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沂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临沂市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科技创新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十四五时期是临沂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时期,必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基础和形势(-)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平台逐年增多,科研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集聚效应持续放大,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创新平台逐年增多。全市新
2、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众创空间9个。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物流科技产业研究院、临沂铁投集团天河产业园、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临沂分所、山东高新磁电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创业共同体建成启用。科研体系不断完善。龙湖软件园、启迪之星孵化基地、中科创新园等孵化载体投入使用,临沂应用科学城二期加快建设,临沂高新区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特色载体(高端人才引领型),临沂电子元器件产业示范基地被认定为山东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先后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超级计算
3、天津中心等院所签署了合作协议,引进院士及创新团队人才500多人,备案山东省院士工作站50余个,引进转化科技成果420多项。产业规模稳步扩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7.21%提高至I39.95%,企业总数由全省第8位提升到第5位,其中,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企业共计426家。2023年1月6月,临沂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产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达655亿元,工业增加值共计131亿元,营业收入共计651亿元,利润总额为24亿元。集聚效应持续放大。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围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高新区为主的电子元
4、器件产业基地升级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电子元器件及其功能材料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已建成5个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1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国家试点创新型产业集群,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区位优势逐步显现。总体来看,我市近海临港、东西连通、南北贯通优势加速显现,尤其是京沪二通道将助推临沂融入轨道上的长三角。市内交通便利,建有“一机场、一高铁、两铁路、四高速,拥有鲁南最大的民航机场,高速公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达500公里、2万公里,居于全省前列。(二)发展形势十四五是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5、革持续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主要动力,生物技术产业不断发生变革,智能制造等技术的发展正在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逐步催生新产品和新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创新密集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型增长,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新主流,绿色制造成为新业态,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成为新趋势,现代服务业将是新延伸。黄河三角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需求空间。“十三五期间,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创新能力、产业发展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整体还有
6、很大的发展空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键核心技术缺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投入不足,产业核心人才紧缺;产值规模较小,产业能级偏低;产业链条较短,带动作用较弱。对此要加强宏观政策规划引导,构建一批产业新引擎,逐步构建特色发展格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我市实现新旧动能转化。二、总体要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落实国家建设制造强国和高质量
7、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全面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结合我市基础条件,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目标,加快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科技驱动新模式、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承接先进技术转移能力,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注重制造业协同与集聚发展,利用智能制造改造提升原有产业,结合产业趋势布局未来新兴领域,着力固根基、扬优势、强龙头、补短板、聚集群,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核心专利,发展一批重点产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8、,推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创新环境和创新体系,锻长板和补短板并举,引导各类资源投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及薄弱环节。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创新平台层次,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联合攻关突破核心技术,促进创新成果转化。集聚发展,龙头带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在市场辐射、技术引领和产业带动上的牵引作用,引导我市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尖”方向发展,加快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和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围绕园区开展项目建设,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和专业企业,加快提升产业集群持续发展能力。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面向国内市场和本地产业发展需求,提
9、升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和精度,完善和落实土地、人才、研发等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和企业市场主体作用,综合运用规划引导、财税金融等手段,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发展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核心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突破发展关键零部件、现代服务等领域。把融合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动力,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相互衔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制造。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强化新旧动能转换,贯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出
10、效益,逐步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方式,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三)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逐步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日趋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新建10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
11、级创新平台,新建30个具有影响力的省级创新平台,形成一批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培育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凝聚一批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突破一批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均达到15%以上。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到1300亿元,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以上,年均增幅8%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明显提高,在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资源和环境等瓶颈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
1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新旧动能和发展活力有效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产业布局更加均衡,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发展成为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发展成为有重要影响的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有突出特色的新兴产业。高端产品占比和附加值大幅提升,产业链条更加完整,逐步形成骨干企业与配套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龙头企业能级提升。在重点领域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协作企业集聚的联动战略,在我市培育发展若干有代表性、有产业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育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的龙头企业(集团)5家,培育10家行业骨干企业,新增
13、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企业。推动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着力培育行业优势品牌,形成一ftt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整体提升产品价值链。三、重点产业立足全市现有基础和巨大潜力,聚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生物医药产业全力打造产业链条较为完善、研发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现代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与医疗器械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及健康中国示范区,服务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战略。1化学制剂依托鲁南制药、罗欣药业等化学制药龙头企业,做强做
14、大存量,重点培育已获准上市的药品,优先扶持独家品种,基本形成大品种引领的发展格局,同时加快在研药物的产业化进程,依靠科技创新开拓增量,进一步提升临沂化学制药这一优势产业的行业地位。重点突破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手性药物合成与拆分、药物晶型研究等关键技术,加快开发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源头创新实体药物、品牌通用名药物,以及抗肿瘤、抗心脑血管疾病、抗代谢性疾病、抗感染性疾病(抗耐药菌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老年性疾病和精神性疾病等品种。加强基于新结构、新靶点、新机制的原研药开发,提高药物制剂研发能力,开发上市一批创新药、改良型新药;支持仿制药开发,鼓励企业仿制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市场潜力大的药品,
15、及时开展对国外专利到期药物的首仿、抢仿工作,加强对非专利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提高仿制药的质量和规模。2 .现代中药依托临沂丰富的道地药材资源与平邑县道地药材和郑城县银杏等现有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基础,以及鲁南制药、翔宇药业、山东一方制药、山东中健康桥制药、修正药业等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领域的积淀,发挥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优势,协力做优做特临沂现代中药这一优势产业,提升临沂现代中药品牌效应。推出一批疗效确切的中药创新药和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中药改良型新药;支持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鼓励企业针对名优产品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积极开展临床评价,开发一批符合中药特点的新剂型,培育中药新品种;支持经典名方和中
16、药配方颗粒产品开发,鼓励企业把握国家支持中药经典名方开发的政策机遇和山东省中药配方颗粒省级试点机遇,加快中药经典名方和中药配方颗粒的工艺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支持道地药材基地建设,鼓励各县区依托特色中药材资源,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开展相应中医药材溯源基地的认证工作;支持道地药材精深开发,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依托当地特色药材资源,加快药食同源产品开发,上市一批中药复方制剂和天然药物,成体系推出一批金银花、山楂、全蝎、银杏、太子参、丹参等系列产品;支持中药现代化升级,鼓励企业优化中药提取、纯化、制剂工艺,构建覆盖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标准体系和溯源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水平。3 .生物制药依托鲁南制药、罗欣药业、张江生物、甘李药业等企业在生物药领域形成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围绕基因工程和新型疫苗等创新前沿和关键技术,加强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快重组单克隆抗体药物、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