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家长学校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上家长学校案例.docx(2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让不爱运动的儿子练上太极拳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但具体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很多父母却说不出具体的目标,往往只有“出人头地”之类的模糊概念,有的父母甚至把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强加到孩子头上,自己不会弹钢琴就逼孩子学钢琴,自己不会跳舞就逼孩子学跳舞,自己受了上司的气就指望孩子以后当大官,自己赚钱少就指望孩子以后发大财,把光宗耀祖的责任都压到孩子身上,这样的孩子从小承受着巨大的期望和压力,怎么能开心怎么能阳光?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人才和一台电脑的结构非常相似。一台好电脑有三层结构和一个联网接口,最底层是性能卓越的硬件基础,CPU速度快、硬盘容量大、显示器尺寸合适色彩漂亮等,对应人才就是首先要有一个健康
2、强壮的身体,脑子灵、体格好长得帅;电脑的第二层是操作系统,如果操作系统不稳定、经常死机或感染电脑病毒,这台电脑就不好用,对应人才就是思想品德和素质修养;电脑的第三层是应用软件,电脑必须安装应用软件才能做相应的事情,比如装上打字软件就可以打字,装上绘图软件就可以绘图,对应人才就是技能,就是学会什么专业掌握什么技术的问题,电脑的应用软件是可以装多个的,不需要了可以卸载掉另装一个,一个人也可以掌握多种技能,也可以改行;现在的电脑如果不能和其他电脑联网已经很难做事情,所以必须具备强大的联网能力,对应人才也一样,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不能和别人合作,如果没有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这个人才也很难成事。这是我选择
3、人才的思路,也是培养儿子的思路。基于这样的理念,我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基础,其次是人品道德,至于技能培训,大学里读书基本上就是在学习各种专业能力,孩子也可以一直有机会学习,而身体和人品是需要成年之前打好基础的,长大了再改可能就来不及了。所以,我特别关注儿子的身心健康。在学习方面我不会给他多少压力,喜欢就学,不喜欢就算,比如奥数学了几天说不喜欢就不去。硬要他学不喜欢的东西,让孩子痛苦不堪,会影响他的身心健康。我儿子比较文静,不喜欢体育锻炼,更不喜欢参加篮球足球这类拼抢类的运动,我担心高中特别是高考之前的高强度复习会让他身体顶不住,所以在他初中毕业准备上高中时,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我说:“
4、儿子啊,爸爸希望你大学毕业后出国读研究生,到时候我会给你出学费,但生活费必须你自己赚,否则你会被同学笑话的,你说说,你靠什么本事赚钱养自己呢?”他回答:“我教外国小朋友小提琴吧。”他当时正喜欢上学小提琴。“教小提琴是可以的,但小提琴是西洋乐器,外国人比你拉得好,另外外国人孩子也少,所以你这门手艺不一定赚得到钱,你再好好想想,有没有其他本事?”我继续逼他。他想了一会儿说:“没别的本事了。”“如果真没别的本事了,爸爸教你一招儿,中国留学生凡是没其他本事的,最后一招儿就是去中餐馆洗碗。你现在开始练习洗碗,3年高中加4年大学,7年时间一定会练成一个顶级洗碗高手,保证你出国后到哪个中餐馆都愿意雇你打工洗
5、碗,养活自己绝对没问题。是不是从明天开始,我们家的洗碗工作就由你全包了?”我知道他最不喜欢洗碗,他急得脸都憋红了:“爸爸,我还是想学别的,不想练洗碗。”“是啊,7年时间只要你肯好好练,什么事情学不会练不好呢?你不想洗碗,我再给你个提示,越是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在国外越有竞争力,文化的差异会造成吸引力,你想想什么东西比较有中国文化特色?”“我练太极拳行吗?他突然开窍了。我天天早上练陈式太极,知道这个运动比较符合他的性格,但如果直接叫他练,估计他是不会愿意练的,现在为了不洗7年碗,就宁可选择练7年太极拳了。“好啊,太极拳的确很有中国文化特色,又能健身,外国老人小孩都可以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你先
6、别急,明天去会所练一次试试,喜欢了才学,不喜欢我们再想其他办法,好吗?我还是欲擒故纵一下。第二天带儿子去会所太极馆,我悄悄和教练说:“男孩子都喜欢力量喜欢英雄,只要不弄伤他,你摔他几跤他就一定会喜欢学了。”教练说明白了,就让我儿子出拳去打他,越使劲越好,结果每次都是没看清楚就被摔倒在地,儿子见太极拳威力这么大,高兴得咧着嘴笑个不停:“爸爸,我就要练这个。”自己喜欢练起来就会努力刻苦,一个暑假下来,已经学会了基本的一些太极套路,陈式太极拳中间有发力有跳跃有快动作,不像杨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慢慢吞吞的,足以让他越练越喜欢。高中3年里,由于他每天都练太极拳,无论学习多紧张,都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状态,保证了
7、高考的正常发挥。入校时同宿舍8个同学里他的力气最小,到毕业时他的力气最大,这也提高了他的自信心,让他更阳光更开朗。我儿子上大学后,曾到美国交流一个学期,美国那所大学有个副校长是台湾人,拉上美国校长一起让我儿子教他们练太极拳,多了和校长们的交流机会,让他很自豪。儿子在QQ里很高兴地给我留言:“爸爸,你当时说练好太极拳过7年会有用,没想到现在就用上了,谢谢爸爸啊。”让不爱运动的儿子坚持练上了太极拳,成为一个健康阳光的小伙子,我也特别有成就感神童母亲忏悔录:17岁进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魏永康的母亲曾学梅。魏永康获得的奖状。魏永康家厕所的门上,都写着“打油诗”。儿子两岁识千字17岁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
8、却遭退学母亲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今忏悔:“是我害了他”这是一个有关神童和他母亲的故事。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他的“神迹”有:两岁掌握IOOO多个汉字,四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八岁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3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从此,“神童”魏永康和母亲曾学梅,就陷入了命运的“漩涡”之中。2003年,魏永康
9、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学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神童”儿子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1岁3个月大的魏永康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是什么让母亲讲出如此绝情之语?故事还要从1984年的冬天说起。1984年12月,湖南的天气愈发寒冷,华容县下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为了带孩子,31岁的曾学梅把1岁6个月大的魏永康,带到自己的单位饮食公司,“那天特别冷,饮食公司也基本没什么客人。”在几乎所有员工都百无聊赖的时候,他们发现了曾学梅身边仅有1岁多的永康。“你会写字吗?”一个员工逗着还不怎么会走路的魏永康。正在地上爬来爬去
10、的魏永康点了点头。“嘿!你写字,每写一个字,就给你一粒花生米。”说着,他向永康晃了晃手中的一把花生米,顺便给了永康一粒。尝到又酥又香的花生米后,魏永康明白了,只要写下字,就能得到花生米,于是他就用粉笔趴在地上写了起来。从最简单的“人”字开始,魏永康为了能够获得花生米使出浑身解数,在冰凉的水泥地板上写下了七八十个不同的字,也因此,获得了七八十粒花生米。当魏永康已经不会再写其他字后,大人们沸腾了起来。这是魏永康最初的“高光”时刻。其实,曾雪梅在魏永康1岁3个月时,就开始教他写字,到了魏永康两岁时,他已经能够掌握IOOO多个汉字。“神童”的称呼就此传开。“名扬”全省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
11、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这是他们称呼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叫过。”曾学梅说。尽管如此,但魏永康的“神迹”在偌大的县城中,已传得神乎其神,被越来越多人知晓。4岁时,他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后来,魏永康连小学也只读了二年级和六年级,到1991年10月,年仅8岁的魏永康连跳几级,进入县属重点中学读书。也是从1991年开始,湖南省内的媒体发现了这个小县城中的“神童”,并进行了报道。“华容神童”进一步升级成了“湖南神童”、“天才少年”。此前,曾学梅对儿子一直坚持着“默默无闻”的低调态度。但自从媒体报道之后,曾雪梅的名字,连远在邵阳的娘家人都得知了。1978年恢复高考时,许多家乡的同学、老师都
12、来信,让曾雪梅回去报名参加高考,但那时,曾学梅已经结婚。尽管放弃高考,她还是坚持每天学习,特别是在儿子出生之后,她开始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影响儿子。“墙壁”教育在魏永康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曾学梅学习时,喜欢将需要记住的东西写在墙壁上,同时,她还将自己心中的想法,编成“打油诗”写在墙壁上。走进魏永康的家中,除了客厅的墙壁挂着魏永康父亲魏炳南的遗像,其他并没有任何挂饰,墙壁上大多写着四句的“打油诗”,和一些数学公式,以及一些日语和英语。墙壁上一人多高的位置,贴着一张书本大小的“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这句“名言警句”,是曾学梅教育儿子时经常去强调的一点,只有
13、“知识”的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智商。曾雪梅说,客厅墙壁上的“打油诗”和日语、英语,都是她写下的,老旧的墙面曾经写满过了一回,已被粉刷掉了。她的“学习”方式同样影响到了魏永康。在魏永康曾经居住的房间内,临近床边的墙面上,写着“睡觉之前看此墙”,下面则是些需要记住的公式。以此来强调自己需要记住的内容。魏永康在学习方面的天分和智商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从上中学以后,获得了各类的奖状和证书,“奥林匹克竞赛化学二等奖、三等奖”、“物理学竞赛二等奖”、“(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获奖等等,令他的“神童”之名更加“名副其实”。1996年,13岁的魏永康以总分602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成为当地年纪最小的少年大学生
14、。一路“陪读”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从魏永康8岁上中学开始,曾学梅就开始了她的陪读人生。1991年,在中学领导的安排下,曾学梅在学校附近租了一所小房子。在“智商”教育一路凯歌之时,曾学梅对魏永康的“情商”教育似乎并不怎么看重,甚至完全忽视了。1994年,曾学梅从百货公司下岗,这也让她更加专注地将精力放在了孩子的身上。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曾学梅都不让魏永康插手,每天早晨连牙膏都要挤好,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甚至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亲自给他喂饭。“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魏永康自己曾
15、说,小时候妈妈总是把他关在家里看书,从不允许他出去玩。只要有女生打电话给他,他妈妈都说他不在家,担心分散他的精力。因此他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周围的同学也渐渐疏远了他。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曾雪梅一手包办。“我心想,他将来长大离开我,人这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不晓得他已经形成习惯,改不过来了。”曾雪梅说。1996年9月,魏永康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湘潭大学。曾学梅强烈要求陪读。考虑到魏永康年纪确实太小,生活尚不能自理,学校特地安排曾学梅做勤杂工补贴家用,还划拨了一套一室一厅的住房供他们母子无偿使用。母亲陪读的生活,也一直持续到魏永康大学毕业。“恨他不死”她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
16、去被车撞死。2000年5月,17岁的魏永康以总分第二的成绩考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成为硕博连读研究生。曾学梅并没有感到会有什么问题。她觉得“儿子那么聪明,很快就能学会的”。但事与愿违,脱离了母亲的照顾后,魏永康“失控”了。他完全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热了不知道脱衣服,大冬天不知道加衣服,穿着单衣、跋着拖鞋就往外跑;房间不打扫,屋子里臭烘烘的,袜子脏衣服到处乱扔;他经常一个人窝在寝室里看书,却忘了还要参加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为此他有一门功课记零分,而没写毕业论文也最终让他失去了继续攻读博士的机会。2003年7月,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学梅说,当她来到北京的中科院后,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还指着旁边车水马龙的道路,让儿子去被车撞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