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596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制度-行车事故与标准化作业 精品.ppt(9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 标准化: 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它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标准化的实质: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标准化的目的: 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 每次喝茶大约有以下工序: 1、烧水:15分钟; 2、买茶10分钟; 3、收拾桌椅2分钟;4、洗刷茶具2分钟;5、沏茶1分钟。 问题: 如何安排才能达到最优?用最短的时间完成喝茶的准备工作?而且保证质量。 选择: A:1、买茶,2、收拾桌椅,3、洗刷茶具,4、烧水,5、沏茶。 共用30分钟。 B:1、烧水,2、买茶,3、收拾桌椅,4、洗刷茶具,5、沏茶。 共用16分钟。

2、两种作业顺序的分析: 1、设定目标: 相同效果的情况下,时间最少,成本最低。 2、过程: 通过分析、实验的方法确定最优方案; 合理分配各个工序的时间、作业动作和关键; 3、结果: 最优的方式达到的结果必须达到或超过原工作方式的结果。 为什么选用B作业方式? 1、合理选择了作业程序,能够做到平行作业; 2、没有增加工作量; 3、作业时间比A作业方式缩短了接近一半; 4、其最后结果与原作业方式取得的结果相同。 科学管理: 所谓科学管理,就是依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规律和客观经济规律对企业进行管理,而各种科学管理制度的形式,都以标准化为基础。 科学管理主要针对于经验管理。 经验管理包括按长期积累的重复性工

3、作经历和管理,按个人喜好工作和管理等等。 在确定使用B作业方式后又遇到新的问题。 1、烧水时盛水量是多少? 2、沏茶时茶叶放入量是多少? 经验管理方式: 1、盛水不要太满,距壶口两指即可。 2、茶叶一小把即可。 经验管理的特点: 1、有长期工作经历者,能够掌握工作要领,熟练操作; 2、无工作经验或短期工作经验者,不能掌握工作要领,经常出错。 3、无量化标准,无法大面积推广。 4、学员理解和接受能力不一样,造成作业结果差异较大。 采用科学管理方式: 1、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优的盛水量,并进行量化,如某种型号的水壶盛水自壶底起20cm或距壶口4CM。 2、经过多次试验,确定最优的茶叶放入量,并进行

4、量化,如确定每500g水放入5g茶叶。 3、将试验推广到其他型号的容器上,根据所得到的结果确定一个一致的、规范的和易于操作的量化数据,并形成制度进行推广,要求每个人按这个准确的数值去工作,如规定各种水壶的盛水量为水壶容积的80%,并在壶身上做好标记刻度,此制度即为标准。制定、发布和实施的过程即为:标准化。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 标准化的基本原理通常指统一原理、简化原理、协调原理和最优化原理。 统一原理: 就是为了保证事物发展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对事物的形成和功能或其他特性,确定适合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的一致规范,并使这种一致规范与被取代的对象在功能上达到等效。 统一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1、统一是

5、为了确定一组对象的一致规范,其目的是为了保证事物所必须的秩序和效率。 对不同的对象进行分类,使相同类似的一组对象执行一样的标准。 明确其目的和需达到的效果。 统一的原则是功能等效,从一组对象中选择确定一致规范,应能包含被取代对象所具备的必要功能。 在实行标准化,节约了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后不能降低质量。 对于铁路来说,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不能因追求效率而忽视安全。 统一是相对的,确定的一致规范,只适用于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旧的统一就要由新的统一所代替。 当标准不适应当前工作和生产需要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确定的要求制定新的标准。 简化原理: 就是

6、为了经济有效地满足需要,对标准化对象的结构、形式、规格或其他性能进行筛选提炼,剔出其中多余的 、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并确定出满足需要所必要的高效能的环节,保持整体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 简化原理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简化的目的是为了经济,使之更有效的满足需要; 2、简化的原则是从全面满足需要出发,保持 整体 构成精简合理,使之功能效率最高。所谓功能效率系指功能满足全面需要的能力。 3、简化的基本方式方法是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对象进行科学的筛选提炼,剔出其中多余的、低效能的、可替换的环节,精炼出高效能的能满足全面需要所必要的环节。 4、简化的实质不是简单化而是精炼化,其结果不是以

7、少替多,而是以少胜多。 协调原理 就是为了使标准的整体功能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必须通过有效的方式协调好系统内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确定为建立和保持相互一致,适应或平衡关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协调原理包含以下要点: 1、协调的目的在于使标准系统的整体 功能 达到最佳并产生实际效果。 2、协调对象是系统内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系统与外部相关因素的关系。 3、相关因素之间需要建立相互一致关系(连接尺寸),相互适应关系,相互平衡关系,有关各方利益矛盾平衡,为此必须确立条件。 4、协调的有效方式有:有关各方面的协商一致,多因素的综合效果最优化,多因素矛盾的综合平衡等。 最优化原理 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

8、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这样的标准化原理称为最优化原理。 有记录的标准化一般认为由秦朝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鉴于各个诸侯国间不同的文字、度量衡、钱币等造成的流通障碍,强行统一了文字、度量衡、钱币等各个方面 ,使得“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为中华民族的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后历朝历代都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了标准化,但均没有秦始皇进行的深刻和影响巨大。 古代标准化的特征: 1、标准由主要靠摸索和模仿形式产生变为有意识的制定。 2、标准化活动涉及范围扩大。 3、标准化活动中的政治和军事因素增加。 4、标准化还不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

9、5、标准化没有理论指导。 6、标准化发展不平衡。 近代标准化 自从近代工业革命开始,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相对于企业管理、产品质量、生产工序的标准相继制定和推广,不同程度的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但初期的标准化并非科学的标准化,由于组织、管理制度不合理,怠工、浪费、劳资对抗等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致使生产率低下。 管理的革命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文斯洛.泰勒(1856-1915) 毁誉参半的人 一个在死后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人;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成为野兽般

10、残忍的人;一个与工会水火不容,被迫在国会上作证的人;一个被现代管理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这个人就是泰勒,管理思想发展史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 主要著作: 计件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的成就 泰勒的成就十分巨大,总结起来,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延续至今,成为现代管理理论的智慧根基。 1、首先采用实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开创实证式管理研究先河。 著名的三大实验: (1)铁锹实验; (2)生铁块搬运实验; (3)金属切削实验。 (1)铁锹实验 系统的研究铲上负载后,研究各种材料能够达到的标准负载的锹的形状、规格,以及各种原料装锹的最好方法的问题。 实验过程 工具的不统一改为统一;

11、工作量的不统一改为统一; 对待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工具; 管理与执行分离; 建立奖罚制度。 实验结论: 实验前,干不同的活拿同样的锹; 铲不同的东西每锹的重量不一样; 应当有一个效率最高的重量; 实验发现21磅时效率最高; 铲不同的东西拿不同的锹; 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实验结果: 平均每人每天的操作量从16吨增加到59吨,每个工人的日工资从1.15美元增加到1.88美元。劳动 力从400-600人减少到140人。 为企业每年节约了8万美元成本。 工人相应增加了工资。 意义: 将实验的手段引进到经营管理领域,计划和执行分离,标准化管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全面提高效率。 铁锹实验为科学管理思想奠

12、定了坚实的基础,使管理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这对以后管理学理论的成熟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标准化的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目前,标准化已形成了专门的学科和管理机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另外每个国家都有专门的标准化管理机构,作为国家标准的发布机构。 具体的标准也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标准化在我国虽早有雏形,但充分重视和提到议事日程上却是七十年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要加强标准化工作及其科学研究以应对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环境。改变和克服当前中国各行各业管理体制落后,生产效率低下,事故频出的落后面貌。 铁路运输的性质决定标准化在企业管理、运输生产过程中的

13、巨大作用。 铁路运输应始终坚持安全生产的方针,标准化必须突出这一方针和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兼顾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决不能以牺牲安全或忽视安全为代价片面追求效益,否则得不偿失。 古人云:无危则安、无损则全。安全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每一个生命得以延续的根本要求,是每个家庭幸福之根。安全与生命同系,安全与幸福同系保证安全,才能保证生命的质量。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2010年4月20日位于美国墨西哥湾,隶属于英国石油公司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和大火,造成11名工人死亡,钻井平台沉入海底,海底原油不断泄漏到海洋的严重事故,该事故不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

14、损失,而且由于大量原油漏到大海,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生态灾难,对墨西哥湾的损失估计超过上千亿美元,而英国石油公司直接用于堵漏的费用就高达数十亿美元,并且设立了200亿美元的赔偿基金,用于赔偿漏油造成的沿岸居民的经济损失,而公司的股票也一落千丈,这个曾经是全球500强第四的大型跨国公司已经到了靠变卖公司资产勉强度日的境地,而这一切只是源于一个责任事故。 一、铁路作业标准化的发展一、铁路作业标准化的发展 八十年代之前,铁路主要靠经验管理,虽然已建立了部分规章制度,但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尤其在培训新学员方面,以师带徒方式为主,徒弟学习老师的经验,学习效果如何一是看老师的水平,二是看学员的领悟能力,因此

15、,作业技巧和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八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铁路不断接触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新设备、新技术逐步推广应用,列车运行速度逐年提高、列车运行密度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和运输效率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以往的经验再也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标准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为适应形势发展、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最根本的保障和措施。 实行作业标准化。就是把作业人员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与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将其标准化,就形成了科学的方法。 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作业人员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取更有效的工作方

16、法,进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只有实现了标准化,才能使作业人员在标准设备、标准的条件下工作,才能对其工作能力和成绩进行公正合理的衡量。 1、目前铁路实行的标准 一是国家标准(GB/T): 二是铁道部行业标准(TB/T):如接发列车作业铁路调车作业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车机联控作业标准等等。 三是铁路局企业标准(Q/JNT):如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车务系统 营业线施工作业车务作业人身安全作业标准等等。 1、标准的制定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 每个作业标准要求的制定都是在经过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反复比较、全面论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如人标对上下车的规定: (1)上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5公里/小时。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20公里/小时。人的最快速度大约为36km/h左右,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速度大约为25km/h左右,通过对作业人员上车时动作的分解,再去除10公里的安全余量后,上车不超过15公里/小时属于安全速度,绝大多数人能够做到,因此上车定为15公里/小时。 (2)在站台上,上下车时,车速不得超过10公里/小时。主要考虑到站台上上下车时万一没有抓牢站稳,则有可能跌入站台下,进而侵入限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发展战略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