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16995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18号)、XXX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加强XXXX学院专业建设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加强校级一流本科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在强化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课程教材资源开发、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显著提升本科人才培

2、养质量。二、建设举措(一)教师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1专业带头人:承担专业建设的主体责任,主讲专业基础课或专业主干课程,能够引领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创新。2 .教学团队:优化专业教师结构,提升整体教学、教研水平,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3 .教学能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能够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二)课程建设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能够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和整合的宽度,课程体系能有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建设精品线上

3、课程和线下课程;建设覆盖主干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微课程;积极参与国家级和省级各类课程建设,并实现共享。(三)教材建设与选用加强建设主干基础课程教材、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正确选用具有重要学术、应用价值和广泛影响的专业教材。选用国家级规划教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在相应课程的统一使用率达100%O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泛在化学习的需要,全面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实践和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基本覆盖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校内开放、校外共享。(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围绕专业教育教学前沿领域重大热点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开展

4、校级教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积极争取省部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理论研究成果,发表高水平教学研究论文,做好校级、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目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五)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实验实习实训平台。平台不但能够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需要,而且可以辐射校内外相近专业。2.校企(地)协同育人平台:与地方政府、行业及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建设实践教育中心,共同打造合作培养实践教学平台,创立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培养与需求对接。(六)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支持本科生参与

5、科研,依托XXXX学院实验实训中心和创新创业中心,搭建学科竞赛平台,推动高质量师生共创,增强学生参与科研与学科竞赛的实践能力。(七)毕业论文(设计)提升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总体选题科学,能够较好地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三、建设保障(一)落实主体责任获批校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要求进行管理,专业负责人要与学院签订任务书,任务书是督导考核的重要依据。(二)经费保障对于获批校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学院从教学经费中给予一定支持,按照XXXX学院教学业绩奖励实施办法进行绩效奖励。(三)条件保障学院优先支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创新,在项目申报、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向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