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568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3.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1 精品.ppt(5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 班组安全行为规范养成第一节 班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 一、主动学习的安全行为养成 1、认真参加学习培训。 2、主动自学。 3、自觉苦练技能。 4、对主要动作展开要领分析,动作分析,由作业动作的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实现动作的最优化、精细化。二、主动了解安全信息的安全行为养成 1、准时参加班前会和班后会。 2、现场交接班时熟悉各种情况。 3、认真学习各种安全信息报和其他安全信息。三、自觉服从的安全行为养成 1、自觉接受对“三违”的处罚教育。 2、自觉接受各种安全监督和现场指导。 3、自觉爱护、维护安全设施。 4、用顺从、服从的姿态执行规章制度。 5、行为动作要规范, 6、不侥幸冒险、偷懒投机、麻痹

2、松懈。四、自我身心调适的安全行为 1、高度重视休息和饮食起居。 2、尽量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3、妥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4、当疲惫伤病、体力不支或情绪波动、精神萎靡时,一定要告诉领导。第二节 班组安全行为养成的方法 一、安全确认法 1、“安全确认”的形式包括: 1)文字确认 2)信物确认 3)语言确认 4)信号确认 5)警戒确认2、“手指口述”行为的养成 “手指口述”的要求是: 1、在操作前,用手指着被操作的物或行动去处, 2、眼睛随手观察, 3、刺激脑子同时思考, 4、把最关键的话大声的说出来。二、“六预”法 1、预知预想 2、预报预警 3、预防预备安全心理工程安全心理工程违章操作心理举要违

3、章操作心理举要 一、侥幸心理一、侥幸心理 是许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化,在现实工作中,对发生侥幸心理的人时有所见。 a. 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b.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 一、侥幸心理一、侥幸心理 a. 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缺乏安全知识,技术水平不低,而是“明知故犯”中新网8月3日电 综合消息,发生特大瓦斯事故的河南省禹州市文殊镇兴发煤矿,井下2名被困矿工已被救出,事故确认有24人遇难。按规定正在停产维修期间,私自违规生产引发事故。 一、侥幸心理一、侥幸心理 b.违章不一定出

4、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分析分析 如果发生了330次同类事故,其中造成伤害的仅有30次(1+29);其余300次虽属事故,但不发生伤害,伤害事故与不伤害的事故,二者的比例为:1:10。 129300二二 、惰性心理、惰性心理 也称为“节能心理节能心理”,是指在作业中尽量减少能量支出,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凑合就将就凑合的一种心理状态,也是懒惰行为的心理依据。a. 干活图省事,嫌麻烦。b. 节省时间,得过且过。启动采煤机,请先调整好牵引链启动采煤机,请先调整好牵引链三、麻痹心理三、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口是心非。盲目自信。a.盲目

5、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以老同仁居多)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不得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正在移动的液压支架下面有人,以免前梁落下伤人三、麻痹心理(续)三、麻痹心理(续)

6、 a.是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产生麻痹心理。 b.是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c. 是因循环守旧,缺乏创新意识。正在工作的采煤机滚筒旁边,不得停人正在工作的采煤机滚筒旁边停人手抓着柱帽时,不得开动液压推溜千斤顶四、逆反心理四、逆反心理 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阳奉阴违,口是心非。把撑柱打在液压支架拉架千斤顶的缸体上五、逞能心理五、逞能心理 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

7、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b.长时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要用专用工具在支架保护下进行挑顶或处理伞檐不使用专用工具在支架保护下进行挑顶或处理伞檐六六 、凑趣心理、凑趣心理 也称凑兴心理凑兴心理。是在社会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融洽而在个体心理上的反映。 a.个体为了能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温暖,喜欢凑热闹,寻开心忘忽所以。 b.过火的玩笑,伤害成员之间的感情,产生误会和矛盾。七、冒险心理七、冒险心理 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明知山有

8、虎,偏向虎山行。 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八、从众心理八、从众心理 是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a.是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九、无所谓心理九、无所谓心理 表现为尊章或违章心不在焉,满不在乎。 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b.是对安全问题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c.认为违章是必要的,不违

9、章就干不成活。 在无支柱保护的顶板下回柱十、好奇心理十、好奇心理 好奇心人皆有之。是对外界新异刺激的一种反应。以前未见过,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是一些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安全。 因周围发生的事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真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真纳闷,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十一、情绪心理十一、情绪心理 情绪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不良的情绪状态是引发事故的基本原因。情绪变化主要由应激事件对心理影响产生的,诸如:家庭暴力、离婚、家庭成员患重病或死亡、子女就业困难、家庭不和睦、操心日常开支、本人患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等。 情绪是心境变化的一种状态。 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 高度兴

10、奋导致不安全行为。十二、十二、 技术不熟练技术不熟练 遇险惊慌遇险惊慌 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甚至茫然。 无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 学习班结束了,可他照样找不到安全出口学习班结束了,可他照样找不到安全出口十三、十三、 工作枯燥工作枯燥 厌倦心理厌倦心理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甲:看,风筒已破成这样子。乙:已下班了,快走。甲:看,风筒已破成这样子。乙:已下班了,快走。十四、错觉下意识心理十四、错觉下意识心理 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一位配电工,自己在高压柜区域用绳子拉了一个禁区。

11、在禁区外工作一会后,突然闯进禁区,把实际存在的危险区域错误地感觉为安全区域,结果触电身亡。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十五 心理幻觉近似差错 莫名其妙的“违章”,其实是人体心理幻觉所致。有一个汽车司机因妻子刚生小孩,回家心切总希望沿途放行绿灯,到达交叉路口时竟将红灯视为绿灯,发生撞车事故。十六、十六、 环境干扰判断失误环境干扰判断失误 在作业环境中,温度、色彩、声响、照明等因素,超出人们的感觉功能的限度时,会干扰人的思维判断,导致判断失误和操作失误。从事故的发生时间分析从事故的发生时间分析 有资料表明:触电事故在6、7、8三个月占全部同类事故的50%以上,这多少与

12、气候条件是相联系的。从事故发生的地点分析从事故发生的地点分析 企业发生事故多是看来平时是比较安全的作业区。这说明企业员工在所谓安全地区的工作,对事故危险性的意识大大减少;而在危险区域则提高了警惕性。从事故发生的年龄因素分析从事故发生的年龄因素分析 2005年某市对企业事故进行统计,企业因事故死亡的工人中,30岁以下的占了63.4%,25岁以下的青年工人发生事故占60%左右。 由此可以看出,30岁以下的企业员工是事故发生的高危人群。从事故发生的工龄因素分析从事故发生的工龄因素分析 国外学者比较了有3年经验的639名年轻工人和一组552名有相同的经验的老工人,在18个月期间,年轻工人组的事故发生率

13、为每1000小时是4.0次,而老工人组为3.4次。研究认为,1一3年工龄的年轻工人事故最为频繁;在这之后,事故率下降,直至65岁的工人事故率最低。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情绪的控制与调节工作快乐,生活就是天堂;工作痛苦,生活就是地狱工作快乐,生活就是天堂;工作痛苦,生活就是地狱平衡心理术活在当下融入生命,融入生活,融入生命,融入生活,融入今天,融入快乐。融入今天,融入快乐。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忘掉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往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自称安慰自称安慰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要是火柴在你的衣袋里

14、燃烧起来了,那你应当高兴,而且要感谢上苍,多亏你的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手指头扎了一根刺,那你应当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要是有穷亲戚到别墅来找你,那你不要脸色发白,而要喜洋洋地叫道:挺好,幸亏来的不是警察 自契诃夫生活是美好的。 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自称安慰自称安慰心理平衡术心理平衡术-让失去变得可爱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

15、损失中看到价值 一、发泄的方式一、发泄的方式 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排解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之“发泄。” 二、宣泄的方式二、宣泄的方式 情绪压抑,有时不宜一下子发泄出来,可采取宣散疏导,逐渐发泄的形式。 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合理宣泄合理宣泄 三、升华的方式三、升华的方式 排除不良情绪最根本的办法,是建立良好而稳定的心理状态,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 四、转移的方式四、转移的方式 各种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避免接触强烈的环境刺激,有时是必要的,但最好是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的意义,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 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合理

16、宣泄合理宣泄 五、超脱的方式五、超脱的方式 当你心情不快、痛苦不解时,你可以漫步在绿树成荫的林荫大道上或视野开阔的海滨边,大自然可使你舒畅气机,忘却忧烦,寄托情怀,美化心灵。 另有运动宣泄、书写宣泄、倾诉宣泄、洗澡宣泄。 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合理宣泄合理宣泄平衡心理术平衡心理术选择参照系选择参照系不平衡心理缘于比较,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比不平衡心理缘于比较,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比较较“参照系参照系”的选择的失误。的选择的失误。“我为没有鞋子而烦恼,在街上却碰到了没有脚的快乐的人。” 心理平衡术心理平衡术-知足常乐知足常乐多欲多苦海,少欲少烦煎。知足人常乐,无病胜神仙。多欲多苦海,少欲少烦煎。知足人常乐,无病胜神仙。身长七尺汉,卧地一床眠。有衣身一件,不忧为虫膻。身长七尺汉,卧地一床眠。有衣身一件,不忧为虫膻。钱财随手过,何必日夜担。儿孙自有福,厚薄宿业牵。钱财随手过,何必日夜担。儿孙自有福,厚薄宿业牵。教养识礼仪,守法敬人天。随缘营福化,勿迷牛马甘。教养识礼仪,守法敬人天。随缘营福化,勿迷牛马甘。福荫过为恶,终果泪斑斑。食饮方度命,过量是痴贪。福荫过为恶,终果泪斑斑。食饮方度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发展战略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