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生成性教学中预设与生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看生成性教学中预设与生成.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看生成性教学中“预设”与“生成”东湖高中生物组李杰(443100)我校的教学模式,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普遍实施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四步教学法,该教学法充分尊重了教育规律,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也充分体现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教育核心理念。而现在我们学校又推行“生成性教学”模式,作为高中的一线教师,我心理有些抵触,教学方法怎么能随时换来换去?带着对教育的尊重,我认真学习和研究了学校提出的“生成性教学方法”,其实,她与我们以前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不矛盾,并且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完善和提升,如果把生成性教学模式说成是学生的发展生成,那么我们以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则是教
2、师的教学预设。下面我想根据我的学习资源和看法来谈一谈,我对生成性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教学关系,供我的广大教师同仁们参考:一、生成性教学的理解和分类“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生机勃勃的特点。不同的标准会把“生成性”分三大类。我根据相关的理论和归类,生成大致可分为一、教学目标的生成,二、教学内容的生成,三、教学过程的生成三大类。教学目标的生
3、成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且与活动统一,它先于行动而且于行动之中产生;生成性目标强调的不是具体、细致的行为目标,而是一般的概略性目标,这样的目标需要教师宏观把握,并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教学内容的生成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灵活性,并包含了一定的师生共同建构的“不确定性知识”,是在已有经验与新信息不断作用逐渐生成的。教学过程的生成具有极强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等随时会发生变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结合具体的教学场境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调整预定的教学环节和步骤,并根据执行过程中获得的信息不断修正和改变教学方案,或依据教学现场的实时特点而动态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二、生成性教学
4、中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具有互补性。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非常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而缺乏活力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精彩纷呈。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必须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有机融合,相互促进。预设与生成是我们教学的对立统一体,那么我们在
5、预设时就不能不考虑生成的空间,在生成的过程中,也不能只顾生成而不关注预设的目标。在预设时,教学设计不应是单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线性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板块式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对以前“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预设,还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预案,提高生成质量和水平。(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预设如果不以生成为导向,那么即使再充分的的设计都可能将是无价值的,都可能导致课堂上无生成。在生成性教学中,过程远比预设和计划生动、丰富,也必将出现更多的意外情况和问题,教师的把握和调控成为教学成功
6、的关键,我认为还要做到:2.1、 对预设要胸有成竹,不能心中无数。2.2、 要顺水推舟,要自然生成不能生拉硬套。学生的回答和反应常常会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我们亳无准备的突然“袭击”。这时就需要教师冷静面对,顺势而下,驭生成于弹指间。2.3、 要有的放矢,不能任其发展,也就是要把握好生成的度。2.4、 要重视利用生成性资源,但不能忽视整体目标。三、教师处理学生“生成的偏离”亳无疑问,当生成偏离预设时,教师必须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来。这里面要明确几个问题:(1)教师必须很敏锐地觉察到生成偏离了预设。有些偏离,是教师一时兴起或信口开河等原因造成的,并非学生的错;有些
7、偏离,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行为缺乏预见或没有及时“扭转”造成的。(2)对已觉察到的偏离,教师的“扭转”要体现自然、有效的特点。教师自身的偏离,要巧妙的话锋一转,回到主题上来;对于学生的偏离,教师要提高预见性,注意“扭转”时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等。(3)并非所有的“偏离”都是不好的,要考虑具体情境,也许偏离在当时的情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许我们的预设存在着某种缺憾,不一定非要把生成转到预设上,一切要视当时的情况相机而定。真正精彩的生成,恰恰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四、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与误区生成性教学的宗旨是对教师计划性教学的延伸和学生能力的发展,但是,生成性教学的初步实施中,可能会
8、产生一些误区,主要体现在:(1)刻意地生成。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关注两个层面,一是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二是学生的接受水平。(2)无引领的生成。有些题目有十几种解题方法.有的方法巧妙,有的较为繁琐;有的比较简捷,有的比较独特。而部分教师“听其不语”,不对各种方法从本质上加以分析比较,提炼概括。结果学生或是各执一词,不及其余,或是莫衷一是,无所适从。(3)虚假的生成。部分教师无法突破预设的樊笼,缺乏对交流中生成性目标的把握,一心想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师精心为他们设计的单行“绿色通道”,并按此设计忠实地加以实施,所谓的交流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为的是课堂的热闹,满足的是教师公开课的需要,课堂教学成为
9、教案的精致翻版。要想避免这种现象,就要提高问题的针对性。(4)负面的生成。笔者我在上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有一学生提到别人放的屁能不能被自己吸收,这便是教学的负面的生成,教师要及时引导而避开。总之,针对以上各种误区,在生成性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力追求自然、真实、有效的动态生成,决不能为了生成而生成,也不能怕走进误区该生成时不生成。有效生成的范围很广泛,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规定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营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学习形式,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活动,促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生成不可能都是有效的。判断生成信息是否有效是捕捉有效的生成性
10、资源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准确判断,必须深刻把握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对整个教材和课堂的把握要似如来佛的手掌心,任凭学生如何翻腾均能了然于心。也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对众多生成的不确定信息做出去伪存真式的判断。判断时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做出反应。当然也不是说判断准了就一定能捕捉住有效生成的资源,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曾说过:“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和学生一起进入思考的前沿”。要想捕捉有效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还要反问一下自己,在课堂上,我们真正思考了没有?五、有效把握学生“生成的度”教学本身就是“度”的艺术。如何把握生成性教学的“度”?在课堂教学中,不必因为担心学生的思维无
11、法控制完不成教学任务影响教学效率,而把课堂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让学生在教师预设好的“套路”中安静地学习,“一帆风顺”地直达目的地;也不能为了避免“牵着学生鼻子走”,避免课堂脱离“新课程理念”,因此极力倡导课堂要“自然生成”,不认真备课和写教案,还美其名曰“给学生的思维腾出最大的自由空间”。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同等重要。把握生成的“度”,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现场的情境、教师的风格等综合因素来确定,要做到以下几方面:(1)对于目标的生成,要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制地提高。(2)对于教学内容的生成,要注意分析是否是有效信息,是否偏离了整体的教学目标。特别是在一些情境教学中,有的教
12、师创设了情境后引导学生发现,有些发现是合理的,但却是无用的。这时,教师就不能由着学生生成,而要巧妙地引到主题上来。(3)对于教学过程的生成,要注意把握火候,要能像厨师做菜一样控制好课堂气氛的“温度”。总之,该“放手”时必须要放得开,该“回归”时一定要回得来。当然,这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不懈地追求。六、预设下没有生成的可能原因预设与生成是个矛盾的统一体,从理论上说,如果预设得当,应该有合理的生成。但教学中,许多教师常有精心的预设而课堂中没有生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所谓的“精心预设”是否只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臆想,是否脱离了实际。要知道,“对牛弹琴”某种意义上并非“牛”的错。(2)、如果精心预设是科学的,那么在我们执行的过程中,是否过于拘谨,是否没有充分的互动。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至少要注意两个问题:2.1、 增强预设的科学性、预见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尤其是针对性。我们一定要真正深入教材,深刻理解教材的内涵;2.2、 学会换位思考,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每一个细节,把预设做到更好。以上六点不成熟的归纳小结,是我参阅了一定的资料、他人的积累经验和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教育的方法也因学生而异,教育的效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笔者本人众多不当之处,多多批评指正。2015年元月