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

上传人:lao****ou 文档编号:331897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L转运前准备(1)患者转运前评估准备1)病情经会诊科室评估病情、病种符合,同意转科并联系好 床位,转运前评估患者行为能力,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在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等是风险,具体内容医护人员根据实际情 况填写病人转运病情评估及交接单,确定患者的转运方式及 是否医务人员陪同,准备转运仪器、设备、药品。2)急危重住院患者经评估,需实施必要性医学检查时,告知 病人或家属风险同意后,提前预约,准确告知病人检查前特殊准 备的内容和注意事项。3)急危重症患者转运条件评估判定转运存在风险,当评估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转运。在现有条件下积极处理后血流动力学仍不稳定、不能维持 有效气道开

2、放、通气及氧合的患者不宜转运。需立即外科手术干预的急症(如胸、腹主动脉瘤破裂等) ,视病情与条件仍可积极转运。评估患者转运分级I、II级必须有医护人员同时护送。(2)知情同意1)转运前告知必要性和潜在风险,获取知情同意并签字。2)如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由法定代理人签字。3)紧急情况下,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均无法签字时,为 抢救患者生命,可向医务科备案,当班人员(医务科值班人员、 接诊医生)签名进行转运。(3)转运路线转运路径是在循证医学最佳证据的基础上,经多学科专业人 员共同参与,实施过程中充分评估、实时监测、积极应对,而最 终形成的标准化转运流程。1) 一般原则:最佳路线、途经电梯

3、、转运时间等。2)特殊情况:传染病患者需要遵守隔离要求。(4)患者准备1)患者身份确认2)病情评估: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呼吸支持、循环支持、 临床问题及预计转运时间进行评估,确定转运分级。分级标准按 照转运风险由高到低分为I、II、III级(见表1),按照所有评 估项目对应的最高风险等级确定分级等级(例:患者生命体征 级、呼吸支持情况I级、意识情况为In级,则患者转运分级确定 为I级)。3)安全措施:镇静、镇痛及约束等。4)管路通畅:保证至少一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各种管路及 引流固定妥当,确保通畅,尽量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转运。(5)危重患者的处置危重患者评估出现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可能导致转运

4、风险 加大,应立即建立相关通道后再行转运,降低转运风险。(6)转运人员转运人员分工,明确职责熟悉工作流程以及 应急方案,由医生来担当领队,负责转运过程中的协调管理工作(7)转运仪器、设备、药品准备1)院际转运患者需配备适合不同患者的各种型号气管插管 包、除颤仪、注射泵、紧急抢救复苏时用药以及为维持生命体征 平稳的用药,病情特殊者还应携带相应的药物。2)院内转运需配备便携式监测仪、简易呼吸器、负压吸引 装置、充足的氧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 min以上)、基本 的复苏用药,接受呼吸支持的患者应配备便携式呼吸机。(8)转运方式1)院内转运通常由轮椅或转运床完成。2)院际转运运输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

5、考虑患者的疾病特征、 转运距离、转运缓急、携带设备、路况和天气等。(9)接收方准备告知接收方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所用仪器设备、用药情 况及到达时间等,使其做好充分接收患者的准备。2.转运中监测(1)转运中患者监测1)患者安全:医护人员必须各司其职,在转运过程中持续 监测生命体征;患者在床单位间移动过程要注意各种管路连接的 有效性,避免牵拉松脱;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密切观察监测数据 ;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转运工作。2)医护人员安全: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转运仪器须规范 放置,防止被仪器砸伤;同时,在转运途中也要特别注意行人, 避免不必要的意外事件。(2)转运过程中突发事件处理:1)患者病情加重,根据

6、不同转运级别,按如下原则处理: 转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就地抢救;转运分级为II级的患者进行初 步处理后如病情平稳可继续转运,否则须尽快返回病室抢救;转 运分级为I级的患者须尽快返回病室处理。2)转运途中应将患者妥善固定,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特 别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的移位或脱出、静脉通道的堵塞和滑脱等, 密切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及呼吸频率。机械 通气患者需要记录气道插管深度,监测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 压力、吸呼比、氧气供应情况等,频繁躁动者,可适当应用镇痛 、镇静剂,但应尽可能保留其自主呼吸。一旦发生紧急病情变化 ,现场医护人员遵照病人外出检查管理制度执行,采取就近就地 原则抢救,

7、同时通知相关科室到场抢救。3)检查操作前应按照医嘱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年 龄、诊断、检查项目等信息,陪检人员陪送患者院内检查时必须 与当班护士做好交接,检查时,将监护仪对着CT操作人员方向 ,转运人员和CT操作者,可以随时看到生命体征变化,可以随 时停止操作进行抢救处置。3.转运交接(I)当到达接受科室转运人员应与接收科室医务人员进行 正式交接,以落实治疗的连续性,交接的内容包括患者病史、重 要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经过,以及转运中有意义的临床事件 ,交接后应书面签字确认。(2)检查后:陪检人员及时将患者送回病房,无医务人员陪 检的患者,陪检员送患者回到病房后与当班护士交接并签名,当 班护士向患者交代检查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并将检查过程中发生 的特殊情况及时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档 > 汇报材料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