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建设方案为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充分发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对区域经济的集聚辐射作用,高起点高水平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以下简称“临空经济区”),按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有关要求,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关于临空经济示范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本方案。临空经济区位于成都市与资阳市毗邻地区,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150平方公里,包括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草池街道(部分区域)、石板凳街道、董家境镇,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玉成街道、草池街道(部分区域),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赤水街道、简城街道,共110平方公里,资阳临空经济区雁江镇、临江镇,共4
2、0平方公里;协同发展区面积148平方公里,包括成都东部新区三岔街道、玉成街道(部分区域)、福田街道(部分区域),成都未来科技城福田街道(部分区域)、玉成街道(部分区域),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石桥街道、赤水街道、简城街道,共89平方公里,资阳临空经济区雁江镇、临江镇,共59平方公里。一、发展基础(一)区位条件良好。临空经济区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交汇地带,位于成渝发展主轴和成都都市圈核心区域,紧邻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都国际铁路港等高能级开发开放平台,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加快创建,集聚辐射效益不断凸显。(二)交通优势突出。临空经济区拥有国家“十三五”期间
3、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的需求。成自宜、成达万、成渝中线3条350公里/小时高铁连接境内,厦蓉、成宜、成资渝等高速公路横跨全境,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建成运营,成龙简、金简仁、成资大道等快速路建成通车,形成了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为支撑的立体交通体系。(三)临空产业集聚。成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获批,川航基地、普洛斯天府智慧物流港、顺丰四川物流园、国际航空物流分拨中心工程等航空物流项目加快推进,川航客改货、蓉欧瑞易供应链服务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集聚发展,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东部新区分公司、三峡集团四川能源投资有限公司、中
4、国联合航空四川分公司、唯品会(简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成功入驻,以航空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主的高端制造业和以航空维修、航空枢纽服务等为主的航空服务业体系加快构建。(四)创新要素汇聚。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国民用航空局第二研窕所等科研机构先后入驻,民航科技创新示范区、天府锦城实验室、天府绛溪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西部金融创新中心、智享活力空间、智创产业空间、智汇国际科创空间、未来医学港湾科创空间、资阳临空经济区科创园区、资阳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科创载体建成投运,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加快打造。(五)生态本底优良。临空经济区山水资源富集,毗邻龙
5、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沱江水系贯通全域,拥有三岔湖、龙泉湖、龙马湖、雁溪湖等多个湖泊,“蓝绿环绕城市形态加速呈现。天府国际机场保留场内原有莲花湖水库建成500亩生态公园,为建设产城一体、绿色低碳发展的现代航空都市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坚持“枢纽筑基、产业聚势、创新驱动、平台赋能、生态优城”总体思路,以“港产城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为目标,以临空制造业和临空服务业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全面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全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新样板,努力建设内陆对外开
6、放合作新引擎。(二)发展定位。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充分发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4极之一示范作用,不断加密国内航线航班,优化国际航线网络,促进客货同步发展,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辐射带动成渝地区机场群发展,构筑连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国际供应链,打造面向亚欧、辐射全球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依托临空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创新要素加快汇聚等优势,聚焦航空服务、航空物流、临空总部经济、智能制造等领域建圈强链,积极培育临空高端产业,创新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打造创新要素高效集成、临空产业集群成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向西向南
7、开放窗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全面提升面向欧亚腹地高端要素资源双向集聚和配置能力,加密向西向南国际航线,全面提升通达性和通畅性,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交流,培育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的内陆开放窗口。现代化空港新城。充分发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资源优势,突出生态走廊建设,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以航促产、以产兴区、产城融合,加快提高信息化智慧化应用管理水平,打造绿色低碳、安逸和美、智慧泛在的生态智慧现代化空港新城。(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旅客吞吐量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航空枢纽核心功能完整
8、齐备,机场枢纽地位显著增强,与航空关联的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临空经济规模质量全国领先,创新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提升,内陆开放门户功能全面彰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和蓝绿交织的生态环境格局基本形成,港城生活品质享誉中西部,初步建成特色鲜明、高质高效的临空经济区。到2035年,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和辐射作用显著增强,要素资源吸引力和配置力大幅提升,临空产业和科技创新更具活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便利可及,全面建成高端要素汇聚、标杆效应显著、引领作用突出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四)功能分区。综合考虑建设用地条件、重大交通设施走向、生态环境等因素,加强规划衔接,明确开发时序,促进
9、集聚发展,突出建圈强链,规划打造核心区和协同发展区。规划建设核心区150平方公里,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发展格局,引导临空产业集聚发展,规划范围东至成渝高速公路,西至三岔一线、成自高铁,南至雁江镇规划骏兴路、未来医学城规划道路(未命名),北至金简仁快速路、临江镇清泉路;其中生态防护功能区点状分布于临空经济区内,主要包含基本农田、环城生态带、机场生态防护区等。规划建设协同发展区148平方公里,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与功能延伸。临空经济区内建设用地按照“三区三线”管控规则和国土空间规划要求进行管控。“一核”。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规划面积20.85平方公里,加快机场客货运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机场运营能力
10、和服务品质,全面拓展机场辐射范围。“四区”。即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临空高端制造业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航空物流与口岸贸易区。规划面积22.18平方公里,位于成都东部新区,重点布局航空保税物流、跨境电子商务、进境指定口岸、航空口岸贸易、航空维修服务等产业,加快对空侧资源的最大程度利用,预留机场未来建设拓展区域。临空高端制造业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其中17平方公里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13平方公里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重点布局航空发动机、消费电子、智能制造装备、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产业,引导上下游企业集聚,打造临空高端制造产业聚集区。临空现代服务业区。规划面积46.4
11、2平方公里,其中19.42平方公里位于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27平方公里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重点布局高端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休闲旅游等业态,打造临空综合服务集聚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区。规划面积30.55平方公里,其中18.55平方公里位于成都东部新区,12平方公里位于成都未来科技城,重点布局技术研发、产业孵化、航空科教、国际医疗服务等,加快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区和创新成果源发区。-ttBE空间发展格局图1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核心区示意图三、重点任务(一)加快建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各类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全面提
12、升机场枢纽功能,打造面向亚欧、辐射全球的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核心枢纽。1 .提升机场枢纽功能。围绕成都国际定期直飞客货运航线规划,持续加密国际航线,加快形成“欧洲一成渝一日韩”“成渝一东盟、澳新”的“Y”字形国际货运网络,全力保障现有国际客运航线全部平移至天府国际机场。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机遇,加快织密与东盟、澳新、日韩航线网络。重点布局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精品航线,开通至国内重要物流枢纽节点全货机航线,巩固臧、云、贵、新、甘、青等既有航线运力。重点支持基地航空公司在天府国际机场发展,引入有实力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在天府国际机场设立基地,积极对接招引国外航空公
13、司。加快与双流国际机场协同运行,提升航线网络干支衔接水平,做强国际枢纽中转业务。推进与重庆江北机场在国际航线、中转联程等方面合作,提升机场群国际航线服务水平。加强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间业务联动,延伸陆上物流网络,强化国际空陆中转功能。2 .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规划高铁货站、成昆联络线等货运铁路通道,高效衔接天府国际机场与青白江、新津、蒲江等成都主要铁路物流枢纽节点,推进成渝铁路扩能改造,加快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建设双简快速路、双港大道,强化双港联动。推进机场周边“高速路环”“快速路环”建设,规划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一金简仁快速路、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一金简黄快速路,实现双环无缝
14、衔接。依托成渝高速(扩容)、成资临空大道、成资大道、成简快速、金简仁快速等接入省市域公路集疏运网络,推动天府国际机场辐射腹地向中西部地区延伸。高水平打造综合交通换乘中心(GTC),推动轨道交通19号线、轨道交通资阳线、市域(郊)铁路龙泉至天府国际机场线等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实现航空、高铁、轨道、高快速路零换乘。3 .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构建“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搭建多式联运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拓展国际航空枢纽衔接转化和集疏运能力。强化空空联运,构建国际航空货运转运中心,服务国际国内进出口贸易和中转贸易,强化与绵阳、南充等机场货站业务对接。优化空铁对接,依托天府国际机场北动货站、简州站动
15、车所、资阳西站存车场,规划建设高铁快运基地,持续深化“空铁”联程联运试点和“空铁公”运输体系一体化试点,协同青白江国际铁路港不断畅通中欧国际班列通道。推动空公联运,大力发展卡车航班,实现航空干线到发和公路分拨配送无缝衔接。发展空水联运,联合泸州港、宜宾港、重庆港、万州港拓展东向出海大通道,支持开通“空+公(铁)+水”联运班列。(二)积极培育现代临空产业体系。遵循临空产业发展规律,重点发展临空指向性强、附加值高的先进制造业以及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拓展临空产业链,打造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和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建设。4 .做大做强航空物
16、流。大力拓展航空货运,积极引进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和知名货运代理商,加大全货机投放规模,增开国际货运航线,重点围绕国内外知名快递物流集成商,培育以天府国际机场为总部基地的西南航空货运超级承运人,增强货物分拨集散和国际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功能。积极发展航空冷链,聚焦医药、生鲜、农产品等领域,规划建设区域智能分拨中心、航空冷链物流中心等产业载体,完善冷链物流服务生态,建设高端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加快发展保税物流,引导企业在综合保税区设立仓储分拨中心,完善保税仓储、配送分拨、中转通关、分拣包装、出口加工、产品展示、国际采购等增值服务。5 .培育壮大临空服务。集聚发展临空总部经济,重点吸引民航科技及航空、物流总部企业、海外公司驻华地区企业总部、产业龙头企业和供应链服务企业,设立区域总部、职能运营中心、区域研发中心及结算中心等,带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聚集。加快发展临空金融服务,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供应链金融服务机构,围绕金融租赁、离岸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