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普罗普故事形态学及其民间故事的研究普罗普故事形态学是故事学研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早在20世纪中期的时候,前苏联学者普罗普的代表作故事形态学英文版面世后就为西方学者所推崇。在普罗普的理论中,母题不是故事探究的元素,因为母题的成分并不单一,并非不能分解;他认为,在故事中始终保持稳定的是“角色的功能”,功能的定义是从其对于行动过程意义角度定义的角色行为。普罗普通过研究100余篇俄罗斯民间故事,总结出31个功能项。他认为角色的功能是故事的不变因素,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当前,我国涌现出了一系列普罗普故事形态学的研究者,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贾放,他先后发表了诸多专
2、著与文章,代表作有普罗普:传说与真实普罗普故事学思想与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普罗普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与故事的历史比较研究俄罗斯民间故事研究的“双重风貌”等,大大推动了普罗普形态学理论在民间故事研究中的应用。如李扬的中国民间故事形态学研究即运用该方法对国内的民间故事进行形态学分析。对普罗普的研究方法也出现了质疑的声音。如结构主义者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故事形态学是形式主义的研究,普罗普对此回应“形态学”这一术语并非来源于以分类为目的的植物学教程,也不是来源于语法学,实际上是来源于歌德,歌德基于该题目把骨学与植物学联系到了一起。普罗普认为形态学研究方法本身就是结构主义,应该向结构主义者们大力推荐。其次是关于功能项的顺序问题。普罗普认为“功能的顺序是固定的”,然而李扬对中国民间故事研究却显示出不同的结论:他提出只有在满足三个前提条件的状况下,普罗普所倡导的功能项顺序才是一定的:一是必须被逻辑关系里的内在与因果关系决定相应的顺序;二是要单一线性、接续地、历时地发展推进;三是不应当为记录者或者讲述者的主观因素所左右。尽管普罗普故事形态学中功能项顺序的研究逻辑并不完全适用于菲律宾民间故事,不可否认的是,普罗普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现故事规律的经典路径以及研究故事逻辑结构的经典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