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艺术本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概论艺术本质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艺术概论艺术本质论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他们的共性;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同他们的关系;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名词解释:艺术: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
2、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论述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在上层建筑领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即承认政治对艺术的影响关系,同时又承认艺术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独特观点。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艺术总是为上升的经济关系通过进步的政治所决定,并且反过来给政治以及经济以积极的
3、影响;而没落的艺术则是为没落的经济关系通过反动的政治所决定,并且反过来为其政治以及经济服务。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在阶级社会中,各个统治阶级的道德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创作,使艺术维护其道德规范进而维护其经济基础。另一方面,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论述艺术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艺术与宗教,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来看,许多艺术现象都同宗教联系在一起,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他们是互相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即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宗教对艺术
4、的影响,从根本上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主要在于宗教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它的教义必然对艺术严加约束,把艺术当成吹捧和巩固自己的手段,从而限制了艺术发展的自由和独立性。另一方面,宗教在对艺术的否定中又包含了对自身的否定,艺术在宗教的束缚下发展到一定时期,又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即反过来利用宗教实现自己的本质。从世界范围和人类历史来看,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从根本上讲,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只能是经济基础,宗教和艺术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悟内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宗教与艺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艺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宗教也通过虚构来塑造
5、形象并以此来解释世界,包括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可是在真实性上,宗教和艺术是完全不同的。宗教只需要空虚的幻想,不要求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而艺术则要求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关于形象性,宗教和艺术虽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说,真正的宗教形象不同于艺术形象,只是宗教观念的外化,是普遍性的符号。我们所要强调的是,宗教形象与宗教艺术不是一个概念,宗教与艺术不是一个事物。作为宗教对象的神,它所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作为艺术对象的艺术形象,它所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欣赏它的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论述艺术与哲学
6、的区别和联系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而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就一般常识而言,美学观总要指导和影响艺术的创作,而艺术创作实践又要反过来影响美学观的形成和发展。哲学认识世界、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理论的方式。重点是事物的本质、规律,以范畴、理论体系揭示事物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去掉一切个别事物的偶然性,是高度抽象的,根本远离了事物的实际形式。与艺术的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形象相比较,哲学是抽象的,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抽象的真理,它以普遍性、必然性的形式反映世界或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必然性的内容。这正是哲
7、学与艺术不同的。艺术是作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之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之中表现普遍。哲学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理知,而艺术则作用于人们的理知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二、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简述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属于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属于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庞大的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
8、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它的发生和发展,归根结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对其发生反作用。艺术也与其他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他们有各自的特性,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家只有在生活的源泉中开采矿藏、吸取营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并真诚地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他的创作才会具有生命力。作为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不同于作为中间环节的其他意识形态。尽管他们之间有着共性,但终究是不同的社会事物,不能混淆,更不能相互替代。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9、,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所谓全面的社会生活,即包括了从物质的社会生活到精神的、情感的社会生活的整个领域,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全部当面。所谓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即是说,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也可以反映处在一定社会生活中的人们的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而且还可以反映人们的各种梦想、幻想、情感、情绪、愿望、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艺术家的创作具有充分选择的自由和无限广阔的天地。题材上,艺术家即可以选择那些他们感兴趣的社会事物、社会事件,也可以选择那些能够寄托他们思想感情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还可以选择那些他们再度发掘并认
10、为有价值的古代神话、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甚至梦幻景象,以做出自己独特的审美观照和审美阐释。表现方式与手法上:艺术家既可以选择那些描绘性的、再现的或具象的形式,也可以选择那些非描绘的、表现的或抽象的形式。他们的任何选择都是从某个方面、以某种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这一点却是艺术的根本社会性质。在更深层次上解释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是一种思想关系、社会意识形态,思想关系是反映物质关系的,意识形态是反映经济基础的。作为特殊的意识形态的艺术不同于作为中间环节的其他意识形态。政治、法律、道德等都是经济的直接反映或集中表现,却不能完全反映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只能是局部的或部分的社会生活的反映。而艺术却既可以反映经济
11、基础,又可以反映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而且还可以反映宗教、哲学等其他更高的特殊意识形态,是全面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三、艺术与社会生产: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名词解释: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具体地说,它作为一种生产,是一种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对象化的实践;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乍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自己特有的目的。艺术生产: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艺术活动是作为与
12、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二是,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O简述“艺术生产”理论的内涵及意义。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有着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概率地说,马克思首先把人类的社会生活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大部分,把社会关系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两大部分,认为精神生活或思想关系只是物质关系过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艺术就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同时,又从生产实践的角度指出,人类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13、需要所进行的生产,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而艺术生产只是精神生产的一个部门,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它一方面以物质生产为基础,有着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不同于一般物质生产的特殊性。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物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
14、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客观世界。认识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对于避免走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异化的弯路,健康地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艺术生产的异化情况主要表现为:第一,艺术生产的目的已经不是为了精神消费,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享受,而是为了生产而生产,为了利润而生产,为了满足积累个人财富的需要而生产。第二,资本主义的商品价值规律左右和支配了艺术生产,艺术品的
15、价值也以其实现赚取利润的多少作为评判的标准,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相对立,艺术品变成了商品。第三,从事自由自觉的精神创造的艺术家成了像工人一样的受雇佣的劳动者,高尚的精神劳动成了一种受资本经济规律支配的制造特殊商品的生产。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条件下,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应该作为真正的精神生产实现其本质,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为根本目的。艺术家不是被雇佣的劳动者,而是真正自由的审美创造者。社会主义时代的艺术家可以而且应该自由而自觉地进行艺术生产,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第二节、艺术的认识本质一、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艺术是对世界的
16、一种认识;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二、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名词解释:形象性:一切文学艺术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可以说,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也有的理论家把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审美性等看做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简述艺术形象的特性。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也有的理论家把真实性、典型性、情感性、审美形象看做是艺术形象的重要特征。涵盖在艺术形象当中的这些特征又概括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简述艺术形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