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过度奖励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过度奖励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论过度奖励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摘要: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受到家长、教师以及学生的一致好评。但是在对于如何增强学习自主性这一问题上,却由于不正确的奖励方式而造成许多问题,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结合自主学习理论、多度理由效应、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罗塔森效应。针对过度奖励对儿童自主学习意识的削弱、依赖心理的形成、对义务观念的淡化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功利性。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全面的分析了过度奖励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及改进策略。关键字:自主学习、过度奖励、贿赂、过度理由效应一、过度奖励的内涵奖励是对人的某种行为给予
2、肯定与表扬,使人保持这种行为。在教育中奖励是对学生的优良品德进行肯定性评价,用以巩固和发展已有的优良思想品德及行为。从以上的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奖励对于儿童的学习、成长是有巨大的好处的。因此许多家长和教师选择用这一方式来激发儿童学习的自主性,但是在具体操作中却陷入了过度理由效应的误区,从而变质为过度奖励。二、过度奖励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负面影响1 .家庭奖励趋向奢侈化、陷入贿赂的误区为了激励孩子们的自主性,主动去做一些成人需要他们去做的事情家长们常用奖励的方式去激励孩子,这种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相对立,但更加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够更好地帮助儿童开发自身潜力,实现自我价值。随着以鼓励为主,培
3、养学生自主性的教育观念的普及,家长们非常积极地用这一方法去教育孩子。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这一教育模式了解的并不是很透彻时,便盲目跟风。最为突出的问题便是,给予孩子的奖励过于奢侈。2 .家庭奖励物质化、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心理学中的“罗塔森效应”说的是随机抽取了几名学生,并告诉老师,这些孩子智商非常高。过了一段时间再去观察时,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来的孩子真的成功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因为“期望”这一特性在发挥作用。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的肯定,鼓励你的孩子,培养他的自信心,鼓励产生肯定,肯定产生自信。而奖励产生的却往往是依赖。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这种例子比比皆是。物质的急速发
4、展使得许多家长在奖励孩子时,使用过度的物质奖励。让孩子们养成依赖心理,认为做每件事都应该有奖励。如果这种想法变成一种思维定式,那么我们的孩子将来会很难适应社会。而且如果你给孩子的奖励过于贵重,那么孩子就不会关注要做的事情,以及在做的过程中的体验,而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所承诺的奖品上。奖励作为一种激发自主性的手段,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自发的去做事,而不是为了给孩子一些物质这么简单,若孩子忽略事件,关注奖励。那对于其自主性的培养是没有任何作用的。3 .学校奖励趋向泛滥化、削弱自主学习能力学校奖励的泛滥化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奖励上。一朵小红花、一张卡片、一枚书签、一块橡皮都是奖品。你或许会问,这样的奖励又
5、实用又不贵重,有什么问题么?问题不是出在这些奖励本身上,而是出在奖励发放的时间,地点、以及目的上。观摩了一节全县公开课,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堂氛围十分热烈,老师的讲课方式多样有趣,上公开课的老师准备了许多小礼物-书签,用来调动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只要学生们答对了问题,便有小礼物拿。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的兴致非常高,只要老师一提出问题,基本上全班的同学都会举手,但是有的时候老师叫他起来却完全答不上来。我身边坐的是一位不太爱说话的男孩子,刚开始他还和大家一起举着手,但后来问题有了难度,他便玩着手中的笔,时不时看一眼同桌桌子上花花绿绿的书签。显然除了比较聪明的那几个孩子,其他人的注
6、意力早已从课文转移到了奖品上去了。老师总结的时候说了句笑话,大家都感觉不敢笑,生怕一笑就听不到老师接下来的问题,拿不到奖励。从表面上看这节公开课是十分活跃的,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的参与度也很高。但随着孩子对于奖品的过度关注,课堂已失去了它原本的动力-孩子对于知识的渴求。由此便会削弱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假若长此以往谁能保证我们的孩子不会对这些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奖励产生依赖心理。如果有一天我们教师要上好一堂课便必须用奖励来“贿赂”孩子,那么真是教育的悲哀了。4 .过度奖励体现出功利性、弱化了义务观念中小学生守则第三条指出“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以及第
7、五条“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尊师长、爱集体住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这些规定对孩子在家庭、社会、以及学校要培养的良好品质都做出具体要求。而这些品质正是构建良好价值观的基础。过度奖励不仅淡化奉献了意识,更加重要的是它自带的功利性。对于孩子的长远发展以及家庭生活都会造成深远的影响。过度奖励会教给孩子这样一种思维模式一一“只要这样做,我就能得到”这样的思维在短时时间内确实能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的行为变得浮躁。他们往往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因为家长和老师已经用行动和物质回答了他们。所以他们不会去想做事情的意义,来不及体会过程中的快乐,只是急匆匆的朝着目标一一奖励奔去。三、避
8、免过度奖励的几个策略1 .加入阻力、使奖励更加有意义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提出的跳一跳摘苹果原理告诉我们,如果奖励过于容易就得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孩子的吸引力,以及由此产生的成就感会很快消失殆尽,但如果我们在孩子取得奖励的路上,加一点点困难,那么奖励会更加有意义,能够让孩子感觉到更多的成就感,进而培养其自主性以及自信心,对于孩子的成长的影响也会更加深远。2 .奖励方式多样化、重视精神奖励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来看,小学中年级学生处在道德前习俗向习俗水平过渡阶段。成人的肯定、微笑、赞扬都会让他们获得足够的成就感。假如我们的学生做了一件好事我们要鼓励他时,可选择的方
9、式有很多。比如:小礼物、口头表扬、书面表扬或者给他一次值日的机会等。表扬的方式可以自由选择,但要注意的是避免陷入单一化,物质化的误区。在小学中尤其是中低年级,教师精神层面的奖励足以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培养自信心。因此这一阶段应注重精神层次的肯定。3 .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避免奖励的过度介入影响其能力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学科的特色与美好,并学会用这些东西去激励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而不是一味地物质奖励。儿童时期的一大特点就是好奇心,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去鼓励儿童自己发现答案也是一种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的方法,并且是据有广度的方
10、法。4 .家校合作、从根本上避免过度奖励在儿童期,家庭生活和学校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旋律。根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度,这一阶段的儿童的行为是以他为律的,绝对的规则及绝对权威的绝对服从和崇拜为特征,这一阶段家长若是与老师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困惑,进而对成人的话产生怀疑,也达不到教育原本想要的效果了。因此要从根本上杜绝过度奖励对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反作用,只有老师和家长达成一致协议,重视其意识的培养,相应减少物质奖励的数量,尽量避免奖励的奢侈化,才能更有效的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的品德。5 .制定具体的奖励方案制定奖励方
11、案可以让我们在监督孩子的行为同时也监督自己。一份成功方案的实行离不开父母的精心策划、以身作则以及坚持。奖励方案的形式有多种多样,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个性。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制定方案是要坚持三个原则:(1)积极乐观、(2)前后一致(不能徇私、半途而废)(3)务实(实实在在的执行每一条规划)。掌握了这三个原则,再加上爱,相信每一个父母都可以做出一个非常棒的奖励方案来。教育是百年大计,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身为教育者的我们,更加要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并始终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了让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不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每一位老师以及即将成为老师的人,都应该努力的吸收一切有利于孩子发展的学习方法,并做到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