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13330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惊现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的楚辞评论潮,始皇焚书坑儒,暴政横行,百家思想衰弛,一度萎靡。汉朝伊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后,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他的继任者汉惠帝和吕后等人都沿袭了这种政策。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高后元年(前187年),“除三族罪、妖言令”。这些政策都为百家是想的复苏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使得百案悬煨逐渐活跃起来楚辞,是战国时期楚国出现的一种新诗体,起初只在楚国境内流传。及至汉代,楚辞这诗体便在全国流行开来。不论是统治者,还是文人骚客,都喜爱楚辞,无不以习楚辞为爱。汉代楚辞是逐步完善的,

2、从西汉的刘安、刘向、扬雄,到东汉的贾逵、班固、王逸,他们或许对楚辞的观点是针锋相对的,但他们共同促进了汉代楚辞学的发展。至此,汉代出现了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的楚.辞评论,楚辞在汉代的迅速流传。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的楚辞评论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治者的爱好和倡导。汉景帝也非常喜欢“楚辞”,曾征兆文人名士朱买臣进宫“说春秋,言楚辞”,朱买臣也因此而获得景帝的宠幸,并得到“太中大夫”的职位,足可以看出统治者对于楚辞的热衷。汉武帝尤好楚辞,自己还写过许多楚辞体作品,如悼李夫人、瓢子之歌、秋风辞、白麟之歌等等。不仅帝王如此,汉代宫廷喜好“楚歌”成风,比如成夫人的舂米歌,唐山夫人的房中乐等都是受楚

3、文化影响的汉初宫廷楚歌。第二,楚辞独特的艺术审美魅力影响。首先从形式上看,屈原创立并以其作品为主体的楚辞,采用五、六言乃至七、八言的句式,于参差中间整饬,并保留了叹声词“兮”字。较之诗经四言为主的句式,楚辞的句式则更为灵活,表现内容也更为丰富。从表现手法上来看,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辞体表现了较为明亮的浪漫主义色彩,夺张奇特,更好的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第三,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融。秦朝时期,秦始皇采用“焚书坑儒”等残暴手段摧残思想文化,对楚文化之打击尤为深重,所以在秦代“楚辞”已经失传。人推翻秦朝暴政,使得楚人自豪感高涨。汉王朝的建立,使得在秦时倍受摧残的楚文化有了得以施展的机会。由于楚文化自身强

4、烈的浪漫色彩和浓郁的抒情意识,故楚文人大力张扬、传播楚文化。因此,“楚声”、“楚歌”、“楚辞”的地位在有汉一代日益提高。到了汉武帝时期,“楚辞”这种原本只是属于战国时期楚国地方性文化迅速流传到全国。第四,屈原精神的感召作用。楚辞的大兴与文人学习屈原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屈原精神为两汉文人提供了一个人生进取模式。屈原精神发根于儒家文化,注重自我性格内在的修养。但是同时又突破儒家对文人性格的束缚,从中超脱出来,敢爱敢恨,敢于抒发自我真实的情感。屈原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性命为代价,这种殉道精神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屈原身上近乎完美的人格,与两汉文人的内心产生强烈的共

5、鸣,并且成为文人效仿学习的楷模。中国楚辞学传承两千余年,其中犹以汉代楚辞学最为出彩。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是楚辞学奠基和初具雏形的时期,是中国荒辞学的发源伊始。两汉时期的楚辞评论,从贾谊的吊屈原赋到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再到司马迁的屈原列传,展现了其对屈原及其作品接受和研究的三种方式,即作品模拟、作品研究和作家研究。他们更多关注是屈原的殉难遭遇和高尚精神,他们以屈原精神为鞭策自己进步的精神动力。同时,汉代楚辞学者也没有忽略对屈原作品字词章句的研究和训释,“依经立义”成为汉代楚辞学的根本思想和理论基础。汉代楚辞研究者人才辈出,大家云集,令后人望尘莫及。两汉训解注释楚辞的学者,有史料明确记载的有西汉的刘安、司马迁、刘向、扬雄,东汉贾逵、班固、马融、王逸等人。汉代第一个以模拟的形式来接受和追怀屈原的人是贾谊,他在屈原精神感召下创立了骚体文学,以吊屈原赋、服号鸟赋、惜誓三篇匾体作品占据汉代骚体文学的巅峰;据现有资料来看,刘安实为西汉楚辞训释第一人,同时也是楚辞评论第一人。他的离疆传“在楚辞学史上便具有开山的作用”,后世继学者多引用他的离骚传。刘安的离骚传承汉代毛诗训诂传释诗之体例,是现今最早可考的楚辞训释著作,对当时及后代楚辞研究影响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