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水利5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水利50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新中国水利50年新中国成立5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水利建设,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把治水放在重要位置,对水利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领导与组织全国人民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兴修了数以万计的各类水利基础设施,为保障国民经济进展与社会安定发挥了巨大作用。50年来,从50年代、70年代到90年代,水利建设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进展阶段。这三个阶段,水利上了三个台阶,并积存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1 .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作出了从根本上解决淮河问题的英明决策,领导全国人民掀开了中国治水的新篇章。从治理淮河开始,到修整、加固黄河、
2、长江堤防,开挖引黄济卫人民胜利渠,修建荆江大堤与分洪设施,同时先后建成了官厅、佛子岭、梅山、大伙房等17座大型水库。由于水利建设方针正确,大部分效益较好,成绩显著。在50年代初期,毛泽东、党中央曾多次提出了兴建三峡水库与南水北调的问题。195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水利建设提出:“务必切实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中型为辅,必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兴修大型工程”的水利建设方针。并提出:“还务必注意掌握巩固与进展并重,兴建与管理并重,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原则”。但随后到了1958年“大跃进”的特殊历史时期,在“左”的口号与方针下,违反自然规律,无视基建程序,急于求成,高指标,瞎指挥,在淮北地区大搞河网化,使水利建设
3、处于失控状态,这个时期,尽管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但在高速进展的同时,掩盖了工程设计标准低与质量比较差的问题。50年代后期,1958年1月,党中央在南宁会议上曾议论建设三峡问题。1958年3月党中央在成都会议上曾因河南一篇文章谈到以“蓄(以蓄为主)、小(小型为主)、群(群众自办为主)”与“排(以排为主)、大(大型为主)、国(依靠国家为主)”的治水思路与看法,引起了在治水思路上“蓄、小、群”与相对应的“排、大、国”的两种意见。会上毛泽东曾指出,“排、大、国同蓄、小、群是对立统一,逐步认识。蓄、小、群为主,当然也要一点排、大、国。三峡、三门峡只有国家力量才行”。在会上曾提出这里是否具有多快好省与少慢
4、差费的两条路线问题?这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三峡水利枢纽与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的决议;提出了长江流域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统一规划,全面进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同时提出,需要正确处懂得决下列七种关系: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这七种关系务必互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轻重缓与先后次序进行具体安排。会上还提出,打开通天河、白龙江与跳河,借长江济黄、丹江口引汉济黄、引黄济卫、同北京连起来的调水方案。1958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贯彻执行“小型为主,以蓄为主,社办为主”的三主方针时,应注意到在以小型工程为基础的前提下
5、,适当地进展中型工程与必要的可能的某些大型工程,并使大中小相结合,有计划的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水利工程系统。并提出制订规划问题,除了各地区进行规划工作外,全国范围的较长远的水利规划,首先是以南水(要紧是长江水系)北调为要紧目的。马上江、淮、河、汉、海河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系统的规划,与将松、辽各流域联系为统一的水利规划,应加速制订。1958年11月郑州会议上,针对19561967年全国农业进展纲要(草案)中要求,从1956年开始,在七年至十二年内,基本上消灭普通的水旱灾害。毛泽东曾指出,“消灭水旱灾害”要加上“最大限度地工并指出,水旱灾害“大部归人管,一部归天管”抗御水旱灾害的辨证思想。195
6、9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冬春水利建设的指示中再次明确,“群众性的兴修水利运动要继续贯彻执行以蓄为主,社办为主,小型为主,与大中小型工程相结合的方针,全面规划,综合利用”。要求,把水管好、用好,使它发挥最大效益,这个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各大江河流域规划制订,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都非常明确,至今仍可作为我们修定流域规划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基础。2 .六十年代60年代初期,1961年12月,中央在批转农业部与水电部关于加强水利管理工作的十条意见中指出,“当前水利问题不是再新建多少工程,而是如何巩固已得成就,完成尾工配套(包含平整土地)等工作,使它们充分发挥效益”。1962年11月,农业部在全国
7、农业会议上提出“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群众为主”的冬修水利方针;同年12月,水电部在全国水利会议上提出:“巩固提高,加强管理,积极配套,重点兴建,并为进一步进展制造条件”的水利工作方针。那个年代由于治水思想的不一,曾将“大跃进”时,淮北地区的节节拦蓄,“一块地对一块天”,大搞河网化的做法推广到易盐碱的冀、鲁、豫平原、黄、淮、海平原。加上当时大搞引黄只灌不排,造成了一灌、二堵、三淤、四涝、五碱的严重的涝碱灾害,产生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大面积的次生盐碱化。直到1965年8月水电部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寨精神,小型为主,全面配套,狠抓管理,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的“水利方针以后,才统一了思想,
8、一些错误做法也随之得到纠正。但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这个时期修建了大型水库80多座,在一定程度上又重复了“大跃进”年代的一些错误,以致水利上遗留问题增多。特别是三门峡水库的兴建,尽管在防洪、防凌、灌溉、供水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但由于对水土流失治理过于乐观,导致三门峡水库的泥沙淤积严重,被迫进行改建,教训十分深刻。在50年代与60年代,淮河、长江、黄河、海河、辽河都曾先后发生过流域性大水,其中,1954年江、淮大水、1958年黄河大水、1963年海河大水造成的缺失比较巨大,尽管水利上存在上述的种种问题,但这个时期修建的水利设施在抗御洪水中确实发挥了很大作用。在60年代初期
9、,也曾发生连续的大旱,譬如,1959年1961年三年连续干旱,灾害影响至IJ1o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受旱面积3659万hm2(5.5亿亩),成灾率42%,干旱缺水直接威胁到粮食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固,特别是北方地区在历史上粮食就不能自给,要靠南方调进。因此,在60年代,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历史上形成的“南粮北调”的局面,从1965年开始,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北方京、津、冀、鲁、豫、陕、辽、内蒙古八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会议,国务院的领导亲自带队到受旱省、区部署抗旱水利工作。1966年周恩来总理又亲自主持北方八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会议,这些重要部署为扭转“南粮北调”奠定了基础。(二)
10、第二阶段(七、八十年代)1 .七十年代进入70年代,1970年12月26日,毛泽东、党中央决定兴建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对加快水电建设与兴建三峡水利枢纽奠定了基础。1972年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少雨,受旱面积3070万hm2(4.6亿多亩),成灾率44%,重旱区在华北。对此,1973年国务院召开了北方十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抗旱工作会议,对解决北方农牧区的缺水问题进行全面部署。这两次会议掀起了北方地区打井开发利用地下水、进展农田灌溉、大搞治水、改土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的热潮,加上1963年海河大水以后,根治海河的基础,到70年代末期,1978年是特大干旱年,范围广、时间长,全国受旱面
11、积高达4017万hm2,成灾率达44.7%,但由于水利设施抗旱能力的提高,全国粮食总产量比上一年还有所增长。通过30年的水利建设,华北地区的干旱缺水有了一定的缓解,70年代末“南粮北调”的局面从根本上得到了扭转,应该说水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70年代里,只有淮河发生过特大洪水,板桥、石漫滩两座水库垮坝失事,缺失巨大。这个时期要紧是华北地区城市的水源紧缺问题逐步显露,京、津两市出现水源危机,从大连到厦门等沿海一些城市用水紧张,国务院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80年代初期曾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城市用水问题,会议明确指出,解决水的问题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城市缺水是因过去城市进展的政策性错误所致,要注意节约用水。
12、会议提出熟悉决缺水与组织实施的具体方案,同时讨论了成立国家水资源委员会的动议。这些举措对缓解京、津两市用水紧张局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使沿海一些城市缺水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从总体来看,全社会与有关部门对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足够的准备、高度的重视。譬如,南水北调东线方案,1978年通过现场审查,1979年在天津召开专家论证会议,但由于某些人为因素,影响了东线工程的实施。2 .八十年代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水利部于80年代初期,在总结三十年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1981年提出把
13、水利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1983年把“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作为水利工作的方针,1984年明确“水利要从为农业服务为主转到为社会经济全面服务;从不讲投入产出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1983年国务院决定积极进展小水电,建设100个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1985年国务院转发了水利工程水费核定、计收与管理办法。1988年,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颁布了中华人民共与国水法,确立了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逐步走向依法治水的轨道。整整十年水利的改革与进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轨道。但是,在70年末到80年代初,当时报纸上开展农业思想的讨论,其中对水利建设议论颇多,这些不一致的议论对水利的认识带
14、来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当时对中国如何办水利事业在认识上存在不一致的看法,1982年在国家计委的直接指导下,国务院农村进展研究中心曾专门召开了水利建设问题讨论会,着重讨论了华北地区水利问题,这次会议的讨论纪要曾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确信。但由于80年代初期,国家财政体制己进行了改革,因此,当时对水利认识上的偏颇,仍然导致水利投入大幅度减少。在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水利改革滞后,加上过去水利建设遗留下的工程设计标准低、质量比较差,又缺乏经营管理,以致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抗灾能力下降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导致了农田灌溉面积出现了十年排徊的局面。这个时期,19801982年、
15、1986年、1989年都发生过严重干旱,不仅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且农业后劲不足问题开始显露。对此,1986年农口五个部门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对农业问题的重要指示,向中央提出的“关于保障农业持续稳步增长的八项建议”,得到了中央的原则同意,并在资金与物资上加大了投入力度,水利建设相应得到了加强。1989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加强了水利建设。总的来看,80年代,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数量增长上尽管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加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与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加强了水利设施的经营管理、逐步调整了用水结构,水利工程的效益显著提高,为保障农业持续稳固增长与经济社会的
16、快速进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这个时期,国家对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两大水利枢纽先后组织论证,并经国家批准列入计划,为90年代开工兴建奠定了基础。(三)第三阶段(九十年代)1 .九十年代的三大灾害进入90年代,水旱灾害与水污染频繁发生,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这三大灾害每年造成的经济缺失分别为100亿、350亿、540亿美元,合计近IOOo亿美元,约占占全国年GDP的15%左右。2 .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水利建设的重大决策面对90年代水利面临着水多、水少、水脏与水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指出,中国水的问题始终是个大向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水利问题的严重性。要认真研究水的问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是应该未雨绸缪。通过认真学习党中央的重要批示,随之全党与全社会对水利的认识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强水利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91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把水利作为国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