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心得体会.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构建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长效机制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高校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就需要加强政府、社会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建立较为完善的治理体系。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的必要性安全稳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科教兴国”“教育强国”的重要保证。提升校内协同治理能力,助力高校改革快速发展。“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安全稳定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前提、基石和底线。校园安全稳定不仅事关师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财产,还事关高校的安全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当前校园安全的内涵中,
2、稳定工作不仅是保卫部门职能,还包括党办校办、宣传部、学生处、信息中心、后勤管理等部门,涉及舆情、食品、心理健康、卫生安全等问题。高校要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完善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建设,适应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平安校园建设的要求,加强校内安全保障队伍的协同构建,为高校”内涵式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等打好坚实基础,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加强校外协同治理建设,促进属地社会平安建设。高校安全关乎办学使命、社会稳定。高校安全稳定涉及面广,有些问题仅靠学校难以解决,必须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高校安全稳定关系影响着地方平安建设的成效。从宏观而言,其有利于在教育领域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因此,高校要主
3、动加强与属地党委、政府联系,争取支持与帮助,形成校地协同、联手联建、共同促进、共享成果的平安建设新局面。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机制架构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可分为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校内协同治理主要以学校、教职员工、学生为主。学校安全以保卫处为主要负责部门,其他部门和学院配合,由学校领导统一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学院的能动性、积极性,形成协同联动。教职员工应主动树立安全稳定的责任意识,特别是辅导员,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以及情绪波动。通过沟通、班会、讲座或培训等方式讲解常见案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升其遇险处突能力。学生方面应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组织的作用,担当起学生群体
4、状况的信息收集者、安全知识宣传者、安全工作志愿者。校内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参与安全工作的氛围,筑牢校园安全“基层”力量。校外协同主要由政府、社会、家庭构成。政府方面,施行其决策、监督职能,负责高校稳定和校园安全的监督检查。社会方面,如新闻媒体、社会组织、社区等,要对高校安全监督并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家庭方面,高校关注学生的心理与情绪,与家长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及时将其心理状态反馈给家长,家校合作,共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互帮互助、相互促进,形成校内外合力,形成高校安全稳定内部、外部协同治理机制。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机制的实现路径高校应协同各方相互协作、互相沟通,促进阻碍发展的安全稳定问
5、题的解决。完善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的关键是形成以高校为核心,发挥其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完善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首先以政府为主导,出台针对高校应对影响安全稳定的法律法规,改变从主体协同合作的软约束转变为对突发事件协同治理的硬性约束。其次高校作为主体,明确高校内部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制定跨部门、跨学院的协同联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实现内部协同。建立校内外协同治理系统的组织架构、决策体系和社会监督等运行机制,各协同组织分工职责明确,以制度保障各方联动,达到协同治理目标。健全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的规章制度。一是健全与高校安全稳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
6、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基础上,对高校安全稳定多元行动主体的权责内容、处理细则、责任追究等进一步细化完善,使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更具可操性。二是加强对部门规章、行政法规、制度条例的整合,使高校安全稳定事件协同治理过程能保障各多元行动主体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确保权责分明。健全高校安全稳定信息共治共享机制。一是及时向相关政府部门报告,获取支持。突发安全稳定事件发生后,高校应及时向政府部门和上级教育部门报告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情况,获取多元行动主体间的信息、财力、物力的支持,促进突发事件的有效解决。二是积极向社会告知处理方案与进度,降低舆论阻力。公众意见若处理不积极、恰当,极有可能发展为具有破坏性的舆情。第三,主动与新闻媒体建立良好关系,增强协同动力。新闻媒体是社会舆论的传播者和证明者,对引导社会舆论向高校突发事件协同治理目标方向发展具有关键作用。新闻媒体也应具备责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对高校突发事件客观报道,坚持职业操守,如实报道突发事件的发展和处理情况。高校安全稳定协同治理机制的构建,不仅是对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高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安全稳定合力治理机制,实现以高校为主阵地,校内外各主体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应对的局面,形成“1+12”的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