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7659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太平天国灭亡的分封制度因素分析从封王角度看:太平天国灭亡,与“封地制”有关太平天国2700位王爷“分蛋糕”,彼此并没直接隶属关系,还见死不救,如同一盘散沙,被湘军各个击破。目录1 .“首义五王”时代,东王杨秀清名义上指挥全军12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推广“封地制”,诸侯见死不救33 .胡乱册封,封了两千多个王,一万多个丞相53.1. 第一阶段封王53.2.第二阶段胡乱封王93.3.恢复封王制,在同姓、亲信、实力派之间搞平衡103.4.滥封诸侯,政权运转失灵,局势一团糟113.5.失败原因剖析121.“首义五王”时代,东王杨秀清名义上指挥全军太平天国的实际缔造者,是南王冯云山,而不是天王洪秀全。

2、从宣传拜上帝教到组建队伍、策划起义方案,都是冯云山在操办。如此,南王冯云山创造“军师负责制”,军师手握实权,天王作为“虚位”元首存在。1848年,杨秀清、萧朝贵凭借“跳大神”的本领,先后取得“天父传言”与“天兄传言”的资格,快速崛起,力压洪秀全、冯云山。“天父”与“天兄”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维持信仰需要,洪秀全、冯云山做出让步。韦昌辉、石达开以巨额资产注入拜上帝教,家族力量强大,带着众多兵马参加金田起义,地位很高。但是,韦昌辉、石达开在“教权”方面欠缺,没办法跟杨秀清、萧朝贵掰手腕,只好暂时妥协太平天国如同一家企业,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都有自己的贡献和“股份”。1851

3、年12月,永安封王,杨秀清是东王、萧朝贵是西王、冯云山是南王、韦昌辉是北王、石达开是翼王,是为“首义五王”。理论上讲,东王可以“节制诸王”,军国大事都是杨秀清说了算,实则不然。从永安突围以后,杨秀清并不能真正节制萧朝贵。原因很简单,萧朝贵勇猛,麾下悍将众多,身体素质好,还是“天兄”。杨秀清身体不行,精力不够,难以跟“天兄”长期斗争,毕竟“天父下凡”也需要精力。萧朝贵究竟多狠?为了拉拢罗大纲,萧朝贵不惜“天兄下凡”,处死杨秀清的岳父陈来,而东王是一点脾气都没有。可以说,萧朝贵活着,杨秀清就不可能掌握全军,即便名义上“节制诸王”。1852年10月,萧朝贵千里奔袭长沙,只带2000兵马,以及林凤祥、

4、李开芳等悍将,兵力不足。杨秀清没有及时出兵增援,太平军无法全面合围长沙,萧朝贵亲自上阵拼杀,被炮弹打死。萧朝贵阵亡,杨秀清掌握大权,但西王麾下兵马众多,不一定听话。如此,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中原,麾下的2万精兵,几乎都是萧朝贵的旧部。结果都知道,北伐军覆没,孤立无援,十几位大将阵亡。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由于不具备“教权”资格,对杨秀清不敢有过多的反抗,基本都能听从指挥。杨秀清策划全局,排兵布阵,韦昌辉、石达开都会严格遵守,从而取得胜利。湖口之战,打残湘军主力;经营江西之战,横扫曾国藩湘军;连续摧毁“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除京师之围,都是在杨秀清指挥下取得的。可以说

5、,杨秀清是军事上的“领袖”,诸侯王都要听话,不敢不服从。当然,韦昌辉、石达开服从指挥,不是因为杨秀清的“恩泽”以及威望,而是因为他享有“天父传言”的资格。杨秀清表演“天父下凡”,装神弄鬼,韦昌辉、石达开不好揭穿,因为这关系到太平天国的稳定,但未必就真心服从。杨秀清也是明白人,韦昌辉、石达开手握重兵,若不是看在“天父”的面上,岂能甘愿听命呢?要知道,韦昌辉、石达开带来的“股份”非常多,自然不愿屈居他人之下。如此,杨秀清为了大权独揽,不断打击韦昌辉、石达开,还想剥夺他们的兵权,导致内部矛盾尖锐化。韦昌辉、石达开看来,听从东王指挥打仗可以,但想来瓜分我的“蛋糕”,剥夺兵权,这是绝对不允许的。1856

6、年,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秦日纲联手,发动“天京事变”,将东王杨秀清处死。1857年,石达开怒气冲冲,率兵外出“单干”,与洪秀全分道扬镶,宣告“首义五王”时代成为过去。2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推广“封地制”,诸侯见死不救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没有对错之分。杨秀清为了真正实现集权,需要打击韦昌辉、石达开,树立朝廷的威严。韦昌辉、石达开不愿意拱手让出权力,便支持洪秀全发动事变,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首义五王”时代终结,并不意味着洪秀全就能掌握权力,太平天国的军队掌握在将领手中,他们各自镇守一方。为何如此呢?“首义五王”时期,诸侯王都有自己的直属武装力量,洪秀全则是“光杆司令”

7、,不能直接管理军队。杨秀清、韦昌辉、秦日纲死后,他们的旧部占据城池,不接受朝廷调遣。石达开又率兵外出单干,公开挑战天王的权威。试想,如果洪秀全手握大权,全军都得听话,石达开岂能有胆量外出呢?1362年,朱元璋麾下首席名将,比徐达、常遇春地位还高的邵荣,想自己带兵外出创业,结果被朱元璋处死。朱元璋掌握大权,谁敢不听话?石达开出走,洪秀全别说“处死他”,还得派人去“哀求”,毫无尊严。如果说“首义五王”都是大诸侯,他们的旧部就是割据一方的“小霸主”,是山头主义下“寨主”。此时,洪秀全担心出现杨秀清第二,便极力强化既定的权力格局,让将领镇守各地,自己全权负责,不许他人干涉,建立独立“小王国”。那么,洪

8、秀全推行“封地制”后,究竟有多少个王爷呢?1864年,黄文英被俘虏时,在自述中说了这样一句话:“从两广来之人,即便没啥战功,也能封王,一共两千七百人。”2700位王爷,这是什么概念?都知道,常用汉字也就三千多,洪秀全几乎是把所有的汉字都用上了,也是千古奇闻。当然,这2700位王爷,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洪秀全还不让“重名”,也是高手一枚。1864年,李秀成在两江总督府写下数万言的自述书,对洪秀全封王做了一些阐述。洪秀全封王,目的是维持权力平衡,分割诸侯王的兵权,不希望他们权势过大。诸侯王麾下的将领,也都封王,彼此没直接隶属关系。所册封的诸侯王,如何取名呢?李秀成的说法很经典:封王太多,就在“王”的

9、旁边加上三点水,也就是“汪”,意思是“小王”。如果“小王”数量过多,其余则统称“列王”,没有实际爵位,属于“候补”,随时顶替。例如,康王汪安钧杀了谭绍光,又被李鸿章处死,洪秀全就把“康王”给了汪海洋。“封地制”下,诸侯王就是土皇帝,彼此没有明确隶属关系。诸侯王看来,自己的领地才是最重要,太平天国的其他疆土,与自己没啥关系,因为自己无法去分享一杯羹。如此,太平军作战时,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明知道城池守不住,他们也不愿保存有生力量,放弃城池,转移主力,而是与湘军死磕。因为,一旦离开了这座城池,他们就“无家可归”,就得寄人篱下,甚至会被战友吞并。例如,明知道九江守不住,林启荣就是不愿意突围,结果导致

10、17000太平军将士被杀。谭绍光不愿意放弃苏州,李秀成让他离开,谭绍光则死守,结果被“八大将”处死,全城40000将士被李鸿章屠戮。陈玉成为保住安庆大本营,不但损失了主力,还得罪了诸侯王,导致困守庐州时没人去救他。诸侯王坚守自己的领地,但队友并不愿意来救援,不想损失自己的兵马,去为他人火中取栗。陈玉成在安庆死磕湘军主力,李秀成不来救援,而是专心经营江浙地区,这是自己的领地。结果,陈玉成独木难支,主力损失殆尽,丢失了安庆。李秀成把江浙视为自己的领地,专心去经营,洪秀全却来分割权力,大量册封他麾下将士为王,划分领地,李秀成颇有怨言。结果,李秀成主持苏州保卫战,与淮军死磕,李秀成向曾经的旧部潮王黄子

11、隆、护王陈坤书求援,却没人理他。纵观太平天国后期战争,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一方面,太平将土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可歌可泣。另一方面,诸侯王见死不救,坐视队友苦苦挣扎,结果被清军各个击破。可以说,洪秀全后期的“封地制”是败笔,坑死了广大太平军将士。如果非要刨根问底,为何太平天国的诸侯王,彼此没有明确隶属关系,即便是杨秀清也不能真正掌握这支队伍。原因就在于,太平天国创业时,作为天王的洪秀全贡献太少,戏份不多,导致威望不足,没能凝聚人心,无法形成一个绝对的核心,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源。简单做个比喻,朱元璋是“独资”创业,名义上奉“韩宋”王朝正朔,小明王韩林儿压根管不了他。洪秀全则是“股份制

12、”公司,自己只是名义上的老总,诸侯王才是实际大股东。蛋糕还没做大,就想着如何多分一点,岂能不失败呢?3 .胡乱册封,封了两千多个王,一万多个丞相“劝世良言梦幻传,全承天命起金田。拜上帝中无上帝,太平国里有王权。始为黎民成半壁,终成皇帝败江山。愚民陈腐萧蔷祸,欺世偷名自墓眠。”这七言诗,总共56个字,却详细地描写了14年间太平天国的起因、经过、结果。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道光三十年,也就是1851年,整个政权总共经历了14年。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南方人民兴起的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农民起义。从1851年到1864年,在这14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等人

13、发动武装起义,后来建立太平天国。3.1. 第一阶段封王没起义之前的洪秀全一心考取功名,七岁入私塾的他,直至30岁,依旧没能考取功名,四次考试,四次落榜。在四次的考试中,洪秀全认为自己23年的苦读不能中榜,这些都不赖自己的能力,而是将责任推到清朝政府。偶然机会结识了杨秀全等人,带领汉族和壮族人民在广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在1853年3月定都于江宁,改称天京。当初的六人最后的下场都是比较惨的,洪秀全信奉基督教,他创造了拜上帝教,在会众帮助下发动的起义。自称为天王,然后将军权交给杨秀清。杨秀清自以为有了实权,利用“天父下凡”来要挟洪秀全称他为万岁,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误会不断升级,最后洪秀全让北王和翼

14、王杀了杨秀清。而这场内乱之后,太平天国便再无力对抗清军,打仗节节败退,亳无还手之力。洪秀全选择在1864年6月1日,在太平天国沦陷之日服毒自杀。西王和南王均在战场上身亡,北王让洪秀全杀害,翼王最后被清军凌迟处死。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提供了不少的契机,那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只持续了14年?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平天国灭亡的呢?要想知道为什么灭亡,就要说一说为什么想起义,而太平天国起义的目的就是“让农民翻身把皇帝当,谁不想当皇帝呢?人人都羡慕皇上,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还有后宫三千佳丽,但是皇上不是人人都可以当的。皇帝不仅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还要有自己的“心机”,为什么这么说呢?皇

15、帝不仅要管理自己,更要管理下属,让所有的大臣都死心塌地地跟着自己,然而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皇帝把大臣们分成“三六九等”,例如清朝官职分为九品,每一品又分为正和从,所以也称作九品十八阶。每个官职的选拔都有严格的规定和数量,确定人数便是第一大事,不能选拔过多或者过少。而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却封了两千多个王,一万多个丞相,底下的小官职更是没法数得清,这样的胡乱册封是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太平天国是农民武装起义,大家就模仿戏文的官职为参考,分为王、侯、丞相、军帅、组长等十三级,数量之多,让人咋舌。最开始起义的是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萧朝贵、韦昌辉、冯云山六个人,而他们的权利分配的却

16、不得当。六个人都是王,而洪秀全在名义地位上都是“老大”,权利也是几人之中最大的,杨秀清排位“老二”,他可以管控和约束其余四个人。这样的权利分配不均匀,迟早会酿成大祸,为以后的内乱之战留下祸乱。再后来出兵打仗,当初的六个人,有的死伤,有的被洪秀全赶走,六人之中只有洪秀全一个人。他怕没有人再忠于自己,他害怕底下的人会造反,于是他想到用钱和官职收买人心,给大家钱财和官职,便于管理人员。可是却封赏两千个王,一万多丞相,两万个将军,整个军队里没有小兵了,都是高官贵人了,还有谁会用真心去打仗呢?这个团队里,人人都是领导,这样的团队怎么会有发展呢?后来大家通过贿赂洪秀全得来领导的官职,在为官的人群里不断地出现庸才,这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团队里的高官拥有权利,开始吃喝享乐、不思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