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尿路的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尿管相关尿路的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导尿管相关尿路的预防控制制度与措施1 .置管前:严格导尿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根据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管理制度,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2 .置管时:在导尿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使用无菌导尿管和闭合式无菌集尿系统;最大限度的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黏膜;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3 .置管后:每天评价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每天要检查导尿管有无移位,导尿
2、管是否通畅,集尿系统有无破损漏尿;如果导尿管不慎脱落或导尿管密闭系统被破坏,需要更换导尿管;加强集尿系统的管理,保持集尿系统闭合,尽可能减少、缩短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操作频率和时间;病人洗澡或擦身时要注意对导管的保护,不要把导管浸入水中;集尿袋需放置在低于病人耻骨联合的位置,并及时清空袋中尿液:保持尿液从上往下的重力引流,保证导尿管无阻塞、尿液不返流;排空集尿袋时应使用病人各自的专用容器,分离导尿管引流管连接处前应先进行消毒;留取尿标本时,不应打开集尿系统,以无菌方法从导尿管留取尿液,以保持集尿系统的密闭性,尽量减少尿液监测频率。4,预防尿路感染:不主张常规使用抗菌药物,不主张常规在尿道口使用抗菌药物软膏;发现当病人有尿路感染征兆时,应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就先更换导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5.保持导尿管通畅:导尿管和引流管均应避免扭结;如果导尿管出现阻塞,应及时更换;建议更换频率可为导尿管2周1次,普通集尿袋2次/周,精密集尿袋1次/周,抗返流尿袋1次/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