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43880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规划设计策略摘 要: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不仅具有提升景区形象的功能,同时作为景区外来车流、人流的交通集散转换地,其交通容量首先应该满足旅游高峰期的客流量与车容量,并对换乘内部与外部空间的规模、功能作出合理的规划设置。文章针对典型的山地地形项目,通过深度分析,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多动线设计等设计方法打造一个建筑的景观性景区交通综合体。关键词:山地景区;交通综合体;功能布局;多动线;景观性1 项目背景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之美誉。百里杜鹃景区主要旅游季节在4-5月花季时期,据统计在景区花季时期,高峰

2、期西出入口每天接纳20万人次,主要集中在上午2小时和下午2小时。 目前景区门口是台阶式的综合停车场,四周无商业配套,导致旅客进出入时停留时间非常短,景区大门后面50m处有少量初级商业和低端民宿,并不能满足游客吃、喝、玩、乐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提出建设景区交通综合体的要求。2 优劣势分析2.1 地形复杂作为景区交通枢纽,用地宜平坦。原始场地高差较大沿繁花路南北高差接近30m,且中部为25m左右的低洼地带,地形较为复杂。2.2 交通设施不完善项目南北向为30m宽市政路,东西向为20m宽规划道路。目前景区交通仅依靠繁花路,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即使后期规划道路实施,场地的完整性又无法保证,交通矛盾

3、尤为突出。2.3 合理的管理措施由于场地限制因素较多,考虑到项目的特殊性,景区管委会采取特殊交通管制方式,即高峰时期此区域仅为车行。在未进入核心景区前,人只能在建筑内部活动,此路段只为车行服务。高峰期车辆从繁花路进去南侧地块落客,然后通过规划路返回城市,整个行进路径形成单向循环极大缓解交通压力。3 设计策略3.1 “快进慢出”目标下的功能分区用地呈山地地貌,地形起伏多变。西南侧为进入景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花繁路),东西向规划支路将用地拆分为南北两块(如图 1所示)。本项目的核心诉求是满足百里杜鹃景区花期旺季的游客集散功能,实现面对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等情况下的游客安置、疏导功能;完善百里杜鹃景区游

4、客交通模式,实现进、出等多动线,多次分流。南区设置交通枢纽,通过繁花路径直安全且完整的连接入口,不同交通之间的干扰小,降低安全隐患。进景区前在该区域落客,人流车流快速转换,实现“零换乘”。人流通过在该区域换乘电瓶接驳车,实现快速进入的目的。北区设置返程等候区,景区集闭园时间集中,大量人流在此聚集商业潜在价值大,通过电瓶车接驳到南部地块,在此换乘回到城市。3.2 入园多动线设计为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匹配性,巧妙利用繁花路高差(道路坡度8%)(如图 2所示),实现社会车辆、旅游大巴、网约车的分流。不同类型车辆分层停车落客,车流不交叉保证换乘过程的連续、顺畅性。通过垂直交通将客流提升到二层售票大厅

5、,实现快速换乘。3.3 建筑的景观性麦克哈格提出设计要结合自然,因此任何一个建筑都不可能脱离开它所处的环境孤立存在,必须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良好的契合关系。本项目的设计尊重原始地形地貌,因项目现场高差较大,除必要的广场空间及建筑外,其余位置对原始地形做优化处理,形成入园前的景观,提供休憩游玩的小环境(如图 3所示)。 将景观性纳入交通空间设计范围, 发挥边缘效应以带动周边的环境活力。3.3.1 竖向设计南北地块形成大台地关系高差5m,采用错层连接的方式使接驳电瓶车路径形成通路,东西向规划道路原始地形较低是南北向两座山体会水面(如图 4所示)。对地形进行整理,规划道路采用架桥的方式处理,洼地做景观

6、处理,将周围壮丽的自然山体景观引入外部人行交通空间的视线环境中,将周围自然山体景观、人文景观引入外部人行交通空间的视线环境中,增加交通空间的视觉体验,展示景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如图 5所示)。3.3.2 商业落位本项目次要诉求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现有旅游商业及旅游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游客等候及停留的时间,增加休闲、购物等选择;提升游客在进入景区前的旅游体验,增加休闲商业、文创零售、餐饮服务等。并通过商业区域建设,在百里杜鹃花城与百里杜鹃景区之间构建 一条休闲缓冲带,承接部分城市休闲需求。项目商业业态考虑到北区,集中时间段“爆发式”返回游客的停留带来潜在商业价值,电瓶接驳车停靠点设置在负一层,上

7、盖3层退台式商业。同时为契合原始地形商业采用多入口、多首层的设计模式,提高商业价值,便于运营招商。保留沿繁花路一侧较大的自然山体,使商业“盒子”被景观环绕。各层商业屋均做景观处理,每层之间通过内部交通空间及外部坡道连接,可达性、开放性、趣味性都大大增强(如图 6所示)。参考文献:1 沈华晨.旅游区游客中心规划设计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95.2 杨旸,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换乘空间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9.3 赵晓芳,王湘.图说交通建筑设计M.同济大学出版社,2014.4 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M.台北:尚林出版社,1985.5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6 肯尼斯W格里芬.交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电力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