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docx(2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索引号I1134160073302996XP/202309-00012组配分类市政府文件发布机构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题导航综合政务/通知信息名称H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文号呼政字(2023)47号关键词I内容概述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现将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9月14日(此件公开发布)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
2、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市“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本方窠。一、前成文日期I2023-09-14发布日期2023-09-1516:59废止日期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各旗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驻呼伦贝尔市有关单位:现将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2023年9月14日(此件公开发
3、布)呼伦贝尔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部署,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3-2025年)和呼伦贝尔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市“十四五”期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制定本方案。一、前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是新发展阶段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
4、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是指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想,掌握基本科学方法,了解必要科技知识,并具有应用其分析判断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以来,市委和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16-2023年),充分发挥大联合大协作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科普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初步构建起现代化科普场馆
5、体系;科普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科协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科普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为8.3%,比“十二五”末的5.14%提高3.59个百分点,增幅69%,达到内蒙古公民科学素质“十三五”发展目标预测区间。呼伦贝尔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稳步增长,但与全国指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科普人才的培养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城乡、区域、性别、年龄差异较大;优质科普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服务不充分,公共科普教育资源配置不
6、均衡,基层科普信息化水平不高;科学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引领作用不够,科学理性的氛围不够浓厚;科普资金投入不足,科普基础设施阵地建设还不完善、作用发挥不够;公民科学素质协同共建机制还有待加强。“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呼伦贝尔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厚植创新发展沃土,发挥科学普及支撑科技创新的社会根基作用,对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服务人的
7、全面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大意义。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的安排部署,坚持“党的领导、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社会协同、开放合作”原则,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
8、化协同、智慧化传播、规范化建设、产业化推动、国际化合作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呼伦贝尔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二)原则突出科学精神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加强理性质疑、勇于创新、求真务实、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建设,坚定创新自信,形成崇尚创新创造和科学文明的社会氛围。坚持协同推进。发挥政府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强化组织领导、统筹调度、协同推进、政策支持、投入保障,激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科技场馆等多元主体活力,激发全民参与积极性,构建政府、市场、社会
9、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深化供给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学思想方法传播、科普形式创新和科普方法研究,推动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发挥科技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作用,强化区域联合提供高质量科普产品,满足社会需求。扩大开放合作。开展科学素质国际交流活动,共筑国际对话平台,汇聚国际高水平人才,深化高层次创新合作。加强区域之间合作,推动联动、协同发展,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和经验互鉴。(三)目标到2025年,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2%,“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的制度安排不断完善,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现状明显改善,科普供给侧改革取得成效,科普信息化水平再上台阶,科技志愿服
10、务机制不断完善,科普公共服务能力逐步加强,科普资源更加丰富,科普队伍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提高。三、提升行动重点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思维,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在“十四五”时期实施五项提升行动。(一)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1任务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个性化发展。2.措施一加强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的宣传教育。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建立机制,强化
11、落实,切实将科学精神宣传教育融入大中小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实施科学家精神进校园、院土专家进校园行动,将科学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融入科学教育当中,激励青少年树立投身建设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助力“双减”政策落地实施。配齐中小学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开齐开足中小学科学课程。完善初高中包括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在内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
12、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学习,探索青少年职业技能培养体制机制,提升青少年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加强农村牧区中小学科学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备,加大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牧区倾斜力度,促进科学教育均衡发展。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科学教育和科普工作。推进高校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加强科学素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深入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型实验、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项目,大力开展科技学术竞赛等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探索开展科普学分制试点,将接受科普教育、参与科普实践和科技志愿服
13、务活动纳入学生评价体系。一实施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学、多元的发现和培育机制,对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进行个性化培养。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科学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高校科学营等科技活动水平。开展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等工作,探索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立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实施馆校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等科普场所和资源,广泛开展科技节、科学营、科技小论文(发明、制作)、科学探究、创新创造等科学教育活动。组织高等学校、科研
14、院所、学会(协会、研究会)、医疗卫生机构、企业等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资源,鼓励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社区等开展科学教育和卫生健康、自我保护等健康教育活动。推动学龄前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加强对家庭科学教育的指导,提高家长科学教育意识和能力,推动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实施教师科学素质提升工程。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纳入教师培养过程,引导教师从科学素质建设高度深化理解科学教育内涵。加强新科技知识和技能培训,促进提升科学素质和科学教育能力。加大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强化科学教育创新研究,创新科学教师培训模式。深入开展“送培到基层”活动,每年培训180名教师。
15、3.分工牵头部门:市教育局责任部门: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科技局、人社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广局、卫健委,团市委、市科协(二)农牧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1 .任务以提升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为重点,不断丰富农村牧区科普活动和科普资源,持续加强农村牧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牧民文明生活、科学生产、科学经营能力,造就一支适应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为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的公民科学素质基础。2 .措施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着力提升乡村振兴智力服务水平。着力深化“科技小院”建设,大力推广“五位一体”(农牧业科研、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建设模式。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农技协组织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以推动建立示范基地、田间学校等方式开展科技示范,引领现代农牧业发展。引导专业技术学(协,)会等社会组织开展农牧业科技服务,精准对接需求,实现小农牧户和现代农牧业有机衔接。大力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重点围绕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教活动,建立健全农村牧区科普服务长效机制。加强农村牧区科普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牧区科普基础设施体系。坚持把科技场馆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采取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