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04071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工艺守则Q/XXX0242006代替Q/XXX614200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钢的气体碳氮共渗热处理中的材料规格、设备与工具、碳氮共渗前的准备工作,碳氮共渗工艺过程,碳氮共渗工艺过程检查、质量检验、设备维护与检修及安全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碳钢、合金钢零件的碳氮共渗热处理。2材料规格2.1 共渗用钢碳氮共渗适用于各种碳钢及合金钢。如10、20、20CrMnTi.45、40Cr等。2.2渗剂煤油(一级或特级):密度0.820.84,闪点V40。尿素:(NH2)2CO,白色结晶或粉末状。3设备与工具3.1 35kw井式气体渗碳炉,附温度自动控制记录仪表、

2、尿素送料机构等。3.2 料架、料筐及专用吊具等。3.3 装出炉起吊设备(行车)。3.4 钳子、扳手、钩子及清除碳黑、疏通尿素进料口的钢钎等。4共渗前的准备工作4.1 零件的准备工作4.1.1 零件表面应无裂纹、伤痕、毛刺、锈斑、油污、水分等。4.1.2 用汽油等清洗剂将零件表面锈斑及油污清理干净,清洗后应进行烘干处理。4.1.3 1.3按工艺要求将零件用铁丝或夹具串装好,并吊挂在料架上,零件间距应25mm。4.1 4同样渗层厚度的零件可放在同一炉内共渗,大件放在下面,小件放在上面。4.2工夹具的准备工作4.2.1 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重量和技术要求准备合适的夹具及吊具。4.2.2 夹具及吊具

3、应无锈迹、无油污。4.2.3 新夹具、新炉罐应做预渗处理。4.2.4 吊挂前必须检查吊具的安全可靠性。4. 3渗剂的准备工作4.1.1 渗剂的成分应符合技术标准。4.1.2 尿素在使用前要进行烘干处理,烘干后按每小时加入量称好重量。4.1.3 检查渗剂(煤油)盛放容器中渗剂的存放量是否充足,一般不得少于3kg。4.4共渗炉的准备工作4.4.1开启炉盖,清除炉罐中碳黑等杂物。4.4.2清除排气管,炉盖,风叶上所附碳黑及送料机构上的尿素残渣。4.4.3检查炉口上密封石棉绳是否平整、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4.4.4检查滴入器及滴入管道是否畅通。4.4.5关闭炉盖,注意防止风叶及挡风板碰坏。4.4

4、.6检查风扇轴及轴承部分润滑是否良好,风扇工作是否正常,冷却水是否畅通以及尿素送料机构状态是否正常。4.4.7检查热电偶及温度控制仪表是否正常。4.4.8换上新的记录纸,并填写好日期。换下的记录纸应注意保存,备查。4.4.9调整温度控制仪表在工作温度上。4. 4.10将共渗炉升温到碳氮共渗加热温度。5碳氮共渗工艺过程4.1 碳氮共渗工艺规范表1碳氮共渗渗剂用量渗剂用量工艺阶段排气阶段保温阶段煤油(d/min)90IOO80-90尿素(gh)5007005007005. 2装炉5.2.1空炉升温到650C时启动风扇,当炉温达到800时滴入少量煤油(滴量为40dmin60dmin),炉温达到共渗温

5、度时按工艺要求进行排气,当炉内气氛达到要求后方可装炉。5.2.2关闭滴入器,开启炉盖,用行车将装在料架上的零件快速放入炉中,零件必须放在炉罐的有效加热区内。5.2.3盖上炉盖,并对称地旋紧锁紧螺母,做到密封不漏气。5.2.4接通电源,继续加热。5.3排气5.3.1打开试样孔、废气出气口。5.3.2立即加入煤油和尿素进行排气,煤油滴量为90dmin-100dmin,尿素加入量为500gh700gh,5.3.3当炉温回升到共渗温度时,开始计算排气时间,排气时间一般约为20min60min5.3.4当炉温回升到共渗温度时,在废气出气口点燃废气,根据废气燃烧的火焰高度及颜色,可判断炉内气氛是否正常。如

6、火焰点不着,应加大渗剂滴量或及时清理管道内堵塞物。5.4保温5.4.1排气结束后即进入保温阶段,此时应控制炉压在40mm60mm水柱范围内,火焰高度在12Omrn180mm范围内。炉压及火焰高度应作为主要工艺参数记录在操作记录上。5.4.2 经常检查和监控炉温、炉压、火焰高度、共渗剂滴量等工艺参数。5.4.3 保持尿素送料机构正常运转。5.4.4共渗时间在一定温度下主要根据零件渗层深度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在840C共渗时间,当渗层深度V05mm,平均渗速为O.15mmh-0.25mmh;渗层深度为0.5mm-0.9mm,平均渗速为0.1mmh,当共渗温度提高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减少共渗时间

7、。5.5 出炉及淬火5.5.1 保温结束后将送料机构料斗中的尿素全部送入炉中。5.5.2 关闭滴入器阀、送料机构开关、风扇及加热电源。5.5.3 开启炉盖,用行车将料架及零件吊出立即放入水(或油)中淬火。水冷时水温应V40C,油冷时油温应V80C.5.6 回火碳氮共渗零件的回火温度应根据零件硬度要求、参考渗碳零件的回火温度确定。一般情况下,当硬度要求相同时,碳氮共渗零件的回火温度要略高于渗碳件的回火温度。6碳氮共渗工艺过程检查6.1 共渗操作过程中应将加工零件情况及主要工艺参数等原始资料记录下来。6.2 工艺操作记录、仪表记录纸等原始记录要妥善保管,备查。7质量检验碳氮共渗零件淬火及回火后应检

8、查硬度,必要时应检查渗层深度。8设备维护与检修8.1 尿素送料机构的操作及维护8.1.1 操作人员必须对该机构的原理及操作方法有足够的了解。8.1.2 尿素送料机构操作步骤:a)启动电机,检查各传动部件是否正常、冷却水循环是否畅通;b)一切正常后,启动电机并将烘干的尿素加入料斗中,送料机构开始工作;c)保温结束时将送料机构中的尿素送光,然后停止电机;d)第二炉开启时,必须先开电机,再加尿素,以防堵塞。8.1.3 尿素送料机构操作注意事项:a)正常使用时,尿素一次加入量不得过多,以防料斗底部尿素与丝杠结壳,导致尿素送不进。b)送料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冷却水循环畅通。c)停电机后料斗内不允许有

9、剩余尿素。d)发生堵塞时,应检查原因,必要时要拆卸清除。8.2共渗炉的维护与检修8.2.1每次开炉前进行一次清扫工作,清除设备上的积尘、碳黑,清理管道等。8.2.2开炉前在传动部分加润滑油一次。8.2.3长期停炉或大修后,要按烘炉制度进行烘炉。8.3共渗炉使用注意事项8.3.1装炉时零件不得超过料架高度。8.3.2零件不允许装在炉内或放在料架上部。8.3.3风扇转动时不得打开炉盖。8.3.4不允许长期打开炉盖或作它用。8.3.5炉温高于600时不允许打开炉盖急冷。9安全注意事项9.1 操作人员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9.2 装、出炉时应思想集中,以免造成设备安全事故及人身事故。9.3 炉温在300以上时,必须通冷却水,加热时必须开风扇。附加说明:本标准由XXX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Q/XXX614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