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297370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概述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hemangiomg)是成人眶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大多发生于2040岁。海绵状血管瘤的肉眼形态为椭圆形或有分叶的实性肿瘤,呈暗紫红色,外有薄的纤维膜包裹,切面呈海绵状、多孔。组织病理学显示海绵状血管瘤境界清楚,有纤维性包膜包裹,一般不浸润眼外肌,肿瘤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构成,内有红细胞。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眼球突出。视力一般不受影响,少数肿瘤压迫视神经,可有相应的视野缺损。影像学表现CT表现:海绵状血管瘤大多(约83%)位于肌锥内,其次位于肌锥外,有少数位于眶骨内或眼外肌内。海绵状血管瘤一般为单个肿瘤,少数可有多个病灶。肿瘤

2、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肿瘤有分叶,边界清楚,大多数海绵状血管瘤与眼外肌等密度,密度均匀,少数肿瘤内可见小圆形高密度钙化,其实质是静脉石形成有些作者认为肿块内的钙化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表现,但是海绵状血管瘤内有钙化的比例太小。CT动态增强扫描可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即在注少造影剂后立即扫描的CT图像上可见肿瘤边缘有结节状强化,强化明显,在随后扫描的CT图像可见强化范围逐渐扩大但密度降低,10分钟后由于造影剂流出,密度明显降低变为等密度,CT显示强化范围就不清楚,因此,CT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不理想,而且由于一些原因,CT可能显示海绵状血管瘤无强化而导致误诊,鉴于以上原因,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强

3、化及“渐进性强化”征象采用MRI较好。MRI征象: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与眼外肌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与玻璃体信号相等,信号均匀,这主要是由于海绵状血管瘤内流动缓慢的血液和间质内有较多的液体形成,此征象有一定特征,但是其它肿瘤如神经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神经鞘瘤及淋巴管瘤等均可有此征象,因此,此征象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有文献报道海绵状血管瘤的T2WI信号随TE值升高而升高可能为海绵状血管瘤特有,但根据我们观察,含丰富液体的病变如淋巴管瘤、囊性神经鞘瘤和囊肿等都有此特点,并不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海绵状血管瘤内富含液体,因此,在肿瘤周边由于肿瘤内与眶内脂肪的共振频率差

4、别较大而形成化学位移伪影,即在肿瘤周边形成环形极低信号或很高信号影。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明确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即在注入造影剂后立即扫描的第一个序列可见肿瘤内小片状强化,随着时间的进展,肿瘤内的强化范围向肿瘤中央逐渐扩大,一般在15-60分钟内肿瘤全部明显均匀强化。众所周知,“渐进性强化”征象也可见于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其形成机制与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相同,都是因为肿瘤山大小不等的血管腔构成,管腔之间为纤维组织分隔,注入造影剂后,造影剂从供血血管与肿瘤的连接点进入肿瘤,然后通过纤维间隔逐渐填充各个血管腔,最后肿瘤内所有血管腔全部为造影剂充填。诊断和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主要依据:肿瘤位于肌锥

5、内,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滑;(2)CT显示等密度肿块,MRI显示肿瘤在T1WI呈低信号,在T2WI呈高信号,信号均匀;(3)B超显示肿瘤内回声光点多且分布均匀,声衰减少,有压缩性;增强扫描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鉴别诊断:神经鞘瘤:典型的神经鞘瘤密度不均匀,内有囊变或坏死的低密度区,增强后肿瘤立即强化,强化不均匀,内有不强化的低密度区。MR1更有助于二者的鉴别。局限性淋巴管瘤:肿瘤内密度不均匀,淋巴管腔内有出血在CT上为高密度或由于陈旧出血而表现为低密度,增强后肿瘤立即强化有助于鉴别,有时与血管瘤很难鉴别。血管内皮细胞瘤:增强扫描后肿瘤立即强化。比较影像学MRI显示肿瘤的信号以及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定位诊断准确率和定性诊断均优于C1对于“渐进性强化”征象,与CT相比MRI有明显优越性:一是MR1增强剂在肿瘤内停留时间较长而且MR1对顺磁性造影剂较敏感,显示“渐进性强化”过程明确,不会像CT产生假阴性;二是在实际工作中MRI增强扫描一般都进行多个序列扫描,整个增强扫描过程实际上就是动态增强扫描过程,一般不需要为显示“渐进性强化”征象而专门进行动态扫描;三是MRI无辐射损害,多次重复扫描对身体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