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甲醇又称木醇或木酒精,目前依然属于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毒物。1965年国内任引津等报道了31例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病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先后发生多起群体误服甲醇兑酒的非职业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穆进军等人报道,1998年1月下旬山西省平鲁、朔州等地区相继发生了因饮用含高浓度甲醇的假酒所致的急性中毒事件,6例患者死亡,295人住院治疗;邓元友报道,2003年12月云南元江县发生特大假酒(甲醇)中毒事件,中毒91例,死亡5例;江朝强报道,2004年5月11日,广州市某区出现五十多人饮用甲醇含量超标散装白酒导致急性甲醇中毒事件,死亡1例。1概述1.1 理化性
2、质甲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分子量32.4,沸点64.7:C,爆炸极限6.0%36.5%,自燃温度240。C。可与水、乙醇、苯、酮、醛和卤代母类等溶剂混溶。1.2 毒性急性甲醇毒性在不同动物种属有很大差异,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目动物具有较高毒性。有报道,兔经口摄入甲醇3m1kg没有观察到毒性反应;而有人口服5m1甲醇导致中毒、口服IOnII40%甲醇导致失明、口服30m140%甲醇导致死亡13接触机会甲醇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粘膜吸收。国内近年来的急性甲醇中毒以摄入含有甲醇假酒的食源性中毒为主;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可以见于甲醇的生产和运输、化工、医药、能源等行业,例如生产甲醛、甲
3、胺、摄影胶片、塑料、杀菌剂、油漆稀料等作业场所甲醇空气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时(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甲醇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25mg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50mgm3)o由于餐饮业的发展,国内近年来有生产“固体酒精”火锅燃料造成急性甲醇中毒的报道,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以呼吸道吸收途径为主;国内外均有甲醇经过皮肤吸收造成急性中毒的报道。1 .4中毒临床表现急性甲醇中毒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睛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可以出现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等多脏器损害。a)潜伏期急性甲醇中毒临床上存在明确的潜伏期,无论通过何种途径吸收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224小时,
4、少数患者可达23天。通过口服途径中毒者,潜伏期和摄入剂量有关,有口服纯甲醇后40分钟出现临床症状的报道;同时摄入乙醇,可以使潜伏期延长。b)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较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嗜睡、意识模糊等症状,很少出现乙醇中毒时的欣快感。严重者出现昏迷、癫痫样抽搐。C)眼部症状视力障碍较早出现,可在口服后1小时或数天后出现,最初表现为眼前黑影,闪光感、视力模糊,重者视力急骤下降,甚至完全失明。视力障碍出现时间多比全身中毒症状的时间要晚。在中毒的急性期,凡视力减退者多有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急性甲醇中毒病人常有视野的改变,典型的视野改变是致密的旁中心暗点或中心暗点及周边视野向心缩小。
5、周边视野向心缩小多见于中毒的晚期,早期单纯的周边视野向心缩小比较少见。急性甲醇中毒的早期眼底改变是视神经乳头边缘模糊,视网膜动脉变细或痉挛,静脉充盈扩张,视网膜可出现水肿,少数可有点状出血或渗出。以往认为,急性甲醇中毒的视觉损害主要是因为视网膜病变,近年来的临床及实验病理研究证明,甲醇中毒眼损害位于视神经,而不是视网膜。病理改变有两种类型,即视神经的坏死和视神经的脱髓鞘病变。d)代谢性酸中毒程度较轻者往往没有明显症状,通常是在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时被发现。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可以出现头痛、嗜睡、意识障碍、呼吸节律和幅度的改变。e)其他吸入高浓度甲醇可以引起眼睛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中毒者常伴有
6、恶心、呕吐和腹痛;部分患者合并有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和心电图改变。2 .监测与预警卫生、商检部门要对散装白酒的生产、销售环节进行定期卫生检验管理(国家蒸僧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81中规定:以谷物为原料者甲醇WO.04克/100毫升;以薯干及代用品为原料者甲醇W0.12克/100毫升),防止把甲醇及非饮用酒精当作饮料或掺入饮用酒类出售。卫生监督机构、工商管理机构和质量监督机构一旦发现有甲醇超标商品存在,应立即相互通报,同时发出预警信号(黄色预警);当发现有甲醇超标商品已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时,则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橙色预警),报告给当地行政机构,采取封存控制措施,追缴售出的商品,随访有关人
7、员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当对中毒信息报告中的甲醇中毒信息及时分析,如2例以上急性甲醇中毒信息报告,应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橙色预警);在短时间内(12小时)接到5例以上急性甲醇中毒的紧急信息报告后,须立即发出预警信号(红色预警)。医疗机构在短时间内(12小时)接诊2例以上疑似急性甲醇中毒病例后,须立即向当地职业病防治机构报告(发出红色预警)。3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3.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调查人员进入甲醇生产、储存现场调查时,如果怀疑或确认现场甲醇空气浓度超出国家卫生标准,必须穿戴防护服,达到C级以上防护标准。在怀疑饮料、酒类制品甲醇含量超过卫生标准时,现场采样人员采集饮料、酒类制
8、品样品,不必针对甲醇穿戴防护装备。医疗救护人员在甲醇生产、储存现场救护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患者时,必须穿戴防护服,达到C级以上防护标准。医疗救护人员在救治饮料、酒类制品甲醇消化道急性中毒患者时,不必针对甲醇穿戴防护装备,但是应当避免皮肤污染。3.2 现场调查的内容a).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针对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事件,调查对象包括涉及甲醇的生产、运输、储存流程以及相关场所的甲醇空气浓度、防护设施状况、人员接触状况等内容。针对生活性急性甲醇中毒事件,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的各个环节,测定食品中甲醇含量,调查甲醇含量超标食品的销售地域范围和购买人数及数量等。b)中毒事件相
9、关人员的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中毒患者、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生产人员、采购人员、销售人员、餐饮业服务员等)。调查内容包括进食时间、进食物质、进食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食品的加工方法、食品的来源等。C)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如某一地区接连出现此类事件,则调查内容还应包括同一地区是否同时销售来源相同的可疑食品、饮品,是否存在过集体共同进餐的场合,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采样,例如食品、饮品和人体生物样品的甲醇含量测定等。3.3 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a)所有中毒患者有甲醇共同接触史;b)中毒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眼睛损害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的临床
10、表现;C)在怀疑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时,现场甲醇空气浓度在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明显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在怀疑生活性急性甲醇中毒时,血液和食品等样品在的在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检测,检出超出卫生标准或安全标准含量的甲醇。三项均符合可以确认为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关于急性甲醇中毒的参考诊断分级标准,见附件2。3.4 急性甲醇中毒事件的鉴别诊断急性甲醇中毒需要与急性胃肠炎、急性异丙醇中毒、急性氯甲烷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群体性痣病等鉴别,鉴别要点见附件3。3.5 提出现场控制措施的建议经过现场调查初步确认为急性甲醇中毒事件后,应立即向处理中毒事件领导机构提出收集并封存所有可疑中毒食品和其他可能导致本
11、次中毒事件物品,以及患者呕吐物、血液和其他救治患者的医疗废弃物的建议;所有直接接触者都应被列为观察对象进行至少48小时医学观察。4 .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4.1 采集样品的选择作业现场空气样品、可能导致中毒的饮料、酒类和中毒患者的血液是首选采集的样品。另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初步确定现场应采集的食品样品种类。4.2 样品的采集方法a)气体样品空气样品的采集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样量100m1;硅胶管采样,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体积。b)液体样品(酒类或饮料)使用具塞或加盖的塑料瓶,采样量20d;c)血液样品使用具塞的抗凝试管盛放,采血量4.3 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所有样品采集
12、后最好在4。C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如无条件冷藏保存运输,样品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测。所有实验室检测完毕的样品,应在冷冻条件下保存3个月,准备实验室复核。4.4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从预防急性甲醇中毒发生的需要,可以利用甲醇速测盒(方法编号CDC/SB108)对酒类产品中甲醇含量进行经常性卫生检测,具体方法见附件4。在发生可疑急性甲醇中毒事件时,利用酒醇速测仪检测现场饮过的酒类中甲醇含量,是急性甲醇中毒常用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具体方法见附件5。4.5 实验室检测方法血液中甲醇含量测定,不仅对急性甲醇中毒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是指导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参数,可以选择顶空气相色谱法或直接
13、进样气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甲醇的含量,具体方法见附件6。作业现场甲醇空气浓度测定,有助于职业性急性甲醇中毒的诊断,具体方法见附件7、8o5 .中毒现场的医疗救援现场医疗救援首先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且医疗救援资源相对不足时,应开展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5.1 现场检伤分类(1)绿标为轻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头晕、头痛、多汗、胸闷、心悸、恶心、呕吐、腹痛、腰痛、视力模糊、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表现。(2)黄标为重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步态蹒跚,嗜睡或意识模糊,甚至昏睡和澹妄,癫痫样抽
14、搐,精神症状明显;轻度紫细、气急、哮喘、明显咳嗽咯痰;脉搏大于120次/分,微循环恢复试验大于1秒,大动脉搏动微弱;畏寒发热、皮肤黄染。(3)红标为危重症患者,具有下列指标:昏迷,癫痫持续状态;重度紫细,三凹征明显,鼻翼扇动,呼吸大于30次/分,剧烈咳嗽并咯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哮喘持续状态;寒战高热,脉搏小于50次/分或大于150次/分,微循环恢复试验大于2秒。(4)黑标为濒死或死亡患者,同时具备下列指标:瞳孔散大;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5.2现场医疗救援a)对于职业中毒患者,应当立即将其移出生产作业环境,有皮肤污染者尽快除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b)对于经消化道中毒患者
15、,立即进行催吐,有条件时及早洗胃,并给予活性炭(成人用量为50-100g,儿童用量为1gkg,配成15%混悬液)口服。有皮肤污染者尽快除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c)以无菌纱布敷料或眼罩覆盖双眼,予以避光保护。d)轻症患者一绿标对于成年患者,肌内注射地塞米松IonIg,儿童用量见附录9。e)重症患者一一黄标尽快开放静脉通路,对于成年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20mg,5%碳酸氢钠溶液150200InI静脉输注;儿童用量见附录9。f)危重症患者一红标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实施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尽快开放静脉通路,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成年患者,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30mg,5
16、%碳酸氢钠溶液20OnII静脉输注,;儿童用量见附件9。5 .3患者的转运a)红标患者首先应在中毒现场急救点进行急救处理,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优先转运至有条件进行血液净化的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b)黄标患者在给予现场急救措施后,立即转运至有条件进行血液净化的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c)绿标患者在给予现场初步急救措施后,首先在中毒现场急救点进行医学观察,一旦红标和黄标患者转运完毕后,及时转运至化学中毒医疗救援基地或综合性医院治疗。6 .医院内的医疗救援6.1 核实中毒患者的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中毒患者到达医院后,首先由急诊科接收,负责医生与救护车负责转运的医生进行中毒患者交接。交接完毕后,负责医生应当立即通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