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71451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院2023年中山大学受援规划.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西x民族大学医大学受援工作规划为了落实新一轮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更好地做好教育援X 工作,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我院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为西X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培养更多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建 设者和接班人。现将西X民族大学医大学受援工作规划如下:一、医大学概况西X民族大学医大学(前身医学系)成立于1963年10月, 1981年开始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成为了西X自治区和 平解放以后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医学教育基地。2010年更名 为医大学。40多年来,医大学先后开办了临床医学、护理学、 预防医学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等专业,为西X自治区的建设和发展 培养了一大批医疗卫生本专科专门人才。

2、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 已成为了西X医疗卫生战线的骨干和高原医学专家。目前承担了 西X自治区面向农牧区定向医学生(全科医生方向)免费培养工 作。目前,在编教职工60人(含11名临床课教师),专任教师 41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22人,讲师13人,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历的8人(2人在读),具有硕士学历的20 人。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在校生规模达 到950名。2010年取得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授权。医大学拥 有一个西X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一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二个西X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一一生命科学基础实验 室和高原环境与疾病基因相关研究实验室,在开展西X高

3、 原人类体质特征、西X少数民族群体遗传学研究、西X高原地产 X药以及西X高原地方病(大骨节病)的防治的研究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十一五期间,医大学在学校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下,教学的硬件建设取得了大发展,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较以前有 了大的改善。目前,医大学拥有较好的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实验 条件和手段进一步改善,形成了较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对加强 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的医学专门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 培养合格的西X区内急需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奠定了较好的基 础。同时,西X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作为医大学的教学实习医院, 临床课教学师资力量较强,为医学生的教学实习提供了有利条 件。但是,也应该看

4、到西X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对我系的 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和内地其他医大学校相比差 距还很大,迫切需要优秀的重点大学在教育理念、人才培养、学 科建设、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二、受援工作的指导思想紧紧抓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西X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新一轮教育援X的有利时 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上一轮对口援助的基础上, 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目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促进医大学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西X 十二五发展及实现西X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医学专门人才 支持。三、受援内容

5、按照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基本要求,结合我院十二五发展 规划,“十二五”期间,医大学受援项目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中山大学选派知名专家、教授在对口支援期间,帮助医大学 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建设。-帮助建设西X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一一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使之成为在区内和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帮助校级重点学科一一免疫学建设,力争在2015 年达到西X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要求。请中山大学和东南大学进一步指导帮助西X民族大学医大 学做好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加强基础医学下的二级 学科的队伍培养,使之尽快形成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 -中山大学每年在国家教育部单列下达的博士研

6、究生招 生计划内,招收我校基础医学学科上2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东南大学的硕士生招生单独考试名额内,每年招收我 院教师(含临床课教师)1-2名攻读硕士学位。- -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帮助我院相关专业教师完成研究生 课程学习,实现学历提高。-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每年根据专业学科接受我院进修、 访学教师若干名(次)。-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在我院举办部分国内外学术会议, 并为我院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提供帮助。-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与我院互派相关人员挂职,请中 山大学、东南大学派一名副院长到我院挂职具体负责指导师资队 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课程建设工作。- -邀请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医大

7、学、厦门大学等知名学 者担任基础医学相关二级学科客座教授,参与我院学科发展方 向、重大科研课题的协作等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结合专业邀请医大学教师参加该 校有关的学术会议,以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扩大医大学的影响。- -医大学每年选派一名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以高访学者 身份到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医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研修。二级学科建设方面:-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含药理学)办成区内一流在国内 有一定影响力的二级学科。从2012年开始,每年帮助我们联合培养2-3名抗炎免疫药 理学、分子药理学、临床药理学、高原病理生理学方面的硕士研 究生,争取5年后上述方向能够独立开展研究生层次教育

8、。-一一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帮助指导我院人体解剖学重点课程建设,使之成为自治 区精品课程。帮助解决一定数量的人体解剖陈列、教学标本和大体病理解 剖标本。安排在体质人类学方面有研究经验的专家来我院指导工作。(-)人才培养1、中山大学指导帮助医大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帮助医大 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规划,制定相关二级学科和 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帮助做好面向西X农牧区培养临床 医学(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中山大学、东南大学选派知名专家、教授为医大学兼 职教授,联合培养研究生。帮助完成体质人类学、药理学、免疫 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等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9、按照中山大学招收推荐免试硕 士研究生的办法,接收我院2名临床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优秀 本科生(少数民族学生优先)作为医大学师资队伍后备力量到中 山大学、东南大学临床医学或护理学专业定向培养研究生。-中山大学、东南大学推荐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来医 大学工作。(三)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科学研究通过帮助建设已有的“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究”和“生 命科学基础研究”二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 帮助完成-搭建高原相关疾病研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旨 在通过筛选高原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相关基因和蛋白,揭示高原 环境与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探索高原环境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 施。实现“高原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研

10、究“西X自治区高等学校 重点实验室成为教育部或国家民委支持的重点实验室。在开展高 原环境心血管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研究;高原环境骨关节病分子机理研 究;高原环境人类体质结构信息数据处理研究;西X少数民族基因多 态性研究;高原环境代谢性疾病机理研究;西X地产药用植物成分分 析与筛选利用研究以及高原病原生物学致病机理研究等取得突破。形 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科研成果。-帮助或联合建立西X自治区“X药用植物活性成分筛 选与分析实验室”和“ X药学基础研究实验室”建设,在此基 础上联合组建“X药筛选研究中心”。-一-在中山大学、东南大学著名专家、教授指导参与下, 帮助医大学教师合作,在开展“西X少数民族群体

11、基因研究”、 “西X地区乙型肝炎的免疫学研究”、“西X地区环境与人类健 康”、“18种X药的抗内毒素血症筛选研究”以及“西X地 区各民族肝药酶遗传多态性的相互作用研究”等科研方向上进行 合作研究,申报或共同申报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 项目,并形成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根据医大学师资、科研力量实际,选派具有一定科研 能力的专业人员,参与中山大学、东南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山大学、东南大学通过VNP技术提供对方图书资料、 中外文数据库的信息,并提供限量下载服务。(四)专业教学与实验室建设以帮助建设临床医学校级品牌专业为先导,在医学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给予支持帮助指导,力争使其成为

12、自治区级 品牌专业。-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在临床医学和护理学等专业的教 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人才培 养模式的综合改革对医大学进行指导、帮助。-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每年选派1-2名知名专家、教授 来医大学讲学或短期访问。并根据每学期课程情况,选派若干名 骨干教师来医大学支教。-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帮助医大学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 以及全科医生培训教育基地建设。- -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帮助实现生理学、人体解 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原 生物学、诊断学和免疫学等的一批精品课程建设,使 之逐一成为为校级重点课程和自治区精品课程。- -帮助指导创建先进的药理学

13、、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教 学实验体系:接受我们的老、中、青教师进修学习分子药理学、 抗炎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理论及研究综合性、 设计性和开放性实验运行机制及科学增效管理模式实验内容。- 希望对口支援院校创建化学作为通识教育平台课程方 面给予指导,能成为自治区通识教育师范课程。实验室建设-根据医大学实际,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分年度选派相 关学科专家,指导帮助医大学完成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基础医学 综合实验中心的建设,使其成为西X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 业开放本校的重点实验室,每年接受至少一名医大学中青年学科 带头人或实验技术人员,到该校接受培训。-中山大学、东南大学在医大学相关进修人员使用该校 科研仪器设备时能够提供方便。(五)学生交流培养中山大学护理大学每年接收医大学6T0名成绩优秀 的2年级以上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到该院交流学习一年。- -东南大学医大学每年接收医大学6-10名成绩优秀的 2年级以上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到该院交流学习一年。- -与东南大学采取联合培养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专 业学生工作。- -建议利用暑期(每年7-8月份)医大学组织30名学 生赴中山大学、东南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活动,以开阔我系学生视 野。同时邀请两校学生来我院交流。(六)附属医院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