1、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剂型、制剂工艺和给药途径等。1.1、 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吸收的速度及程度必然不同。1.2、 服药的方法不同。同一种药物,饭前、饭中、饭后服用不同。有的人把本应饭前吃的药改为饭后服用,怕药物引起胃肠刺激。但就吸收而言,还是空腹吸收速度快,吸收完全。1.3、 药物剂型决定吸收速度。如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2、有短效、中效、长效之分,因为制剂不同,吸收速度也不同;又如各种缓释片剂,能在12小时或24小时内以平均速度向体内释放;再如,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片剂,决定它的吸收速度是舌下含咽而不是口服。1.4、 机体胃肠障碍和微循环障碍。有些药物在胃肠道中很不稳定,容易被胃液或肠液破坏。腹泻也可造成药物吸收不完全。再就是休克病人微循环出现隙碍,药物吸收速度就必然减慢或停滞。2、常用给药途径对药物吸收的影响:2.1、 口服给药口服给药(Ora1adminis1ration,peros,p.o.)是最常用的给药方式,其主要吸收部位为小肠,吸收方式主要为脂溶扩散。影响药物口服吸收的因素很多,讨论如下:(一)药物的理
3、化性质:包括药物的脂溶性、解离度、分子量等均可影响药物的吸收。(二)药物的剂型剂量相同的同一药物,因剂型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药效产生快慢与强度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水剂、注射剂就较油剂、混悬剂、固体剂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近年来药剂学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缓释制剂就是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非恒速缓慢释放的效果;而控释制剂则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或近恒速释放,以保持药物的恒速吸收。(三)药物的制剂工艺即使剂量、剂型相同的同一药物,因制剂工艺的不同,也会对药物作用产生明显影响,而改变口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四)首关消除首关消除(首过效应)
4、是指口服给药后,部分药物在胃肠道、肠黏膜和肝脏被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一般不宜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等);但首关消除也有饱和性,若剂量加大,虽有首关消除存在,仍可使血中药物浓度明显升高。(五)吸收环境胃排空、肠蠕动的快慢、胃内容物多少和性质等因素均可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例如肠道功能亢进(如腹泻)或肠道功能减退(如消化不良)等,均会妨碍药物的吸收;空腹服药,药物的吸收速率一般都会增加。另外,由于油和脂肪类的食物可促进脂溶性药物的吸收,所以服用驱虫药时,应尽可能少进油性或高脂肪食物,这样既有利于提高药物在肠道的驱虫疗效,又能降低药物吸收后产生的毒性。2.
5、2、 直肠给药过去传统观点认为,直肠给药的最大优点在于可避开肝脏的首关消除,因而比口服药物吸收率高。但近年来有学者研究发现,直肠内给药其实大部分药物仍可经痔上静脉通路进入门静脉到达肝脏。因此,经直肠给药仍避免不了首关消除。由于直肠吸收表面积很小(0.02m2),肠腔内液体量又少,pH高(约8.0),故对许多药物来说直肠内给药的吸收反而不如口服迅速和规则。因此,直肠内给药的优点仅在于可避免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性。2.3、 舌下给药虽然口腔吸收面积仅0.5I.0m2,但此处血流丰富,故舌下给药吸收迅速,加之药物在该处可经舌下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无首关消特别适合口服给药时易于被破坏(如异丙肾
6、上腺素片等)或首关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等)的药物。2.4、 注射给药最常用的注射给药途径为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注射后药物多可沿结缔组织迅速扩散,再经毛细血管及淋巴管的内皮细胞间隙(d400nm)迅速通过膜孔转运吸收进入体循环,所以注射给药的最大特点是吸收迅速、完全。另外,注射给药也适用于在胃肠中易被破坏(如青霉素G等),不易吸收(如庆大霉素等)和在肝脏中首关消除明显(如硝酸甘油片等)的药物。2.5、 吸入给药吸入给药是指一些气体及挥发性药物(如吸入麻醉药、亚硝酸异戌酯等)经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由I市泡表面吸收,产生全身作用的给药方式。由于肺泡表面积大(约200m2),又与血液只隔肺泡上皮及
7、毛细血管内皮各一层,且毛细血管内血流量又大,故药物只要能到达肺泡,其吸收是极其迅速的。肺泡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半球状囊泡。肺中的支气管经多次反复分枝成无数细支气管,它们的末端膨大成囊,囊的四周有很多突出的小囊泡,即为肺泡。肺泡的大小形状不一,平均直径0.2亳米。成人约有34亿个肺泡,总面积近I(M)平方米,比人的皮肤的表面积还要大好几倍。肺泡是肺部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也是肺的功能单位。氧气从肺泡向血液弥散,要依次经过肺泡内表面的液膜、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泡上皮与肺毛细血管内皮之间的间质、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膜等四层膜。这四层膜合称为幽呼吸膜平均厚度不到1微米,有很高的通透性,故气体交换十分迅速。2
8、.6、 皮肤给药皮肤给药是指将药物涂擦于皮肤表面,经完整皮肤吸收的给药方式。儿童的皮肤因含水量较高,经皮肤吸收的速率也比成年人快。特别是当药物中再加入了促皮吸收剂,如氮酮(azone).二甲基亚碉、月桂酸等制成贴皮剂或软膏,经皮给药后都可达到局部或全身疗效,如硝苯地平、雌二醇、芬太尼等制成的贴皮剂就可被皮肤吸收,产生全身疗效。贴皮药还可制成缓释剂型,以维持持久的作用,如硝酸甘油缓释贴皮剂,每日只需贴一次,就可用于全日预防心绞痛发作。另外,祖国医学的膏药也是经皮给药而产生局部治疗作用的。因此,经皮给药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给药途径。皮肤给药必须具有两条件:一是药物必须从制剂基质中溶解出来,然后透过角
9、质层和上皮细胞;二是由于通过被动扩散吸收,故药物必须是脂溶性。被动吸收是通过滤过、渗透、简单扩散和易化扩散(需要载体)等几种形式,将消化了的营养物质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系统:这种吸收形式不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一些分子量低的物质,如简单多肽、各种离子、电解质和水等的吸收即为被动吸收。主动吸收,必须通过机体消耗能量,是依靠细胞壁“泵蛋白来完成的一种逆电化学梯度的物质转运形式;这种吸收形式是高等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药物吸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按说明书要求服用。二、药物分布:药物分布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的转运过程。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为药物的理化
10、性质、体液pH、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膜通透性等。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由于不同器官的血液灌注差异,药物与组织结合力不同,各部位PH值和细胞膜通透性差异等影响,药物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未被结合的药物则称为游离型药物。一般以血浆蛋白结合率来表示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程度,即血中与蛋白结合的药物占总药量的百分数。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药物暂时失去药理活性。由于结合型药物分子体积增大而不易通过血管壁,因此暂时“储存”于血液中,可见结合型药物起着类似药库的作用。药物进入相应组织后也与组织蛋白发生结合,也起到药库作用。此库
11、对于药物作用及其维持时间长短有重要意义,一般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体内消除慢,作用维持时间长,体内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透过生物膜,进入到相应的组织或靶器官,产生效应或进行代谢1J排泄许多难溶于水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在血液中被转运,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快速达到动态平衡,游离型药物不断透过生物膜,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降低,结合型药物随时释出游离型药物。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血浆中蛋白有一定的量,与药物的结合有限,因此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饱和性,当药物浓度大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时会导致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急剧增加,引起毒性反应,(服用药品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剂量服用)。在某些病理情况
12、下,血浆蛋白过少(如肝硬化、慢性肾炎)或变质(如尿毒症)时,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减少,也易发生毒性反应。有些药物在老年人中呈现较强的药理效应,与老年人的血浆蛋白减少有关。某些药物可在血浆蛋白结合部位上可发生竞争排挤现象,若两种药物竞争与同蛋白结合时而发生置换现象,使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可能导致中毒,如保泰松可将结合型的双香豆素游离出来,使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急剧增加,导致出血倾向。药物也可能与内源性代谢物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如磺胺药置换胆红素与血浆蛋白结合,可引起新生儿核黄疸症。此外,注射白蛋白可与药物结合而影响疗效。体液PH会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和转运产生影响。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内液的PH约为7.
13、0,细胞外液的PH约为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外液解离型少,容易进入细胞内,故细胞内浓度略高,而弱酸性药物则相反。根据这一原理,如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和尿液,可促进弱酸性药物巴比妥类由脑细胞向血浆中转移和从尿排泄,这是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吸收的药物经过循环迅速向全身组织转运,药物先向血流量大的器官分布,后向血流量小的组织转移,此称为再分布现象。如硫喷妥先在血流量大的脑中发挥麻醉效应,然后向脂肪组织转移,效应消失。经过一段时间后血药浓度与组织中浓度趋向“稳定”,分布达到“平衡”,但是各组织中药物分布是不均匀的,血浆药物浓度与组织中浓度也不相等。这主要是由于药物与组织蛋白的亲和力不同所致,所以这种“
14、平衡”称为假平衡现象,此时的血浆药物浓度可以反映靶器官药物结合量的多少。I药物在靶器片的浓度决定药物效应强弱,因此测定血药浓度可以估算药物效应强度。靶器官也叫目标器官。定义一:化学物质被吸收后可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但其直接发挥毒作用的部位往往只限于一个或几个组织器官,这样的组织器官称为靶器官。定义二:指某一疾病、或某一药物专门影响、针对的器官。如心脏、大脑、肾脏、血管是高血压的靶器官。甲状腺是碘的靶器官。定义三:因某种毒物或环境污染物的进入,机体内首先达到毒作用的临界浓度的器官,称为该毒物的靶器官。药物在体内的转运需要跨越各种生理屏障,体内还存在两种特殊的生理屏障,即血脑屏障和胎盘屏
15、障,这些生理屏障会影响到药物的转运。(1)血脑屏障:脑虽是血流量较大的器官,但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一般较低,这是由于血脑屏隙的存在。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及脑脊液-脑细胞三种隔膜的总称,能阻碍药物穿透的主要是前二者。由于这些隔膜的细胞间比较致密,比一般的隔膜多一层胶质细胞,因此外源性的药物不易通过而形成一道保护大脑的生理屏障。只有分子量较小、脂溶性较高的药物才有可能通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组织。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全,其中枢神经易受药物的影响。许多全身作用的药物包括抗癌药和某些抗生素(如氨基糖甘类),由于脂溶性差而不能透过血脑屏障。但在脑膜炎症时,局部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磺胺啼
16、咤、青霉素等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可进入脑脊液,治疗化脓性脑脊髓膜炎。有些药物、病理因素会影响药物通透性。甘露醉、阿拉伯糖、尿素和蔗糖高渗溶液可显著开放血脑屏障,促进药物进入脑内;中风、惊厥、脑水肿等疾病会引起血脑屏障开放;某些中枢神经药物或毒物会影响血脑屏障功能,如安非他明慢中毒、化学致惊剂、铝和铝离子等都可引起血脑屏障通透增加。(2)胎盘屏障:指由脂盘将母体血液与胎儿血液隔开的一种膜性结构,,在妊娠前二个月,胎盘还没有完全形成,故无屏障可言。即使在妊娠中后期,其通透性与一般生物膜无明显的差别,药物非常容易进入胎儿体内。应该注意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胎儿中毒或对胎儿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畸。因此在妊娠期间禁用可通过此屏障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三、药物的消除:消除是指促使药物由体内丧失(代谢和排泄)的各种过程的总和。代谢:肝脏是体内药物代谢(化学变化)的主要部位。代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