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2820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包装要求、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附录A(规范性)绿色包装要求A. 1通用要求包装应符合相应类别产品的质量及卫生标准要求。A.2指标要求A. 2.1 一次性包装应可降解,其中一次性塑料餐饮具降解性能应符合GB/T 18006. 3的要求,一次性塑料袋降解性能应符合GB/T 38082的要求。A. 2.2可重复使用、可循环、可再生包装应使用单一材质,不得使用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聚苯乙烯(P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0H)、热塑性聚乙烯醇(TPVA)为原料,如因功能需求必需使用不同材质,不同材质间应便于分离,其总厚度不得低于25 m0A. 2.3包装中溶剂残留量、苯类溶剂残留量、铅、汞、

2、镉、铭总量以及铅、铝限量应符合GB/T 10004的要求。A.2.4包装外应有材质、降解性能和循环等特征的清晰标识。A. 2. 5直接接触食品材料应保持基材本色,不印刷。A. 2.6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如需印刷应采用绿色印刷工艺,其中平版印刷应符合HJ 2503要求,凹版印刷应符合HJ 2539要求。印刷过程使用低VOCs油墨,油墨应符合HJ 2542或HJ 371要求。A. 2.7包装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相关政策要求。附录B(规范性)企业包装限塑及绿色包装替代工作考核评价表包装考核评价要求见表B.1,采用文件审查结合现场检查的考核方式,总分70分。表B. 1企业包装考核评价表序号考核内容(条款

3、及要求)分值赋分依据14. 1通用要求4. 1. 1企业应选用符合附录A规定的绿色包装,优先选择通过绿色认证的包装。4.1.2企业应优先选择可重复使用、易循环再生的包装,一次性包装应符合GB/T 18006. 3或GB/T 38082中规定的可降解要求。4.1.3企业应采取措施鼓励自带包装的客户。25现场查验企业如有采购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或包装未能提供符合相应类别产品的质量及卫生标准要求的报告,本项得0分。4 企业采购的包装提供符合商品包装政府采购需求标准要求的证书或检测报告,总分10分:1)符合要求的比例超过80% (含)得10分;2)符合要求的比例为40% (含)-80%,得6分;

4、3)符合求的比例低于40%,得0分。B 企业采购的包装中溶剂残留量、苯类溶剂残留量、铅、汞、镉、铭总量以及铅、铝限量符合GB/T 10004的要求,提供检验报告,得4分。 现场查验包装标识可清晰体现包装材质,体现可重复使用、循环或者降解等特征,得2分。 现场查验食品接触包装保持基材本色,不印刷;不直接接触食品包装如需印刷应采用绿色印刷工艺,使用低VOCs印刷油墨,有绿色印刷标志及油墨的检测报告。均符合要求得4分,超过一半得2分,不足一半得0分。 鼓励客户自带包装1)自带包装比例超过50% (含),得5分2)自带包装比例为10% (含)-50乐得3分3)自带包装比例低于10%,得0分此项为a)

5、b) c) d) e)项计算得分的加和。24. 2减量化要求4.1.1 1企业应选择适宜包装,外卖包装最多不超过3层,空隙率不超过30%,空隙率按照GB23350-2021 计算。4.1.2 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如采用可重复利用的包装或采用纸、天然材质等环保型塑料替代材料。4.1.3 包装上的印刷颜色不得超过6色,印刷使用油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含量应不大于5% (以重量计)。151、现场查验外卖包装层数及空隙率,并提供按GB 23350-2021计算的自检报告。均符合要求得5分,超过一半得3分,不足一半得。分。2、现场查验企业如有采购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或

6、包装未能提供符合相应类别产品的质量及卫生标准要求的报告,本项得0分。a)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一次性塑料包装的使用,采购包装符合4.2.2要求80驱(含)及以上,得5分:符合4.2.2要求50%(含)-80%,得3分;低于50%,得0分b)企业应采取措施减少包装印刷色数,采购包装符合4. 2. 3要求80% (含)及以上的,得5分:符合4. 2. 2要求50% (含)-80%的,得3分;低于50%的,得0分表B. 1 (续)序号考核内容(条款及要求)分值赋分依据34.3可循环要求4. 3.1企业应提供消费者多种选择的可重复使用包装或可循环包装方案,并提供操作指引。4. 3.2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第

7、三方机构等建立可循环包装共享平台。4;3鼓励企业采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可循环包装识别、追踪和再利用系统。15现场查验企业采购的包装宜为可循环或可降解类型的包装。a)企业应提供消费者多种选择的可重复使用包装或可循环包装方案,并提供可操作指引。占比大于企业采购包装80% (含)以上的,得5分;50% (含)-80%的,得3分;低于分%的,得0分。b)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第三方机构等建立可循环包装共享平台。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得5分;建立并未运行的,得3分;未建立的,得0分。c)c)鼓励企业采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可循环包装识别、追踪和再利用系统,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得5分;建立并未运行的,得3分;未建立

8、的,得0分。44.4回收及废弃要求4.4 . 1企业应采取措施对可重复使用或可循环包装进行回收,以实现其重复使用或循环要求4.5 .2包装上应有明确的材质类别及标识,并通过书面的方式告知消费者该包装对应的再利用或处理方式,需要回收的应提供便捷的回收渠道。4.43企业应通过积分反馈、绿色信用等激励机制引导消费者将失去使用功能的包装返还至回收点4.4.4餐饮企业应与外卖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包装回收体系。15企业应采取措施对可重复使用或可循环包装进行回收,以实现其重复使用或循环要求,企业采购包装上应有明确的材质类别及标识。a)企业通过书面等方式告知消费者该包装对应的再利用或处理方式并为回收提供便捷的回收

9、渠道。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得5分;建立但不运行的,得3分;未建立的,得0分。b)企业应通过积分反馈、绿色信用等激励机制引导消费者将失去使用功能的包装返还至回收点。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得5分;建立但不运行的,得3分;未建立的,得0分。c)餐饮企业应与外卖物流企业合作建立包装回收体系。建立并实际运行的,得5分;建立但不运行的,得3分;未建立的,得0分。操作和管理要求考核评价要求见表B 2,采用文件审杳的方式,总分30分。表B. 2企业操作和管理考核评价表序号考核内容(条款及要求)分值符合情况得分15. 1组织管理5. 1.1企业应制定并实施一次性塑料包装减量工作计划,并规定量化考核指标。225.1.2

10、企业应建立包装绿色化管理制度,每年应设定专人专岗专项经费保障量化考核指标实现。235.2采购和供应商管理5.2.1企业应依据附录A制定包装采购制度和技术要求,并传递给供应商。245.2.2企业应制定包装供应商管理要求和名录,优先选择经过绿色认证的包装供应商并定期评价。255. 2. 3企业宜采用或建立绿色包装供应链平台提供绿色包装产品并定期评价。365.3客户管理5. 3. 1企业应书面告知协议客户使用可降解、易回收、可循环的包装。175.3.2企业应提供区别化的可选方案,鼓励客户优先选择可循环包装,如需使用一次性包装,应使用可降解材质。285.4运行管理5. 4.1 企业应制定一次性塑料包装

11、消耗量的管控目标,并通过相应措施促进目标的达成。395. 4. 2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包装操作规范,明确不同类物品所用包装的使用要求。2105. 4.3企业应制定并落实内部考核和奖惩机制,并对绿色包装使用情况开展常态化自查。1115.5 宣传培训5.5.1企业应制定绿色包装宣传方案,并部署和开展绿色包装宣传活动。1125. 5.2企业应制定实施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制度,并针对一线人员开展包装操作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2135.6统计报告5. 6. 1企业应制定实施包装分类统计管理制度,明确统计范围、统计内容、责任部门、统计频率等。1145. 6.2企业应建立绿色包装工作台账,并做好采购量、使用量、包装材质、循环使用情况、回收情况等内部数据汇总和统计分析。1155. 6. 3企业应按要求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本企业绿色包装推进工作信息和数据,包括一次性塑料包装的减量情况、绿色包装的采购、使用、回收再利用等情况。2165.7信息公开5. 7.1企业应通过网站、海报、企业公众号等方式向社会公开承诺年度限塑措施和目标。1175. 7. 2企业应通过网站、海报、企业公众号等方式主动公开企业在绿色包装方面的进展和成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统计图表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