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0766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教学服务于人才培养,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培养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专门性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虽然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被大力倡导,也有很多学校及专业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及探索,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家仍然未对工学结合下实践教学的建设及管理有统一的认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也不例外。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对适合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1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

2、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需要的食品检测方面的技术型人才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人才。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总体目标是面向食品营养、检测行业,培养具备食品营养,检测、加工的基本知识,掌握食品检验、品质控制、食品生产及管理、质量监督、营养分析及配餐等技能,适应食品质量检验、食品品质控制和认证、食品营养与开发、食品加工及生产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总体来说,要想达到专业总体目标,需要培养具有很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层次的食品技术应用型人才,核心是加强实践教学,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组织教学。2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性教学的实施方法2-1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调整已有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进行专业调研,根据广西区域特色职业岗位群需求,建设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通过改革教学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教学课程的内容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有机的衔接,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接轨。如,通过调研,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在职业资格考证中可以考取食品检测工(中级、高级公共营养师(三级、四级K果蔬加工工”(中级、高级XhHACCP内审员、1S09000内审员、wIS022000内审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职业资格要求,我们在

4、相关课程,如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等课程中融入食品检验工知识,在食品营养与卫生学、食品营养与配餐等课程中融人公共营养师”相关知识。在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融入“果蔬加工工艺相关知识。在食品标准与法规、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食品质量安全等课程中融入HACCP内审员、mIS09000内审员、mIS022000内审员相关知识,使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后,可以获得双证书。这样,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取得毕业证书,还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22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心环节。要想更好的实施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有条件设施完善的实训条件而实训设施的建设主要是依靠校内实验室及专

5、业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外与相关企业及单位进行良好合作,构建校外实训基地来完成的。2.2.1 建立完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2006年11月,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一般对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大部分的实验而言,是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第一次联系,这部分实验内容一般是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来实现的。除此之外,一部分的实训内容也是利用校内实训基地来完成的。所以,可以依靠建立完

6、善的校内实训基地,利用其丰富、先进的实训设备来完成实践环节的学习和技能训练,例如我校就建立了营养分析和配餐教学实训室,引进了膳食分析与营养评价系统、食品安全监测系统、智能营养配餐系统等专业的实训教学软件,辅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2.2.2 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良好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增强与扩大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延伸、加深与巩固,提高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使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融入行业,拓宽视野,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同时为企业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根据调研,在广西区内建立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

7、提供更广阔的实习场所。可与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宇峰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博格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东蒙乳业、百洋食品集团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制度,确保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可以安排学生去参观、考察、生产实习及进行毕业顶岗实习。这些实习基地能保证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相关项目的实训,为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2.3加强校企融合深度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职业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模式或人才培养模式。但就目前来说,大部分职业院校现行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成绩考核方法仍不能适应校企业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进与实施,因此,研究适应校企

8、业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已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1.1.1 .3.1校企合作,共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生就业相关的广西区内食品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利用已构建的校企合作企业为平台,了解相关企业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的需求以及对教学的要求,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食品生产、检测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形成适合广西区域特色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1.2 校企合作,共建课程内容(1)教学内容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专家及兼职教师、校内专任教师共同研究讨论,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使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

9、遵循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结构与工作过程为向导的知识的重构,真正地实现专业教学知识与行业企业接轨,(2)教材适应校企合作需要根据职业标准的要求,可与企业人员一起共同完成具有针对性、应用性的教材、实验实训指导书的编写。依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岗位需求,可以与行业、企业一线技术专家共同开发课程体系、确定模块内容、编写教材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与行业接轨,接触最新的行业动态,了解食品专业的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制定职业规划,以便毕业后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1.1.3 校企业合作,共同实施教学良好的校企合作应建立在共同参与、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可以安排学生

10、在假期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习.不少食品产品的生产旺季正巧在假期,例如,月饼生产旺季在暑假期,雪糕、;令饮等的生产也在暑假期,而暑假时间较长,因此在校外企业“工学结合可以安排在暑假期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样的安排,可以达到校企共赢,一方面企业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场所,另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用工紧缺问题。2.4建立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条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对专业建设及教师需求进行分析后,有计划地从相关食品企业及事业单位聘请有经验的兼职教师,通过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达到优化高职院校

1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同时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食品企业、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拟定每年选派12名教师到食品检验类企事业单位进行学习,使教师与行业接轨,了解企业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采用标准等。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进行。鼓励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新技能,了解专业前沿的信息,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3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广西区食品营养与检测人才需求出发,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目前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于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方法,总体来说,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还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

12、何使学生在校内课程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真正的达到一致;如何寻找以及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配套的的实训基地并且深化校企合作;如何更好更有效的实现校企合作双赢;如何系统的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企业缺乏对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人力资源的长效机制,所以对于校企合作表现不太积极,我们如何解决等.4结束语随着“工学结合”模式在高职教育改革中的深人,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改革,可以在充分发挥实践作用的同时,使本专业的学生全面掌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适应行业所需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